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企业要做合规?
01 商业趋利性&法律边界的调和
商业活动的本质是利益为导向的,商业与盈利模式会不断的趋同,这是原始商业模式的形态。近年来,我国法律体系日渐完备,商业趋利性与法律边界的冲突日益凸显。如何让商业在法律边界内自由行驶应当是企业重考虑的问题。法律像一张巨型的网,将商业框定于网内,如果企业不了解所在行业的法律规范,无法做的到外规内化,恐跌入违规甚至犯罪的深渊。
刑事合规案例
从该案例可知,企业员工对进出口业务相关法规不熟悉,陷入错误认知,误以为按照报关行要求低报价格无需承担责任。从合规角度反思,企业犯这种低级错误的原因是该企业合规体系不健全,缺少风险识别机制、价格审查及预警机制、岗位复核机制、业务流程控制机制等等,如其中一种机制有效运行,这种错误就不会发生。
02 合规体系完备的企业可以获得法律优待
合规激励原则是近年来立法、执法机关一直在不断推进的工程,刑事合规激励、行政合规激励在立法和执法领域都有所突破。此外,在民商事领域,合规激励可以作为企业免除赔偿责任的解决路径。企业侵权需要承担责任,但有证据表明满足某些前提条件时无需承担责任。此处的证据需要企业日常经营中规范交易、规范操作、规范存档,一套完备的合规体系,可以将民商事法规对交易的规定全部融入到日常经营制度中,企业的每一动作都是规定动作,不存在逾越法律的违规动作,就可以有效控制企业违约或侵权风险。
知识产权纠纷
从该案例可知,一套完整的合规体系不仅具有刑事犯罪预防、行政违规预防的作用,在民商事领域依然可以协助企业留存有效证据,且证据符合民商事案件的构成要件及证明标准,减少企业败诉风险。
03 有效的合规体系可切割企业与员工的责任
企业与员工之间的责任在我国立法上通常会推定员工责任归属于所在的企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七条规定,“经营者的工作人员进行贿赂的,应当认定为经营者的行为”。在刑事领域,员工是个人犯罪还是单位犯罪,企业和员工面临的处罚可能差别很大,有时因一个员工疏忽,整个企业作为犯罪主体,致使企业濒临破产。企业运行的最小单元是员工,一个集团公司动则上千人,有效管控员工行为是企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企业涉嫌串通投标案例
04 完备的合规体系可屏蔽合作商带来的风险
企业经营离不开上游的供应商供货、中游的服务商服务、下游的购货商采购。一个健康的商业生态需要上、中、下游共建合规体系。近年来,众多上市公司要求合作商也要具备一定资质、获得合规认证,从而降低合规风险。从另一方面可知,合作商也是风险的来源,预防合作商带来的风险也是企业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中游合作商风险较为隐蔽,较难识别
近几年,此案例屡见不鲜。某地区承诺税务当地留存部分高额返还,税收中介公司将众多沿海企业引入该地,空壳经营。甚至很多企业在当地都没有员工及办公地点,由税务中介代为处理、开票。这种模式在后续税务稽查、经侦调查时难以有效抗辩。从企业合规角度,反思该案例,该企业首先没有完整的税务合规体系,财税人员合规意识不强,简单将模式创新理解成合规创新,从而忽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开具发票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限、顺序、栏目,全部联次一次性如实开具,并加盖发票专用章。如实这一基本要求被忽视,企业如果建设完整的税务合规体系,通过简单的风险预警机制就可以判定该业务具有违规风险,从而避免后续刑事风险。
05 有效的合规体系可清除历史遗留风险
面对融资的时候,很多企业通常是喜忧参半,喜是企业即将有资金注入,忧是面对投资人的尽职调查时不知企业成长这么多年是否存在风险雷区。近年来,职务侵占这个罪名让很多“明星企业家”入狱,如“雷士照明”原董事长吴长江因职务侵占等罪名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真功夫”原董事长蔡达标因职务侵占等罪名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违规事项,如何让这些陈年旧事不再影响企业家后续发展,是企业家着重应该关注的问题。
家族企业案件
企业初期,大部分都是家族企业,企业便是家,家便是企业。家族企业的理念指引下,容易将企业财产与私人财产混淆,无意中侵占了公司资产。若企业在引入第三方投资人之前进行合规建设,筛查以往财务问题,通过文件补充、资金流转,便可有效化解前述风险。
06 涉案企业刑事合规不起诉
保护民营经济,保护民营企业家,不能办一个案件毁掉一个企业,这是最高检近年来一直倡导的司法观念。2020年3月,最高检察开展企业刑事合规不起诉改革的试点工作。2022年,全国检察机关累计办理涉案企业合规案件5150件,对整改合规的1498家企业、3051人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涉案企业近年来非常关注该政策,如果企业适用刑事合规政策,刑事合规验收通过后,可以不予起诉。
前述两个案例都是在审查起诉阶段申请适用涉案企业刑事合规不起诉制度,然而是否建设有效合规管理体系是该制度的重点,形成有效合规管理体系可以免于刑事起诉,未形成的,仍然会被移诉法院。
来源:企业合规项目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