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负责人必知!尘肺病防治 15 条关键要点

时间:2025-02-20 09:44:31 浏览:83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尘肺病防治是企业不容忽视的重要责任。作为企业负责人,了解并落实相关防治措施,不仅关乎员工的健康福祉,也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法律责任。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尘肺病防治履职尽责应知应会的 15 个要点。

一、尘肺病的定义与危害
尘肺病,是潜伏在生产环境中的 “健康杀手”。长期吸入不同致病性的生产性粉尘,这些粉尘在肺内潴留,逐渐使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导致患者肺部逐渐硬化 。

尘肺病作为一种长期慢性疾病,其危害不容小觑,它可并发肺感染、自发性气胸、肺结核、肺癌、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等严重疾病。

令人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国内外都还没有针对尘肺病纤维化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措施。这意味着一旦患上尘肺病,患者将面临漫长而痛苦的治疗过程,甚至失去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二、尘肺病在我国的现状
尘肺病堪称我国职业病领域的 “头号大敌”,是危害最严重且最为常见的职业病。每年新发职业病患者总数中,尘肺病占比高达 80% - 90%,全国每年因尘肺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 100 亿元。

以 2023 年为例,全国共报告职业性尘肺病 8051 例。然而,由于一些地方劳动者职业健康体检率相对较低,这些报告数据并不能完全反映尘肺病的真实发病情况。这背后隐藏着多少未被发现和重视的健康隐患,值得我们深思。

三、尘肺病的种类
我国法定尘肺病共有 13 种,分别是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碳黑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以及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病。其中,矽肺最为严重,病例约占尘肺总例数的 40% 左右。

每一种尘肺病都有其特定的发病原因和危害程度,企业负责人需要详细了解,以便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

四、尘肺病多发行业及工种
尘肺病的高发领域广泛,涉及多个行业和工种。金属、非金属、煤炭等矿山的采掘作业,如凿岩、掘进、爆破、运输等;修建公路、铁路、水利电力工程开挖隧道,以及采石、建筑、交通运输等行业;

冶金、机械制造加工业、建材行业,像冶炼厂、石粉厂、玻璃厂、耐火材料厂生产过程中的原料破碎研磨、筛分、配料等工序,机械制造业的电焊作业及铸造车间的原料粉碎、配料、铸型、打箱、清砂、喷砂、修炉等生产过程;

还有陶瓷厂原料准备,珠宝加工,石材石器加工、人造石加工安装,生产或使用石英砂、硅粉的行业和工种等。

上述这些行业和工种的从业者,都面临着尘肺病的威胁,企业必须高度重视。

五、尘肺病高风险企业特征
一些企业由于自身条件和管理问题,成为尘肺病的高风险区域。缺乏有效的防尘设施设备,作业场所粉尘浓度超标,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 10%,劳动者防尘口罩规范佩戴率低,劳动者平均接尘累计(含之前在其他企业接尘工龄)工龄已达 15 年,或者岗位劳动者平均年龄已超过 50 岁,上岗前、在岗期间职业健康体检未规范开展或体检质量不高,对粉尘职业禁忌劳动者未做到及时调离接尘岗位等。

具备上述这些特征的企业,要立刻警醒,尽快采取措施降低风险。

六、尘肺病的治疗与影响
尘肺病是一场漫长的 “噩梦”,患者需要终身治疗。它病程长,严重降低劳动能力,导致致残甚至影响寿命,很多劳动者因此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对于企业来说,尘肺病也是工伤赔偿的主要职业病,我国平均每例患者患病后造成的经济损失为 207.5 万元,而且大额医疗费用主要集中在病程晚期救治阶段。

无论是从人道关怀还是经济成本考虑,企业都应积极预防尘肺病的发生。

七、企业管理人员尘肺病防治法律责任
企业管理人员尤其是主要负责人,在尘肺病防治工作中肩负着直接责任。根据《职业病防治法》http://www.csrcare.com/Law/LawShow?id=224135《尘肺病防治条例》http://www.csrcare.com/Law/LawShow?id=5049,企业负责人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有效措施让本单位粉尘作业场所达到国家卫生标准,依法组织尘肺病防治工作。

