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关于恢复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报告制度的通知

颁布机构: 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劳动局关于转发卫生部、国家劳动总局
生效状态: 在用 所属类型: 地方规范性文件
适用地区: 北京市 适用领域: 职业健康(卫生)
生效日期: 1982/07/01 颁布日期: 1982/06/08
颁布机构: 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劳动局关于转发卫生部、国家劳动总局
生效状态: 在用
所属类型: 地方规范性文件
适用地区: 北京市
适用领域: 职业健康(卫生)
生效日期: 1982/07/01
颁布日期: 1982/06/08
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劳动局关于转发卫生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恢复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报告制度的通知》的通知 ((82)京卫工业字第251号 1982年6月8日)   为了及时掌握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的发生情况,加强管理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保护职工健康,促进四化建设,卫生部、国家劳动总局(82)卫监字第10号文发出了《关于恢复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报告制度的通知》,现转发给你们。   根据这个“通知”的精神和要求,对我市1977年7月建立,1979年修订的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报告实施细则做了必要的修改,望各有关医疗单位从7月1日起开始贯彻执行,原(79)京卫字第100号下发的《北京市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报告办法》(修订稿)及实施细则停止执行。   附一: 卫生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恢复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报告制度的通知 (1982年3月5日 〔82〕卫监字第10号)   为了及时掌握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的发生情况,加强管理工作,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保护职工健康,经研究,决定恢复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报告制度。   根据过去多数省、市、自治区对一九五六年《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报告试行办法》的执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对原试行办法进行了修改。现将修改后的《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报告办法》予以颁布,并于一九八二年六月一日起执行。在执行过程中有何问题,请及时报卫生部。   附: 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报告办法   一、为及时了解和研究厂矿企业中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的发生情况,以便尽快采取防治措施,保护工人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特制定本办法。   二、本办法在直辖市、省和自治区辖市区域内的全民所有制厂矿企业中实行。   三、省、自治区和上述地方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应指定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院(所)或卫生防疫站(以下简称“卫生监督机构”)设专人负责此项工作。   四、最初进行诊断的厂矿医疗机构或指定医疗机构(以下简称“医疗机构”),当发现慢性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时,应按附录(一)格式填写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报告卡,并向当地卫生监督机构报告。   五、医疗机构遇有急性职业中毒、热射病和热痉挛、潜涵病发生时,应在发生后二十四小时以内,按附录(一)格式填写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报告卡,并向当地卫生监督机构报告。   六、遇有发生死亡或同时发生三名或三名以上的急性职业中毒病例以及每一职业性炭疽病例发生时,医疗机构除发出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报告卡外,应立即用电话通知当地卫生监督机构,以便采取紧急措施,消除致病原因。   七、当地卫生监督机构接到电话通知后,应在二十四小时内会同医疗机构医师,厂矿企业行政、安全技术部门、工会等有关单位人员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及处理意见,按附录(二)格式填写“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表”,报送当地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同时抄送企业主管部门,以便督促厂矿企业进一步做好预防工作,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   八、医疗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应将每季度的急性和慢性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病例,按附录(三)格式填写“职业中毒和职业病季报表”,并按其“编制说明”所规定的时间和程序报送有关部门。   