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

颁布机构: 兰州市人民政府
生效状态: 在用 所属类型: 地方规范性文件
适用地区: 兰州市 适用领域: 应急管理
生效日期: 2014/06/09 颁布日期: 2014/06/09
颁布机构: 兰州市人民政府
生效状态: 在用
所属类型: 地方规范性文件
适用地区: 兰州市
适用领域: 应急管理
生效日期: 2014/06/09
颁布日期: 2014/06/09
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 (兰政办发〔2014〕131号 2014年6月9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兰州新区、高新区、经济区管委会,中央、省在兰有关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全省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地震局关于做好2014年全省防震减灾工作意见的通知》(甘政办发〔2014〕61号)精神,进一步做好全市防震减灾工作,根据全省震情形势和我市实际,现将做好我市的防震减灾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一、准确把握形势,切实增强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就地震监测预报、震情信息发布、回应社会关切、活断层探测及农村民居地震安全作出了50多次重要批示,对防震减灾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省委、省政府领导,市委、市政府领导也多次就贯彻落实中央领导重要批示精神和做好防震减灾工作作出了批示和指示。今年年初,国务院、中国地震局、省政府和省地震局又相继召开会议,就贯彻落实领导批示精神和今后的防震减灾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市领导批示精神,切实增强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准确把握防震减灾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对防震减灾工作的安排部署,按照《2014年全市防震减灾工作要点》和目标任务分解,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   二、加强震情跟踪,扎实做好地震监测预报工作   地震部门要进一步强化震情监测和震情会商机制,严格执行震情值班、异常落实不过夜和重大异常报告制度。围绕年度重点危险区,制定周密工作方案,切实加强震情跟踪研判工作。加强与省地震局的联系协调和信息共享,充分利用省地震局在技术、装备、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促进我市地震监测预报能力提升。各县区要进一步加强群测群防队伍建设和管理,加大经费落实和培训力度,充分发挥群测群防的基础作用。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在地震台网建设、震情跟踪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等方面相互支持配合,确保地震监测预报工作顺利开展。   三、强化防范措施,着力增强城乡抗震设防能力   各县区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进一步完善制度措施,密切协作配合,切实加强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防要求审批监管工作,严把重大工程、生命线工程的选址关、设计关、施工关和验收关,确保所有建设工程避开活断层,满足抗震设防标准。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要求,结合全市开展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组织对危旧房、地质灾害、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次生灾害源和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隐患进行排查和除险加固。认真落实中央1号文件关于在地震高风险区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的部署要求,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危旧房改造工作,着力推进农村民居抗震设防示范点和地震安全农居示范工程建设,加强农村建房抗震设防监督指导和服务培训,提高农村民居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结合实际推进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建设,切实发挥好示范社区的示范带动作用。   四、完善制度机制,全力做好地震应急准备   各县区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认真组织开展应急预案修订完善工作的通知》(兰政办发〔2014〕82号)要求,进一步修订完善本级和所属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地震应急预案,健全完善预案管理体系、应急组织指挥机制、应急工作流程和应急保障机制,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要统计完善全市应急资源基础信息,有效整合各类应急资源,健全完善联动和协同机制,加强平时管理和业务培训,确保震情发生时救援组织及时、高效、有序。积极在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型场所,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地震安全教育和应急避险演练工作,提高公众应对地震灾害事件的能力。市民政局要会同相关部门完善应急物资的储备、跨区调运、接受分发、灾情获取等无缝衔接工作机制,推进各类救灾储备物资整合使用。市公安、交通以及电力、通讯等部门和单位要制定专项应对方案,提升应急抢险、抢修保通、应急保障等工作能力。   五、加大普及力度,努力提高公众防震减灾意识   各县区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进一步加大普及力度,采用各种有效形式,广泛开展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地震科普、应急避险与自救互救、农村民居抗震设防等知识的宣传教育,深入推进防震减灾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活动,逐步实现全覆盖。以防灾减灾周、重要纪念日等特殊宣传时段为契机,大力开展防震减灾公益宣传,充分利用传统和新兴媒体,提高宣传教育实效。要切实将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纳入各类学校、医院以及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的教学计划,建立长效宣传教育机制。积极推进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和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加强培训指导,充分发挥科普教育和示范带动作用。   六、积极协调争取,推动项目建设和科技成果应用   市地震局、市科技局等部门要积极衔接协调,充分依托省地震局、省科技厅及有关科研单位的资源优势,加强防震减灾新技术、新成果在我市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我市防震减灾科技应用能力。各县、区政府,市地震局、市发改委等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加快推进实施“十二五”防震减灾规划,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涉及我市防震减灾重点项目的立项与实施。各县区政府要按照《中共兰州市委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兰州市“五城联创”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和兰州市2014年“五城联创”工作目标及任务安排的通知》(兰发〔2014〕10号)文件关于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有关要求,加强协作配合,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市地震局会同相关县区、部门要积极推进市地震应急指挥中心系统建设,完成七里河区百合公园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配套设施建设。   七、加强组织领导,确保防震减灾工作落到实处   各县区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充分认识震情的严峻性和工作的艰巨性,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组织领导,依法履行工作职责,完善体制机制,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及时解决问题,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督促检查和考核,落实责任,细化分工,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完善防震减灾新闻发布制度,规范震情信息管理,建立完善地震突发新闻快速反应机制、舆论收集和分析机制,保证信息畅通。
登录合规网
解读×
加入清单×
加入 管理清单
系统提示×
很抱歉,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下载太过频繁,如继续下载,请输入验证码并点击继续下载
继续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