劳工保险失能给付标准
颁布机构: |
行政院劳工委员会 |
生效状态: |
在用 |
所属类型: |
地方规范性文件 |
适用地区: |
台湾地区 |
适用领域: |
薪酬福利和保险 |
生效日期: |
1900/01/01 |
颁布日期: |
1900/01/01 |
颁布机构: |
行政院劳工委员会 |
生效状态: |
在用 |
所属类型: |
地方规范性文件 |
适用地区: |
台湾地区 |
适用领域: |
薪酬福利和保险 |
生效日期: |
1900/01/01 |
颁布日期: |
1900/01/01 |
法规名称:劳工保险失能给付标准
修正日期:民国 102 年 05 月 22 日
第 1 条
本标准依劳工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本条例)第五十四条之一第一项规定订
定之。
第 2 条
失能种类如下:
一、精神。
二、神经。
三、眼。
四、耳。
五、鼻。
六、口。
七、胸腹部脏器。
八、躯干。
九、头、脸、颈。
十、皮肤。
十一、上肢。
十二、下肢。
第 3 条
前条所定失能种类之状态、等级、审核基准及开具诊断书医疗机构层级如
附表。
第 4 条
本条例所定经评估为终身无工作能力者,指符合下列情形之一:
一、失能状态经审定符合本标准附表所定失能状态栏有「终身无工作能力
」者。
二、被保险人为请领失能年金给付,依本条例第五十四条之一第二项规定
,经个别化之专业评估,其工作能力减损达百分之七十以上,且无法
返回职场者。
前项第二款所定个别化之专业评估,依被保险人之全人损伤百分比、未来
工作收入能力、职业及年龄,综合评估其工作能力。
第 4-1 条
保险人办理前条个别化之专业评估,得委托置有完成个别化专业评估训练
医师之全民健康保险特约医院办理。
受委托医院应指派医师依中央主管机关所定之评估方法、工具、计算方式
,评估被保险人之工作能力。必要时,得会同专科医师、物理治疗师、职
能治疗师、临床心理师及语言治疗师等专业人员组成团队为之。
前项受委托医院指派之医师,必须为已参加保险人自行办理或委托相关医
学团体,依中央主管机关所定个别化专业评估训练课程完成训练者。
第 5 条
失能等级共分为十五等级,各等级之给付标准,按平均日投保薪资,依下
列规定日数计算之:
一、第一等级为一千二百日。
二、第二等级为一千日。
三、第三等级为八百四十日。
四、第四等级为七百四十日。
五、第五等级为六百四十日。
六、第六等级为五百四十日。
七、第七等级为四百四十日。
八、第八等级为三百六十日。
九、第九等级为二百八十日。
十、第十等级为二百二十日。
十一、第十一等级为一百六十日。
十二、第十二等级为一百日。
十三、第十三等级为六十日。
十四、第十四等级为四十日。
十五、第十五等级为三十日。
前项所定平均日投保薪资,依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三项第二款规定之平均月
投保薪资除以三十计算之。
前二项所定失能等级及给付标准,于请领失能年金给付者不适用之。
第 6 条
被保险人失能状态符合本标准附表之项目,请领失能给付者,除依本条例
第五十三条第二项规定请领失能年金者外,按失能等级之给付日数一次发
给。
前项失能等级依下列规定审核办理:
一、符合本标准附表之任何一项目者,按该项目之失能等级核定之。
二、符合本标准附表之任何两项目以上者,除依第三款至第六款规定办理
外,按其最高失能等级核定之。
三、符合本标准附表之第十四等级至第一等级间任何两项目以上者,按其
最高失能等级再升一等级核定之。但最高等级为第一等级时,按第一
等级核定之。
四、符合本标准附表之第八等级至第一等级间任何两项目以上者,按其最
高失能等级再升二等级核定之。但最高等级为第二等级以上时,按第
一等级核定之。
五、符合本标准附表之第五等级至第一等级间任何两项目以上者,按其最
高失能等级再升三等级核定之。但最高等级为第三等级以上时,按第
一等级核定之。
六、不符合本标准附表所定之各项目时,得衡量其失能程度,比照同表所
定之失能状态,定其失能等级。
七、依第三款至第六款规定所核定失能等级之日数,超过各该失能等级分
别计算日数之合计额时,应按其合计额核定之。
第 7 条
被保险人之遗属依本条例第六十三条之一第二项规定选择一次请领失能给
付扣除已领年金给付者,其给付标准适用前二条规定。
第 8 条
本条例施行细则第六十八条第一项第二款所定失能诊断书,应由全民健康
保险特约医院或诊所出具;失能项目基于认定技术及设备之需要,其开具
失能诊断书之全民健康保险特约医院,应属地区教学医院以上、经行政院
卫生署新制医院评鉴优等以上,或新制医院评鉴及新制教学医院评鉴合格
之医院。但澎湖县、金门县、连江县等离岛之被保险人或在本条例施行区
域外失能者,得由原应诊之医院或诊所诊断出具。
第 9 条
本标准自中华民国九十八年一月一日施行。
本标准修正条文自发布日施行。
本标准中华民国一百零二年五月二十二日修正条文,自中华民国一百零二
年八月十三日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