九、省、市、自治区卫生厅(局)负责督促检查本办法的贯彻执行。省、市、自治区的卫生监督机构负责下属卫生监督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的业务指导。   十、省、市、自治区卫生厅(局)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卫生部备案。   十一、本办法由卫生部负责解释和修订。   附录(一): 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报告卡   报告单位_____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 |        门诊号____________       | |        住院号____________       | |姓名_______性别_______年龄_______   | |所属工业部门_________厂矿名___________ | |厂矿地址__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 | |发病车间或地点____________工种____     | |专业工龄__________年____总工龄_______年| |急性职业病发病日期_______年__月__日__时    | |慢性职业病诊断日期________年__月__日      | |患者现在情况:(1)照常工作  (2)休息           | |       (3)住院    (4)死亡           | |                              | |                              | |报告人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     | -------------------------------- 发病原因及处理摘要:               编号: 省、市第 号 -------------------------       报 告 范 围 及 诊 断 -------------------------    类  别   |病  名|确  诊|疑  诊 ----------|----|----|----  职业中毒     |    |    | ----------|----|----|----  尘  肺     |    |    | ----------|----|----|----  热射病和热痉挛  |    |    | ----------|----|----|----  日射病      |    |    | ----------|----|----|----  职业性皮肤病   |    |    | ----------|----|----|----  电光性眼炎    |    |    | ----------|----|----|----  职业性难听    |    |    | ----------|----|----|----  职业性白内障   |    |    | ----------|----|----|----  潜涵病      |    |    | ----------|----|----|----  高山病与航空病  |    |    | ----------|----|----|----  振动性疾病    |    |    | ----------|----|----|----  放射性疾病    |    |    | ----------|----|----|----  职业性炭疽    |    |    | ----------|----|----|----  职业性森林脑炎  |    |    | ----------|----|----|----  煤矿井下工滑囊炎 |    |    | ----------|----|----|----  更正报告病名   |    |    | ------------------------- -------------------------   填表说明:   一、报告范围: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报告的范围,即国家规定的职业中毒和职业病名单:   (1)职业中毒(指铅、苯、汞中毒等);   (2)尘肺(指矽肺、煤矽肺、炭黑尘肺、石棉肺等);   (3)热射病和热痉挛;   (4)日射病;   (5)职业性皮肤病(指过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化学性皮肤灼伤等);   (6)电光性眼炎;   (7)职业性难听;   (8)职业性白内障;   (9)潜涵病;   (10)高山病与航空病;   (11)振动性疾病;   (12)放射性疾病;   (13)职业性炭疽;   (14)职业性森林脑炎;   (15)煤矿井下工滑囊炎。   二、报告办法和要求(可印在报告卡的背面):   (1)一切急性和慢性职业中毒和职业病,除症状轻度,离开现场后经短暂休息,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者外,其它均需报告。   (2)医疗机构对所发现的急性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患者,如一时不能确诊,可先作疑似病例报告,待确诊后再作更正报告。诊断有变更时,请仍用本卡作更正报告。如发现有漏报者,应及时补报。   (3)本报告卡由执行报告办法的医疗机构按规定时间填报,每卡一例,寄送厂矿企业所在地区的卫生监督机构。   (4)卫生监督机构收到卡片时,如不属本地区管辖,须负责及时转给有关地区。   (5)本报告卡内各项内容,请用钢笔逐项填写清楚。对诊断的病名,在“病名”栏内填明,确诊者在“确诊”栏内做“√”符号,疑似者在“疑诊”栏内做“√”符号。   (6)本件邮资由收件单位总付,寄件人不必另贴邮票。   三、填报单位:   执行报告制度范围内的医疗机构及有关各级卫生监督机构。   四、填报份数及报送日期:   1.厂矿医疗机构及指定医疗机构于季末后三日内填写本表一式二份,一份自存,一份报所在地区的卫生监督机构。   2.直辖市的区(县)和省、自治区辖市卫生监督机构于季末后十日内填写本表一式五份,一份自存,四份报所在地区的卫生局;经审核后,一份自存,一份报省、市、自治区卫生监督机构,并抄送所在地的劳动部门和工会组织各一份。   3.省、市、自治区卫生监督机构于季末后二十日内填写本表一式五份;一份自存,四份报卫生厅(局),经审核后,一份报卫生部,同时抄报国家劳动总局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各一份。 