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能源规划线路图逐渐清晰(热点透视)

时间:2016-01-22 14:10:14 浏览:689

随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全体会议的落幕,有关“十三五”的能源战略路线图也逐渐明晰。据悉,中国能源发展和改革的战略导向已基本明确,主要集中在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以及能源体制改革上。

一、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十三五”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作为重要任务,其中煤炭作为控制总量的重点。国家将制定煤炭消费总量中长期控制目标。据了解,煤炭消费比重将从目前的66%降到60%以下。其中,煤炭消费量控制的重点将会落到经济发达省(直辖市),主要方式是大气污染防治。在建言“十三五”—中国煤控规划研究国际研讨会上,中国煤控项目组发布了《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规划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2020年中国煤炭消费总量的目标应约束在27.2亿吨标煤,即38亿吨实物量以内,总能耗控制在47.4亿吨标煤。要达到上述煤炭控制目标,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将降低至57.4%,较去年下降8.6%。从消费总量看,煤炭在“十三五”期间仍然是发电的主要燃料,因此煤炭利用的发展方向将被引导至集中高效燃烧上来,减少散煤燃烧将成为目标。

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今后一段时期,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的地位不会改变,清洁高效利用煤炭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石。

    目前我国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高煤炭企业洗选加工能力,包括提升选煤、型煤、水煤浆等技术水平。跟国外相比,我国煤炭入选率较低,应提升煤炭洗选加工技术水平;二是发展煤炭的高效清洁燃烧发电,其中包括提升流化床锅炉、联合循环发电等技术水平。通过技术改造实践证明,燃煤电厂可以实现近零排放,达到和天然气电厂同样的排放标准;三是发展现代煤化工项目,其中的煤炭转化技术包括气态、液态和煤基多联产等技术。发展现代煤化工项目,不但能够提高煤炭的附加值、实现更好盈利,而且有助于实现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

三、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未来清洁能源将在能源结构中占主导地位,能源利用效率将主要取决于作为一次能源的风电、太阳能发电、水电的开发转化效率;而电能的终端利用效率远高于化石能源直接利用的效率,电动机效率可以超过90%。因此,大规模开发清洁能源并转化为电力,全球能源利用效率将获得极大的提升。

根据国家能源局相关人士在公开场合透露的信息,“十三五”期间,预计光伏装机容量将每年新增2000万千瓦,在2020年总装机容量达到1.5亿千瓦,在电力结构中占比7%~8%。这比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中确定的1亿千瓦的目标又上调了5000万千瓦。


四、能源体制改革

    能源体制改革的核心在于还原能源的商品属性,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让消费者在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之间拥有选择权,用市场调控能源结构转型。只有激发市场活力,才能保证能源供给革命和消费革命顺利推进。

    在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政研室主任、新闻发言人施子海表示,输配电价改革、电力市场建设、电力交易机构组建和规范运行、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售电侧改革以及加强和规范燃煤自备电厂监督管理等六个方面的配套文件,正处于报批阶段,预计近期就会出台。随着六大配套文件的发布,电力体制改革将进入全面试点、有序推进的新阶段。

国家能源局在京召开全国“十三五”能源规划工作座谈会中表示将着力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行动计划。能源互联网战略能够改变传统能源行业的盈利模式,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步骤,能够给可再生能源发展和企业转型发展带来机遇,国家层面的政策标准将持续出台,有望在2020年实现万亿市场空间。


登录合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