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上海泽晟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CC
实务文章,作者赐稿授权发布,供朋友圈转发分享。欢迎投稿:service@csrcare.com
我国固体废物处理遵循三个原则: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这“三化” 不仅仅适用于城市生活垃圾,同样适用于工业垃圾。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被清运的垃圾大多以填埋的形式做了无害处理。
我国提倡垃圾分类历史已久,自从20世纪五十年代起就开始了对废纸、废铁、废牙膏皮的回收利用,至2000年,以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深圳、杭州、厦门、桂林8座城市作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进一步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处置。
笔者记得在上本科时,杭州既在推广垃圾分类及清运优化,印象里最深的大约就是老师在课上说的一句话,我国有最好的垃圾分类工作者:“拾荒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收破烂的“:他们优先把有经济价值的垃圾(报纸、酒瓶、废旧电器等)回收。
根据这几年走访企业、社区的经验,不难见到:社区中不同种类的垃圾,有了特定的收集箱,有了明显区分的颜色和标识,甚至在有些社区还为业主专门配备了不同垃圾所使用的不同的收集袋。企业里,可以做的更为细致。然而,现实往往反应出来是相反的结果:
1、分不清垃圾可回收的是什么不可回收的是什么;
2、就算分类了,垃圾清运也混装了;
3、工业垃圾与生活垃圾混杂,危险废物无处可去…
反观欧美、日本等国及台湾的经验,对于生活垃圾及工业垃圾都有着十分严厉而明确的准则,垃圾分类与收集相关联(确定不同垃圾的收集时间和指定的地点),明确的收费/收税制度(如台湾,需购买专门的垃圾袋,才予以清运和回收,或如欧洲发现,按照重量收取垃圾费),垃圾分类与否的经济奖惩(如在芬兰,分类垃圾所收费用比未分类的混合垃圾低40%),而日本的垃圾分类、回收、资源化更是苛刻(在“细致到“严苛”的日本垃圾分类“一文里有详细的描述)。
在我国,现实中城市生产生活中产生的生活垃圾、工业垃圾以及危险废物,其产生量远远的超过了处理能力。垃圾清运和最终处置过程,并没有足够的人力、技术力量来达到有效的分拣和分类。而混杂的生活垃圾,一方面减少了资源化的可能,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垃圾处置的成本(若填埋,占用更所的垃圾填埋能力;若焚烧,增加了能源的消耗同时也增加了二次污染的风险)。
图片来源网络
我国垃圾分类现状(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桶里放的都一样) 图片来源:知乎
以下分享一些笔者在欧洲看到的城镇垃圾分类:
照片来源:笔者拍摄,位于捷克-克里姆捷克克鲁姆洛夫、卡罗维发利州;
【Reference】
1- 欧洲五国垃圾管理模式,广东省海外价格采集分析中心,中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价格司;
2- 国家统计局垃圾清运及处理数据, link: http://data.stats.gov.cn/search.htm?s=%E5%9E%83%E5%9C%BE,visited, Jun 2017;
3- 细致到“严苛”的日本垃圾分类, 网易新闻, link:http://discovery.163.com/14/0223/21/9LQ3UVE500014N6R.html;
4- 知乎问答: 国内城市垃圾处理方式与国外有何区别?国外垃圾处理是否有可以借鉴的地方? Link: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5078271/answer/30230988
编辑:符莉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