填表说明   一、“工业系统”指本部门及与本部门相类似的企事业单位。如煤炭系统不仅指全国统配煤矿,也包括地方全民所有制的煤矿在内。   “工业系统”可按一机、二机、三机、四机、五机、六机、七机、煤炭、冶金、化工、石油、轻工、纺织、建材、铁道、交通、地质、水利、电力、农业、农机、林业、邮电、民航和其他,共二十五个系统填写。   二、“厂矿名称”栏只限于医疗机构和直辖市的区(县)和省、自治区辖市卫生监督机构填写。省、市、自治区卫生监督机构不填此栏。   三、“职业中毒和职业病名称”按国家规定的职业中毒和职业病名单顺序填列,要写全名称。如职业性炭疽、职业性白内障等。   四、“例数”栏指本季度发生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的总例数,包括死亡例数。   死亡例数中,死因如是二种或二种以上者,以主要死因统计。   附录(二): 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表   所属企、事业局_____厂矿名_____地址_____电话_____引起中毒的毒物名称_____;同时接触者共____人;同时中毒者共____人。发生中毒的时间__年__月__日__午__时,上班后____小时。中毒车间(方位)_____,空气中毒物浓度____,产品名称____,本产品生产多长时间_____。   工艺过程简述(如引起中毒的是化学物质,需列出化学反应式):   中毒经过简述(包括毒物侵入途径):   既往发生中毒的情况: ------------------------------  日 期 |  地 点  |次 数| 诊 断 | 处理情况 -----|-------|---|-----|------      |       |   |     | -----|-------|---|-----|------      |       |   |     | -----|-------|---|-----|------      |       |   |     | ------------------------------   中毒原因:   1.没有密闭通风排毒设备;2.密闭通风排毒设备效果不好;3.设备跑、冒、滴、漏或事故;4.设备检修或抢修不及时;5.没有个人防护设备;6.不使用个人防护用具或使用不当;7.没有安全操作规程;8.违犯安全操作制度;9.缺乏安全教育;10.其他原因。   现场初步急救(无、有),主要急救措施:结果:   1.痊愈:无、有    人,停工:无、有   人,死亡:无、有    人。   2.到医院就诊:无、有    人(急诊、门诊、住院),住    医院。   3.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患者名单 ---------------------------------------------   |    |  |  |车间(工段、坑|     |中毒的主|特殊临床|  |急救及治 编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       |工种及职称|    |    |诊断|   |    |  |  |口部门名称) |     |要症状 |诊断方法|  |疗概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报告:无、有。报告者:工厂、医院、其他单位。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填表人 填表说明:   1.本表由当地卫生监督机构会同有关部门进行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后填写。   2.表内各项目必须逐一记载,或用“√”符号在相应项目上标明。   3.每个中毒地点填写一表。如一个厂矿不同的地点(车间工段)同时发生中毒,应分别各填写一表。   附录(三): 职业中毒和职业病季报表                           表  号:卫统9表   198  年第  季度               制表机关:卫生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填报单位(盖章:)               批准文号:(81)统社字204号 --------------------------------------------     |    |职业中毒和|      急  性      |    慢  性 工业系统|厂矿名称|     |----------------|-----------     |    |职业病名称|发生次数|例 数|其中:死亡例数|例 数|其中:死亡例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实际报出日期    年  月  日      单位负责人   填表人   编制说明:   (1)制表目的:为了掌握直辖市、省和自治区辖市的全民所有制厂矿企业中,国家规定的职业中毒和职业病发生情况,及时指导防治工作,考察防治效果,特制订本报表。   (2)国家规定的职业中毒和职业病名单:   1.职业中毒:按铅、苯、汞中毒等分别统计;2.尘肺:按矽肺、煤矽肺、炭黑尘肺、石棉肺等分别统计;3.热射病和热痉挛;4.日射病;5.职业性皮肤病(指过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化学性皮肤灼伤等);6.电光性眼炎;7.职业性难听;8.职业性白内障;9.潜涵病;10.高山病与航空病;11.振动性疾病;12.放射性疾病;13.职业性炭疽;14.职业性森林脑炎;15.煤矿井下工滑囊炎。   附二: 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劳动局、北京市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报告办法实施细则 (1982年5月)   为切实贯彻卫生部,国家劳动总局(82)卫监字第10号《关于恢复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报告制度的通知》的精神,现将原北京市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报告实施细则修订如下,望各有关医疗卫生单位贯彻执行。   一、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报告范围:   1.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报告在全民所有制厂矿企业中实行。   2.