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上海泽晟 李华军
实务文章,作者赐稿授权发布,供朋友圈转发分享。

合规的概念最早来源于银行业,早在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一些跨国银行就已经认识到,相继发生的重大操作风险案和银行洗钱案等风险丑闻,大多是由银行自身合规风险管理失控所致,各国监管当局也意识到外部合规性监管不应该,事实上也不可能替代银行内部的合规性风险管理,有效的合规性监管必须以健全、高效的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机制为基础。为此,自1991年开始,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监管机构先后出台了有关银行业机构合规部门的规定。随着银行业务的日益多元化、复杂化和国际化,加强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更为日显重要,开始高度重视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和完善,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合规文化,从而为健全银行内控体系、提高市场竞争力奠定了基础。
➤ 广义的合规,字面含义是“合乎规范”,其实合规的概念源自英语的compliance,原意是“遵从、依从、遵守”等,它通常包含以下两层含义:(1)遵守法律法规及监管规定;(2)遵守企业伦理和内部规章以及社会规范、诚信和道德行为准则等。
➤ 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合规的定义;
➤ 合规首先应当做到合法,合法是合规的基础。

合规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制定合规政策,按照外部法规的要求统一制定并持续修改内部规范,监督内部规范的执行,以实现增强内部控制,对违规行为进行持续监测、识别、预警,防范、控制、化解合规风险的一整套管理活动和机制。合规管理,与业务管理、财务管理并称企业管理的三大支柱,是内控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风险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
根据《证券公司合规管理试行规定》中的定义:
➤ 合规管理是指证券公司制定和执行合规管理制度,建立合规管理机制,培育合规文化,防范合规风险的行为;
➤ 合规管理可以理解为有效识别合规风险,主动避免违规事件发生,主动采取各项纠正措施和适当的惩戒措施,制定相关制度和详细的岗位手册,确保各组织和人员的各项业务行为符合规范。
合规管理,是严格管理的基础,是规范行为的先导,是有序运行的起点。从本质上说,合规管理是一项基础性管理工作,但它又不是专指某项业务管理,而是涵盖各方面的、系统的、协调的、符合工作实际的综合性管理,其主要作用包括以下内容:
1)可以规范员工行为
在工作中,有人提出要合规管理,也有人提出要规范管理,那么,合规与规范究竟是什么关系呢?合规是规范的先导,规范是合规的深化,要规范员工的行为,必须从合规、合理、合法等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做起;
2)可以防止决策失误
企业管理,不仅强调职工的行为必须符合规范管理的要求,而且强调领导的行为也一定要符合合规管理的要求,领导行为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决策,决策失误所带来的影响是长期的,损失是重大的,因此,只有领导的行为合规了,才能有效地防止决策失误;
3)可以促进知行合一
知,是指人们对合规管理的认知、认识和认可;行,是指人们的行动、行事和行为是否符合合规管理的要求,所谓知行合一是指要用合规管理的理论指导行为规范,用合规行动来进一步丰富和深化合规管理;
4)可以接牢安全链条
企业的安全链条最薄弱的环节是意愿不合规,所谓意愿不合规是指从一开始,有些人就没有打算要按照合规管理要求办事,他们或者出于一种自由散漫的习惯,或者根据某个与外界有着特殊关系的领导的执意,或者个人的好处,或者有着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明知那样做与有关制度、原则不符,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合规管理则从思想上、决策上、操作上解决这些问题,使安全链条薄弱的环节变得牢靠。
因此,在企业内部长期实施科学的合规管理,能够让企业立足当前实际,适应变化的形势,也能够从另一个方面提升各类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公司制度的执行得到强化,更好的发挥出合规管理的作用及功能,对于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