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2年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工作要点

颁布机构: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生效状态: 在用 所属类型: 地方规范性文件
适用地区: 重庆市 适用领域: 职业教育培训
生效日期: 2012/02/27 颁布日期: 2012/02/27
颁布机构: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生效状态: 在用
所属类型: 地方规范性文件
适用地区: 重庆市
适用领域: 职业教育培训
生效日期: 2012/02/27
颁布日期: 2012/02/27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2012年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区县人力社保局、市级各部门人事(干部)处、大型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部门:   现将《2012年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2012年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工作要点   2012年,全市专业技术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贯彻“314”总体部署、构筑内陆开放高地、推进“五个重庆”建设的战略需要,围绕建设内陆开放型人才高地的总体目标和全国、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的总体要求,以高层次人才为重点,以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完善体制机制为动力,以发挥专业技术人才作用为根本,以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为抓手,以服务基层服务人才为宗旨,全面推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一、加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贯彻落实《重庆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重庆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争创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建设一批市级专家服务基地。实施国家“万名专家服务基层行动计划”,组织开展重庆市“高级专家支农支教支医活动”。创建10个专家工作室,探索建立首席专家等高端人才选拔使用机制。开展“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推荐选拔工作。评选第三届重庆市有突出突贡的中青年专家。研究制定《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考核管理办法(试行)》,建立健全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增补、退出机制。组织开展专家学术交流、咨询服务和健康体检、休假疗养和走访慰问院士专家活动。建立健全专家、留学人员、博士后研究人员和正高级职称人员数据库。   二、完善留学回国人员工作机制   认真贯彻中组部、人社部《关于支持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意见的通知》和人社部《关于加强留学人员回国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精神,健全重庆市留学人员回渝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改进和完善海外留学回国人员来渝创业政策措施。争创“中国?重庆两江新区留学人员创业园”,为入园企业提供事业发展平台。实施“海外赤子为国服务行动计划”,组织百名海外高层次人才来渝开展项目对接和咨询服务活动。实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启动支持计划”,开展“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工作。参与实施“千人计划”;组织评选第三、四批“百人计划”人选。评选表彰第三批重庆市留学回国人员先进集体和个人。加强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服务工作,编辑《重庆市留学回国人员服务指南》,落实引进人才的各项优惠政策;重点抓好“千人计划”、“百人计划”服务窗口建设,为国家和市级“特聘专家”提供服务保障。做好重庆市留学回国人员联谊会换届工作。   三、推进博士后事业快速发展   制定《重庆市“十二五”博士后事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博士后管理协调机制。加快博士后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新增一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研究制定《重庆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管理办法(试行)》,建设一批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统筹为规模较小、有创新需要的科技企业提供博士后工作服务。实施“香江学者计划”。继续扩大招收规模,加大留学回国博士和外籍博士后招收力度。实施“博士后+项目”择优资助计划,研究出台《重庆市博士后科研项目申报评审工作规范》,健全博士后评审专家库,开展博士后日常资助和科研项目特别资助工作,对事关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研究项目给予重点资助。开展博士后评估工作,对不合格设站单位给予“黄牌”警告。开展博士后人才交流与科技项目洽谈和咨询服务活动;举办“汽车零部件自主创新发展”全国博士后学术论坛;创办“重庆博士后沙龙”。做好重庆市博士后研究人员联谊会换届工作。   四、进一步深化职称制度改革   按照人社部、教育部的统一部署和市领导的批示精神,认真开展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工作,研究制定《重庆市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和《重庆市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水平评价试行办法》、《重庆市中小学教师水平评价标准条件》、《重庆市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现有人员过渡办法》,确保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加强职称工作的统一管理,建立健全评审组织,调整充实评审专家库;进一步加强诚信体系建设,逐步建立科技成果目录检索库和职称证书查询系统。组织开展全市高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评审工作,坚持评审条件,严格评审程序,确保评审质量。改革创新评价方式,扩大“以考代评”和“考评结合”范围。开展技工学校教师、会计等专业正高职称评审试点工作。畅通人才评价“绿色通道”,组织开展海外留学回国人员、博士后研究人员、特殊人才专业技术资格认定工作。组织有关专业不具备规定学历人员职称申报资格考试。加强职称考试监督管理,严肃考风考纪,做好各类职称考试巡考工作。进一步加强非公企业职称工作,研究印发《关于我市微型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评选表彰全市职改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五、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   研究制定《重庆市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实施方案》,全面启动工程各项工作。围绕国家级继续教育基地建设,建设一批市级继续教育基地,承接工程各项培训任务。承办“中国养猪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实践及健康养猪新技术和新模式推广”、“高速公路隧道建设运营技术”、“汽车零部件先进技术”、“镁合金产业发展及先进加工技术”等5期全国高研班;举办25期市级高研班,编辑《2012年重庆市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高级研修班优秀论文集》。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在重点领域培养培训3万名急需紧缺和骨干专业人才人。根据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和工作需要,开展“理念更新、知识拓展、能力提升、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为主要内容的岗位培训,重点培训5000名新取得高、中级职称人员。实施“基层干部‘科学发展主题培训行动计划’”,指导区县开展“万名专业技术骨干技能培训”;开展“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公需科目远程教育和“网络培训”。举办“专业技术人才工作业务培训班”、“博士后工作业务培训班”并组织考察学习;分期举办对口帮扶地区“实用技术培训班”,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六、扎实开展“三支”工作   深入实施“三支”计划,按照“项目+资金+人才”的要求,组织选派1万名专业技术人才到基层支农支教支医。组织召开2012年全市“万名专业技术人才支农支教支医计划”视频大会。做好“三支”人员资助经费审核发放工作。研究制定《重庆市万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工作考核管理办法》,组织开展“三支”工作督导检查。评选表彰2011年度“三支”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加大“三支”工作宣传力度,编印《“论文写在大地上”--重庆市万名专业技术人才“支农支教支医行动”征文优秀作品集》、《重庆市“万名专业技术人才支农支教支医行动”纪实摄影画册》,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End------
相关法规解读 more+
  •  
相关文档 more+
  •  
登录合规网
解读×
加入清单×
加入 管理清单
系统提示×
很抱歉,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下载太过频繁,如继续下载,请输入验证码并点击继续下载
继续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