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的通知》要求,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组织编制了《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方案》(农建发〔2022〕1号)(以下简称“《方案》”)。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明确要求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底线,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面开展土壤普查,摸清我国土壤数量和质量安全的基线,对于保障粮食安全、食物健康、农民增收、生态文明,促进乡村振兴,支撑我国新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以下就《方案》宣传,提升公众对“土壤三普”的重要性认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解读。
什么是土壤排查?
土壤普查是对土壤形成条件、土壤类型、土壤质量、土壤利用及其潜力的调查。普查结果可为土壤的科学分类、规划利用、改良培肥、保护管理等提供科学支撑。
本次普查为第三次普查,一普、二普有些什么历史累积?
1958年,毛主席批转农业部党组《关于土壤普查鉴定工作现场会议的报告》,围绕摸清耕地土壤资源,总结农民群众鉴别、利用和改良土壤的经验,开展第一次全国土壤普查。形成了耕地资源分布、土壤肥力、土壤改良概图等成果,对农田基本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促进了农业生产。
1979年,《国务院批转农业部关于全国土壤普查工作会议报告和关于开展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工作方案》(国发〔1979〕111号)部署了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工作,“二普”全面查清了我国土壤资源的类型、数量、分布、基本性状等,建立了我国土壤分类系统,为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耕地开垦、中低产田改造、科学施肥、农业区划等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支撑。
为什么要开展“土壤三普”?
从第二次土壤普查至今已近40年,这四十年恰是我国农业快速发展时期。工业化和城市化迅猛发展改变了土壤资源利用方式、规模和强度,土壤数量、质量及生态功能均发生了深刻变化,土壤安全事件已呈现集中爆发态势。
因此,通过实施“三普”可实现对土壤资源数量、质量和健康变化状况的全面了解和实时把控,总结土壤资源管理和利用的成功经验,打造全国“数字土壤”一张图的土壤数据库,提出面向绿色发展的国家层面土壤质量和健康问题的系统解决方案。
“土壤三普”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更新和完善全国土壤基础数据,构建土壤数据库和样品库;
(2)查清不同生态条件、不同利用类型土壤质量及其障碍退化状况;
(3)摸清特色农产品产地土壤特征、后备耕地资源土壤质量、典型区域土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4)查清农用地土壤质量状况。
“土壤三普”将形成哪些成果?
数据成果:全国土壤类型、土壤理化和典型区域生物性状指标数据清单,土壤退化与障碍因子,特色农产品区域等专题调查土壤数据,适宜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面积数据等。
图件成果:全国土壤类型图,土壤养分图,土壤质量分布图,耕地酸化、盐碱化等退化土壤分布图,土壤利用适宜性评价图,特色农产品生产区域土壤专题调查图等。
文字成果:土壤三普工作报告、技术报告,全国土壤利用适宜性评价报告,全国耕地、园地、林地、草地质量报告,东北黑土地、盐碱地、酸化耕地等耕地改良利用、特色农产品区域土壤特征等专项报告等。
数据库成果:土壤性状数据库、土壤退化和障碍数据库、土壤利用等专题数据库。
样品库成果:标准化、智能化的国家级和省级土壤样品库、典型土壤剖面标本库等。
普查工作进度如何安排?
按照“一年试点、两年铺开、一年收尾”的时间安排进度有序开展。
2022年,启动土壤三普工作,完成技术规程制订、工作平台构建、外业采样点规划布设及培训宣传等工作。
2023-2024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面开展普查,2024年底前完成全部外业采样和内业化验等工作,初步建成省级土壤普查数据库与样品库。
2025年,完成省级普查成果汇总、验收,初步建成国家级数据库、样品库,形成全国耕地质量报告和土壤利用适宜性评价报告等,汇总形成全国土壤普查各类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