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序:
环评属预评价,其内容包括对环境风险进行预警,但如果环评进行了预警,防治措施和应急预案却被束之高阁,那还能怪责环评不起作用吗?更是从反面说明环评体现了应有之义,但却没被落实吧。
不能让环评为不当作为背书!
环评作为一项预评价,有其存在的价值,当前环评改革可以简化环评,但不应取消。虽然“第一审批权”自9月1日将要成为过去,但该有所为的还是要有所为。
原标题:当阳国家重点监控企业爆炸 四年前环评已有预警
未来网北京8月12日电(记者 杨佩颖 实习记者 罗浩)“工厂就在家门口,睡觉的时候听到爆炸声,还以为是打雷,醒来看到门口到处都是车到处是人,才知道那么多人不在了。”
8月11日15时20分许,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市马店矸石发电有限公司高压蒸汽管道发生爆炸后,有网友在网上如此评论。
截至记者发稿时,该事故已造成21人死亡、5人受伤,其中3人重伤。伤员已送医救治,项目装置已关停。
当阳市官方通报称,事故企业热电项目在建调试过程中,高压蒸汽管道破裂,蒸汽外泄,导致人员伤亡。
事故发生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派出工作组赶赴事故现场,指导协助地方全力做好现场救援和事故处理工作。
湖北省省委常委、宜昌市委书记黄楚平已率市有关负责同志及市安监、环保、经信、质监、卫计等部门,已赶赴现场指导搜救处置工作。目前,伤员已送往医院救治,事故现场搜救正在进行。
图为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市马店矸石发电有限公司。(图片来自于网络)
图为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市马店矸石发电厂内部(图片来自于网络)
当阳市人民政府的网站上的公开信息显示,公司始建于1992年,系湖北省“七五”期间电力发展规划的第一批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年销售收入6000多万元,年实现利税800多万元。
而其工商信息却显示,事发的当阳市马店矸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2年11月6日,法定代表人显示为余华强。主要经营火力发电、炉渣炉灰销售、石油制品零售等。
该公司利用当地丰富的煤矸石作为燃料,年发电量15000万度,所发电量全部并入湖北电网。年销售收入6000多万元,年实现利税800多万元。
公开信息显示,余华强现任华强化工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当阳市两河镇双龙村党总支“第一书记”。余华强还兼任当阳市两河镇双龙村党总支“第一书记”。 985年从华南理工大学无机化工专业毕业的余华强回到家乡当阳,1998年接手年产值仅为3000万、资产负债率达300%多的当阳化工厂,到2002年解放思想使企业成功实现改制,2012年产值达30亿、位居中国化工工业20强的大型集团企业。
华强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系湖北当阳市马店矸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大股东,后者认缴注册资本金6700万元人民币。
另据宜昌市发改委网站信息显示,当阳市马店矸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在从事生物质发电,是宜昌市第一个生物质发电工程,于2014年被核准。其“生物质能秸秆发电工程”为湖北省省级示范项目。该项目概算总投资20494万元,年消耗秸秆20多万吨,还可利用废弃物生产复合肥2.5万吨。
未来网记者了解到,该公司在2011年被纳入湖北省国家重点监控企业,2016年2月,当阳市马店矸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煤轩石热电联产入选湖北宜昌重点项目。
根据网上公示信息显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等的要求,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承担“当阳市马店矸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热电联产改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对“当阳市马店矸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热电联产改建项目”的有关信息进行公示。
目前,该项目正在建设。建设过程中主要生产设施发生了变更,由“2×12.5MW背压机组”变更为“1×25MW中压排汽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和1×25MW低压排汽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燃料由煤矸石变更为优质煤,且项目名称变更为“当阳市马店矸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热电联产改建项目”。
根据目前获知的信息,尚不能证实本次爆炸是否与改建项目有关。但根据官方公布信息,事故是发生在该公司热电项目在建调试过程中,高压蒸汽管道破裂造成蒸汽外泄。
此前,当阳市马店矸石发电公司于2012年提交的环评报告中,曾指出了其主要环境风险包括:油罐泄露后遇火源的火灾、爆炸事故;各类储罐泄漏事故。
2015年出现废气排放超标现象,还被当阳市环保局查处。
据了解,事故过程中并未产生明火,但蒸汽管道破裂行成巨大冲击波,对人员造成严重的伤害。目前,项目装置已关停,伤者被送往当地3家医院,其中3人伤势严重。
在过去的三年里全国发生过多起因管道破裂引起的爆炸事故。
2015年6月22日,东莞市石龙镇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有限公司厂房由于洁净室气体管道破裂,产生气流冲击,继而造成玻璃大面积爆裂,造成11名工人受伤。
2014年6月30日,辽宁大连金州开发区一根石油管线发生爆裂,石油从地下水管线返到地面,引发至少三处大火。
2013年11月青岛输油管爆燃事故引发广泛关注,位于青岛黄岛区的中石化黄潍输油管线一输油管道发生破裂事故,造成原油泄漏。抢修过程中,管道破裂处起火。事故造成35人死亡,多人受伤,其中166人伤。
随后得知该管道已经存在安全隐患多年。早在2011年,中石化曾发布环评说明其存在隐患,将发起改造解决安全隐患。到了2013年4月,又发出第二次环评,然而至黄岛东黄复线原油泄漏并进入市政管道,最终引发事故之时,项目仍未动工。
这些爆炸声一次次敲响了城市安全的警钟,这些安全事故多数与多年的安全隐患有关,如果没有及时整改,很容易发生事故,有媒体评论称,与城镇化、工业化的迅速发展相比,企业监管、环境监测等方面也应该跟上,一些漏洞和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带来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来源:环保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