凡国家规定的职业中毒和职业病均需报告,其名单如下:   (1)职业中毒(指铅、苯、汞……各种毒物中毒);   (2)尘肺(指矽肺、石棉肺、水泥尘肺、滑石尘肺、煤矽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磨工尘肺、炭墨尘肺等);   (3)热射病和热痉挛;   (4)日射病;   (5)职业性皮肤病(指化学因素所引起的接触性皮炎或过敏性皮炎;铬疮和铬酸及化合物所引起的皮炎;沥青皮炎;大漆皮炎;化学灼伤等);   (6)电光性眼炎;   (7)职业性难听;   (8)职业性白内障;   (9)潜涵病;   (10)高山病与航空病;   (11)振动性疾病;   (12)放射性疾病;   (13)职业性炭疽;   (14)职业性森林脑炎;   (15)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   3.一切急、慢性职业中毒和职业病(包括可疑及吸收)除症状轻度,离开生产现场后,经短暂休息,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者外,均在本报告范围之列。   二、报告办法和要求:   1.为及时了解和研究厂矿企业中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的发生情况,以便尽快采取防治措施,各有关部门领导,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的广大医疗卫生人员,对做好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报告工作,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2.各区、县卫生局,防疫站,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包括工厂医务室、保健站、基层医疗单位),应有专人负责此项工作。   3.广大医务人员如发现一切急、慢性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患者(包括疑似及吸收)时,必须填写“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报告卡片”所在单位专人登记在“职工病报告登记本”上后,报送所在区、县卫生防疫站(酒仙桥职工医院;北京矿务局;燕山石油化工总公司;首钢公司卫生防疫站等下属厂矿医务室、保健站,填卡登记后先报酒仙桥职工医院工业卫生科;北京矿务局卫生处;燕山石油化工总公司职业病科;首钢公司防疫站。由他们再登记后报所在区、县卫生防疫站)。工厂企业中的安全技术和劳动保护,工会干部有责任协助和督促报告。   4.区(县)卫生防疫站对报来的职业病卡进行调查核实,于每季度结束后5日内填写“职业中毒和职业病季报表五份:一份自存;一份抄报市卫生防疫站;三份报区(县)卫生局;区(县)卫生局经审核后,于季度结束后10日内一份自存,另两份抄送所在区(县)劳动局,工会各一份。市卫生防疫站汇总后于季度结束后10日内报市卫生局(一式七份)。   5.各级医疗机构遇有急性职业中毒、热射病和热痉挛、日射病、潜涵病发生时,应在发生后24小时内发出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报告卡;遇有发生死亡或同时发生三名或三名以上的急性职业中毒病例以及有职业性炭疽病例发生时,接诊医疗机构除发出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报告卡外,应立即用电话通知当地防疫站,当地卫生防疫站应在24小时内会同有关人员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及处理意见迅速填写“职业中毒和职业病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表”一份报送当地卫生局;一份报送市防疫站;一份给工厂;一份抄送该企业主管部门以利及时防治。   6.尘肺的职业病报告除市卫生局规定有诊断权的医疗机构可确诊报告外,其余均需通过所在区(县)及指定的厂矿尘肺诊断小组诊断后方能确诊报告,疑难病例可通过市尘肺诊断小组确诊;其它慢性职业中毒和职业病均需有职业病科(组)的医疗卫生单位确诊,对可疑或疑难的病例确诊有困难时,可由区(县)厂矿组织职业病诊断小组进行会诊,仍不能确诊时,可分别请东、西、南片负责职业病指导单位会诊。最后由职业病科(组)和职业病门诊的医疗卫生单位开具诊断证明,进行登记并报告。凡个人自找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无效。   7.区(县)卫生防疫站要经常检查,指导区(县)内各级医疗机构包括各级职业病专业机构执行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报告的工作情况。   8.医疗机构对所发现的急性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患者如一时不能确诊,可先作疑似病例报告,待确诊后再作更正报告,如发现确诊职业病人未经报告者,应及时进行补报。   9.对接到不属本区工厂的职业病报告卡时,应负责及时转给工厂所在区(县)卫生防疫站。   三、填写“北京市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报告卡及季报表”的有关说明:   1.原北京市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报告卡继续留用,未列入之病种可填写在空白格内。   2.一切慢性职业中毒和职业病(包括疑似及吸收),应以本年度首次检查发现的新病例为准,对以前发现的老病例已疗者不必再报。未疗者,各基层医疗单位在每年第一季度填写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报告卡片再报一次,在“卡片”的患者现在情况栏内加写“未疗”即可。各区(县)站可在第一季度季报表内未疗病例栏内单独汇总。尘肺病例在填写卡片时应写明是哪一种,哪一期尘肺,有否合并结核,如发现病情有升级或合并结核时需重复报告,其它慢性职业病人已治愈复工后,再次患病被确诊后则应作为新病例报告。   四、职业中毒和职业病报告卡实行邮资总付,“邮资总付”信封不能挪作他用。   五、本细则从1982年7月1日起实行。
相关文档 more+
  •  
登录合规网
解读×
加入清单×
加入 管理清单
系统提示×
很抱歉,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下载太过频繁,如继续下载,请输入验证码并点击继续下载
继续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