一旦不按规定履行职责,造成重大尘肺病危害事故或其他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是法律的红线,企业管理者绝不能触碰。

八、企业单位尘肺病防治法律责任
企业应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管理,提高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负责。

若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尘肺病防治条例》,发生尘肺病危害事故并对劳动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损害,卫生行政部门将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提请政府责令关闭,并处以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企业要明白,遵守法规是保障自身利益和员工权益的基础。

九、企业尘肺病发病趋势
当下,部分企业尤其是中西部一些中小微企业,对粉尘的慢性危害重视不足,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长期缺少基本防尘设施,工作场所粉尘浓度严重超标。

即便有些企业成立时间不长,但招聘的劳动者多数接尘工龄累计超 15 年,且上岗前未规范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可以预见,在未来 10 年甚至更长时间,一些企业可能将迎来尘肺病多发。企业应提前布局,做好预防工作。

十、尘肺病与群体性事件
在同一作业环境下,常常会同时或先后出现一批症状相同的尘肺病患者。事发后,企业再采取粉尘危害治理措施,对降低之前长期接尘劳动者的尘肺发病率效果有限。

此时,患者往往会集体维权与企业交涉,若处理不当,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这不仅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还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企业必须谨慎对待。

十一、职业健康体检的重要性
规范开展职业健康体检,是预防尘肺病集中爆发的关键。尘肺病患者在很长时间内可能无明显症状或症状轻微,但 X 线胸片上已呈现显著的尘肺影像改变。

其迟发性、晚发性的特点,使得一些接尘劳动者在脱尘若干年后才发病。脱离粉尘作业的劳动者若缺乏定期体检,患病后难以及时诊断,确诊时病情往往较重。

而通过职业健康体检主动发现的尘肺病人多为壹期(最轻)尘肺,尽早发现早期尘肺,能大幅减轻危害后果和企业经济负担。

十二、防尘措施重点

防尘口罩虽重要,但改善工作场所环境才是根本。部分接尘劳动者劳动强度大、作业场所气温高、出汗多,佩戴防尘口罩时会 “憋气难受”,难以规范全程佩戴。

企业应加大投入,合理布局,将有粉尘危害与无粉尘危害场所隔离,配齐通风除尘设施设备,从源头控制粉尘危害。

严格执行建设项目防尘设施 “三同时”,确保新建设项目粉尘防护设施齐全有效,并按要求开展工作场所粉尘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评价,加强防尘设施设备维护管理。

十三、工伤保险的作用
参加工伤保险是企业分散尘肺病工伤风险的有效手段。《职业病防治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应保障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这里的用人单位无责任限定,只要存在劳动法律关系,就需依法保障。

企业为接尘劳动者参加工伤保险,既能保障尘肺病工伤职工的救治和赔偿,又能有效减轻自身经济负担。

十四、劳务派遣工尘肺病责任

用工企业对劳务派遣工尘肺病工伤待遇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劳务派遣用工单位要履行用人单位义务。

从《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的相关诉讼案例来看,用工企业至少承担劳务派遣工尘肺病工伤待遇 50% 的经济赔偿责任。

同时,《尘肺病防治条例》严禁企业将粉尘作业转嫁、外包或以联营形式给无防尘设施的企业或个体工商户。

十五、尘肺病纠纷举证责任
在尘肺病纠纷中,职业病诊断鉴定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由企业承担举证责任。劳动者无需为支持自己诊断请求的一般要件事实举证,而企业需证伪。

若企业无法完成举证,比如在劳动者工作期间未每年开展职业健康体检、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等职业健康工作,就将承担职业病治疗与赔偿责任。

企业负责人只有全面掌握这些尘肺病防治要点,积极履行职责,才能有效预防尘肺病的发生,保障员工健康,维护企业的稳定发展。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劳动者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来源:职业健康工作实务
作者:汪乐义
本文仅作分享,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更正/删除

登录合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