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水回用,你了解有多少?(热点透视)

时间:2016-04-07 10:07:17 浏览:495

中水回用,你了解有多少?

 

我国是属于地区水资源分布极不均且人均水资源分配量较少的国家,同时还存在着水资源浪费的现象,许多地区的水资源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而城市污水的再生利用------中水回用,是缓解地区水资源日趋短缺与用水量不断增长的矛盾、保护和改善城市水环境的重要措施。在不危害公众健康的情况下,应大力提倡城市污水的再生利用。“中水”是指其水质介于自来水(上水)与允许排放污水(下水)之间,符合国家《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观环境用水水质》 (GB/T18921-2002)标准的回用水。

中水回用技术在国外早已实施很久,美国、日本、以色列等国厕所冲洗、园林和农田灌溉、道路保洁、洗车、城市喷泉、冷却设备补充用水等都大量地使用中水,在利用中水方面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美国很早就开始了中水的回用,因此尽管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总用水量增加了约1.4倍,但总取水量反而减少了,中水利用使美国这一工业和农业大国的水资源利用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我国也已意识到中水回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开始使用中水回用技术,目前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但与发达国家有不小的差距,主要还是用于居民冲厕、灌溉、景观用水、洗车,正在开发在工业和农业中的使用。北京、天津、青岛等缺水严重地区走在中水市场的最前面,这些城市都把中水回用列入城市大的总体规划之中。

中水回用技术是随着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由于处理的对象为污水,而处理后的水质要达到回用的目的。中水回用技术一般分为前处理、中心处理和后处理三个阶段。其核心为中心处理阶段,用于去除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物质,并进一步降低悬浮固体的含量。按照处理水质和回用用途选用的处理方法和工艺也不同,可分为物理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膜处理法三大类。三种处理技术的比较见下表

制约我国中水回用的约束性因素大致可以分为几个原因:

   中水价格过高

影响中水价格的因素一是因为技术或规模所限,导致单位量的中水成本很高。二是政策因素,我国自来水的价格偏低,因此,中水作为自来水在某些用途时的替代品,由于价格高于自来水,使其彻底丧失竞争力。

② 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缺失

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建立城市中水回用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标准,因此,在进行城市建设规划时,缺乏必须规划、建设城市中水系统的强制性规定,更缺乏相关的专业标准,以规范城市中水回用系统的建设、管理和运行。

③ 建设及运营经费不足

目前中水回用工程大多由政府投资建设与运营,由于政府投入不足,资金渠道单一,严重制约中水回用工程的建设与运行。

④ 公众意识欠缺

我国部分缺水的地区,公众已经意识到中水回用的重要性,但在很多水资源较充裕的地区还欠缺这方面的意识。因此,对中水的开发利用、中水回用工程的建设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针对目前我国中水回用的四个约束性因素,提出以下四项对策与建议:

①加强市场调控与宏观引导,促使中水价格合理化。水务属于公共事业,完全由市场调控是无法达到效益最大化的,必须加以宏观引导,通过二者结合,调整现在中水价格高于自来水价格的不合理状况,是推广中水回用的关键所在。

②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及标准,促使大型中水工程规划与建设有据可依。为了使中水回用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优势,应该在城市规划的初始就规划中水系统,但是相应法律法规及标准的缺失使得我国至今没有城市级别的中水系统工程的规划与建设,因此,为了加速我国中水回用的发展进程,当前亟待建立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③拓宽资金来源,加速中水发展。中水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拓宽资金来源,对于加速中水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④加大中水回用宣传,培养公众相关意识。中水回用的推广与应用,离不开公众的参与、支持,因此,加大中水相关知识的宣传,加强公众对中水回用的理解,培养公众的相关意识,将会促使中水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我国水资源匮乏,许多城市都处于缺水或严重缺水的状况,因此,通过发展中水回用来缓解缺水的问题是必然的趋势。

首先,与中水回用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标准必将逐渐完善,用于规范指导中水回用工程的建设和发展。

其次,已经建立了中水回用工程的大城市在小区中水回用系统的基础上,统一规划,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扩展,逐步建成覆盖整个城市的中水系统。

再次,利用大城市中水回用工程规划和建设的经验,在广大中小城市尤其是缺水城市推广中水回用工程的建设和发展,以缓解我国大部分城市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登录合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