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常见的工作缺失主要有哪些?

时间:2024-07-09 11:22:20 浏览:248

第一:新工没有经过培训直接上岗作业

对制造业来说,最头疼的就是生产过程的质量不稳定,经常性出现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即使公司三令五申要求重视生产过程的质量问题,依然没有收获预期的效果。

导致生产过程质量不稳定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对于新招聘的员工不经任何形式地培训学习,直接安排上岗作业,甚至有时安排到关键工序,试想,新员工未经培训学习,自然也就不清楚所在岗位的工艺操作标准以及岗位操作规程,要不模仿老员工操作,要不就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操作,不论如何,在操作过程中,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毕竟生产岗位的操作除了需要有相应的作业指导书之外,还或多或少掺杂有经验成分;即使完全模仿老员工操作,但由于没有熟练掌握操作要领,也必然会存在丢三落四的情况,这怎么能保证生产过程的质量稳定与符合呢?

对于制造业来说,人员流动是很正常的情况,任何一家企业都避免不了,只不过流动率大小不同而已,之所以优秀的制造业过程质量没有受到人员流动的影响,而是优秀的制造业一直在坚持:新工上岗前必须经过严格的岗前的培训教育经验证合格后方可上岗,在上岗初期也不能独立作业,必须在老员工的监督指导下上岗作业,同时将有新工的岗位作为过程监督检查的重点对象之一。

第二:从不抽查生产班前会的召开质量

很多制造业都意识到生产班前会的重要性。要求生产团队必须坚持召开生产班前会,不能有任何的中断。但是结果发现:生产班前会天天开、班班开,却没有收获预期的效果。

为什么呢?
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没有任何人对生产班前会的召开质量与效果进行抽查监督,导致生产班前会变成了形式会议、敷衍会议。

正是没有人对生产班前会的召开质量与效果予以监督验证,生产现场的管理人员也开始不重视生产班前会了,但又不得不开,为了不被领导批评,为了不被责罚,只好抱着敷衍的心态召开生产班前会。

试想,敷衍式的生产班前会又怎么能起到预期的作用?又怎么能收获预期的效果?

一定要谨记管理真理:

—下属只会持续做好领导常关注常检查的工作,从来不会用心做领导内心期望的工作。

第三:生产过程巡查只看实操不看记录

生产过程的合规性绝对离不开过程的巡查。目的就是:

●确认监督巡查时的实操与标准、规程的一致性
●验证监督巡查前的操作结果与标准规程的一致性

现实中,有的制造业生产过程巡查只是查看巡查时的实操,却忽略了巡查前的实操结果,自然也就发现不了巡查前的生产过程存在的问题,自然也就不能给与现场更精准地指导。

第四:过程监督不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


生产过程监督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提醒制止,及时督促整改。

然而,有的管理者却在生产过程监督时,走一走、逛一逛,就认为监督符合要求了,什么异常也没有发现,又凭什么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又怎么能保证过程质量的符合性?

第五:不审查生产工序提交的生产记录

记录的作用是什么?

●记录的作用就是要真实反应生产过程的真实操作情况
●记录的作用就是为了在有追溯要求的情况实现追溯性
●记录的作用就是为了便于管理者验证过往的执行结果

若管理者从不审查生产工序提交的生产记录,又怎么能:

●发现生产过程的实操符合不符合呢?
●发现现场人员的操作是不是合规呢?

若不能发现过程的操作不符合、不合规的情况,就会让操作的责任人错误地认为自身的操作是正确的,就会导致一直错误下去,这样的管理又怎么能保证生产过程执行的合规性?又怎么能保证生产执行结果的合规性与稳定性?

第六:现场安全检查只看行为不看状态

管生产必须同时管过程的安全。

所以,生产过程的监督检查不只是质量、纪律、卫生,还有过程的生产安全生产过程的生产安全检查内容不只是查看现场人员的作业行为,还要包括现场作业人员的作业状态。因为有时作业行为符合,不代表作业状态符合。

第七:现场监督检查习惯性走直线检查

生产现场监督检查的对象通常包括:

●人员
●设备
●物料
●方法
●环境
●检测

所以,要保证能监督检查到生产现场的每个对象,就不能习惯性走直线,必须要按照现场的通道指示要求查看每个对象的真实情况,才能看到每个对象的真实情况,才能做出客观、精准的判断,防止因习惯性走直线看不到全貌而错误地认为现场一切正常,给问题制造了存在的机会,又如何能保证生产过程的执行符合性与结果的合规性?

第八:生产执行的结果从不汇总与分析

任何工作都需要看一个面,才能得出相对精准的结论。

生产管理,同样需要通过汇总分析一段时间的数据才能对生产过程的管理做出精准的判断,否则得出的结论必定是偏面的,不仅不利于优化完善生产管理现行的措施与方法,更不利于识别当前生产管理过程的改进机会,更不利于调整现行的生产过程管理思路与方案,更不利于在后续的生产管理过程中如何精准判断确定管理关键点。

这样的安于现状的管理,又如何能持续保证生产过程的执行符合性与结果的合规性?

第九:现场监督检查缺乏重点性针对性

任何管理都需要抓住重点,才能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生产管理也不能例外,尤其生产管理涉及到的:

●现场人员众多,哪些人员是重点、关键人员?
●现场设备众多,哪些设备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过程环节众多,哪些环节是生产管理的重点?
●质量指标多,哪些质量指标是过程的关键指标?
●覆盖场所多,哪些场所是过程的重点管理对象?

当对现场的重点对象都不清楚,必然会导致生产管理存在盲目性、迷茫性、无方向性,该关注的重点对象却因无法腾出时间、精力做到更合理化的周期性监督检查,重点对象监督检查次数不符合,又如何能保证过程与结果的合规性?


来源:让管理简单有效标准化
本文仅作分享,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更正/删除

登录合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