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度与预案管理
1.组织并参与拟订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及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监督检查职业健康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的执行,确保各项规定得到有效实施,并督促相关部门及时整改。
3.设立并维护内部审查机制,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和合规性审查。以保障职业健康管理活动严格符合法规标准。
4.定期评估和更新应急救援预案,确保其有效性及与当前工作场所实际情况的匹配度。
二、计划制定与工作统计
1.拟定年度职业健康工作计划,明确具体目标和量化指标,并负责计划的实施与跟进。
负责工作统计,包括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及年度数据更新。
2.定期深入分析职业健康管理数据,识别潜在问题,提出并实施改进方案,以持续优化管理系统。
三、职业健康管理实施
1.组织实施职业病危害的日常监测和定期检测,对超标或存在问题的地方进行整改。
负责监督职业病防护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转并定期进行性能检测。
2.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并指导、监督员工正确佩戴和使用。
3.组织或指导职业健康培训和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员工的职业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负责新建、扩建、改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工作,确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5.依照职责分工,负责或协助本单位劳动者的职业健康体检工作,并对健康异常人员进行妥善处置。
6.负责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确保员工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
7.参与劳务派遣、劳务承揽等合同的职业健康管理合规性评估,保障用工安全。
8.组织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依照职责分工,负责管理职业健康工作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9.积极配合政府及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及时落实整改措施。
四、其他相关工作
1.负责处理职业病诊断、职业健康争议及职业危害事故调查等相关工作。
2.建立并维护员工反馈渠道,积极收集并响应员工对工作环境和职业健康的意见与建议。
3.参与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技术的职业病危害风险评估工作,确保引进项目符合职业健康要求。
4.参与化学品及有毒物品的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使用管理台账。
5.加强与外部专家和行业组织的交流合作,及时获取最新的职业健康信息、标准和最佳实践。
承担单位交办的其他与职业健康管理相关的工作任务。
来源 职业健康工作实务,作者:汪乐义
本文仅作分享,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更正/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