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制定环保合规管理目标和策略需考虑这些因素

时间:2019-08-08 17:38:52 浏览:2811

摘要: 新时代的环保要求更高,企业的环保压力更大,企业开始考虑以合规来管控风险。在合规管理中,制定合规管理目标和策略是基础和前提,这需要企业综合考虑风险偏好、风险状况、责任要求和各方面能力等各种因素,做出合理、可行、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安排。


新时代企业环保压力增大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处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写入宪法,成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文明建设呈现出“五个前所未有”巨大变化,即思想认识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制度出台频度之密前所未有、执法督察尺度之严前所未有、环境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人们习惯性将其称之为环保风暴。


在环保风暴之下,企业面临的环保压力不断加大,因环保管理不善引发的行政罚款、停产停业处罚,让企业生产经营受到严重影响,部分企业甚至被直接淘汰出局。如何缓解环保压力,减轻环保风暴带来的冲击,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头等大事。


缓解环保压力需求催生环保合规管理


结合我们的理解、思考,我们认为:企业目前最好的应对办法是进行环保合规管理。通过环保合规管理,保证企业依法规范生产经营,有计划的消除环保风险,保持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以合规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合规管理需要明确的目标和策略


合规管理的前提是制定有效的合规管理目标和策略,为合规管理体系的构建奠定前提和基础。在制定企业环保合规管理目标和策略时,一定要考虑企业的现实情况,让目标和策略真正的适应企业的现实,服务于企业的管理。


企业环保合规管理的目标和策略实际上就是企业用什么方法,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比如是要消除污染诱发因素,还是要减少风险发生机会,甚至是降低风险程度等。


制定合规管理目标和策略需要综合考虑


制定合规管理目标和策略时,一定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做出系统、合理的安排。具体来说,应该至少考虑以下因素:


一是企业的风险偏好。这是指企业对于环保合规管理效果的追求程度,即企业防范风险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是要彻底消除风险、还是消除主要风险,是一次性消除风险,还是分批、分步消除风险。一般来说,企业的风险偏好与其主要领导的认识、企业的能力等有关。要尽量保证其与企业的情况匹配。适当的风险偏好,有利于管理目标和策略的设定,不恰当的风险偏好,会影响制定正确的目标和策略。所以,一旦发现风险偏好太高或太低,就要进行相应的调整,让其处于合理的范围内。


二是企业环保风险状况。要结合企业环保风险的情况,包括风险数量、风险大小、风险影响程度、风险处理难度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提出有针对性的目标,尽量让所有的风险处于可控状态,避免风险因素变成风险事件,影响企业的发展。不同类型的企业,其涉及的风险因素是不同的,要根据企业涉及的管理水平、环保制度落实情况、涉及的污染因子类型、所处的区域特点、阶段特点及周边影响等,进行全面的摸底和考虑,要抓住重点、保持全面、兼顾系统、关注变化。


三是企业应遵守的环保要求。目前的情况下,企业涉及的环保责任要求非常多,也非常高。不同类型的企业、不同区域的企业的环保责任要求是不同的,不同的时期也可能会提出不同的环保要求,这些都需要企业去了解。企业要根据其具体情况,了解与其有关的责任内容,分出轻重缓急,合理规划管理的步骤、重点和方法等。然后综合考虑解决思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一次性解决。不能一次性解决的,先解决重大、紧急和影响大的,然后分步解决其他的。无法解决的,思考采取转型、关闭、停产等其他措施。并将其融入到合规管理的目标和策略中。


四是企业的规模和实力。这是企业制定环保合规管理的经济基础。一般情况下,企业的规模越大、实力越强,企业就会有更高的要求,也更易采取单项委托的方式解决专业问题。而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则一般会采取综合委托的方式,一揽子解决所有问题。这两种选择的结果,会导致管理水平和防范效果的明显差别。所以,企业一定要根据其自身规模和实力来确定目标和策略,有能力的,进行彻底的消除,能力不强的,分步解决,没有能力的,接受或退出。一般情况下,大型企业实力较强,较多采取比较彻底的解决方案,小型企业实力较弱,较多采取应急措施,优先解决紧迫问题,中型企业介于两者之间,兼而有之。


五是企业环境风险承受能力。这是对企业风险承受程度的考量。一般情况下,承受力强的企业,可能会放任一些风险因素的发展,并做好应对其带来的不利影响的准备。所以这类企业也比较容易忽视平时的防范。所以应该更多的提示其注意防范,制定减少此类情况发生的目标和策略。而承受力弱的企业,则会考虑提前防控风险因素,尽量避免其发生。但这种企业一般情况下又缺少经济的支撑,所以其往往会采取用增加内部人员责任的管理方法来进行风险防范,通过投入更多的人力或更多时间等方法来防控风险。


六是企业环保风险管理能力。这也是一个考虑企业管理水平的因素。因为管理能力越强,其对目标的要求就越高。一般情况下,管理能力与企业的规模和其在所处行业内的地位成正比。企业要对自己的管理能力有一个相对较清晰的认识,以此来确定合理的目标和策略。如果对其管理能力认识不清的,必要时,可以邀请一些专业机构帮助评估和确定。


七是企业所处的行业类型。国家的环保监管中,有时会基于某种特殊需要,对一些特殊行业采取特殊管理措施。这就要求企业在制定环保合规管理目标和策略时,既要考虑企业所处的行业类型,又要考虑其是否属于特殊管理的范围,还要考虑未来是否会被纳入特殊管理范围等。一般情况下,对于纳入或可能被纳入特殊管理范围的,要制定更高的目标和更严格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范风险。


八是专业机构的外部支撑。外部机构能够提供的专业支撑程度,也会影响企业环保合规管理的目标和策略。这些外部支撑包括法律、技术、管理服务等。如果外部支撑能力强,则企业更容易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实现较为专业的管理,管理难度和成本都会有大幅度的下降。如果外部支撑较弱,则企业需要自我管理的机会增加,管理的难度和成本可能因此增加。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考虑,就是如何选择合适的专业机构,这也是对企业能力的考验,需要企业认真思考。


企业环保合规管理目标和策略的制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所有相关因素,才能制定一个相对合理的目标和策略。所以,任何一个企业在制定其环保合规管理目标和策略时,一定要综合考虑,要保证考虑的事项既符合企业的实际需要,又能够最大限度防控风险,一定要把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因素在内的所有相关因素考虑进去,要根据企业的实际以及当时所处的地域、时间、行业等情况,把有关的因素增加进来,一并考虑,从而保证目标和策略的科学性、实用性。

来源:网络
登录合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