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违:
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2、事故调查及事故处理“四不放过”原则:
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
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职工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事故责任者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3、三项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规章制度、操作规程。
4、三超:
生产经营单位超强度、超能力、超定员。
交通运输领域超载、超限、超速。
5、三非:
非法生产、非法经营、非法建设
6、“二合一”、“三合一”、“多合一”场所:
是指住宿与生产、仓储、经营一种或一种以上使用功能违章混合设置在同一空间内的建筑。该同一建筑空间可以是一独立建筑或一建筑中的一部分且住宿与其他使用功能之间未设置有效的防火分隔。
7、高危行业:
是指危险系数较其他行业高事故发生率较高财产损失较大短时间难以恢复或无法恢复。
常说的六大高危行业指煤矿、非煤矿山、建筑施工行业、危险化学品行业、烟花爆竹行业、民用爆破行业。
8、三定一表:
主要是解决隐患排查督导检查中的随意,粗放和重硬件,轻软件等问题,增强督导检查的针对性,系统性,提高检查效果。
三定:就是定量,定人,定时。
定量:是指按照规定的督导检查频次覆盖职责范围内的所有企业单位。
定人:是将每一个企业单位的督导检查责任明确到具体人。
定时:是指确定每一个企业单位的具体检查时间。
一表:就是在每次对每个企业单位进行督导检查时,严格制定和落实《安全检查表》。
9、一会一卡:
“一会”指召集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例会;“一卡”是指安全提示指导卡。时机:分别于每年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针对企业年度安全生产整体工作)、5月下旬(针对暑期、汛期)、9月下旬(针对国庆节和冬季)、12月下旬(针对“两节”、“两会”),召集监管职责范围内的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开会。恶劣天气、特殊重要时期或认为必要时,应根据实际需要随时召集。
10、安全设施“三同时”:
安全生产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验收和使用。
11、重大危险源: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单元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12、四项行动:
宣传教育行动、安全创建行动、专项治理行动、综合执法行动。
13、三源:
重大危险源、伤害源、隐患源。
14、安全生产五要素:
安全文化、安全法规、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
15、“五项落实”:
落实整改的项目、措施、部门和负责人、时间、督察验收负责人。
16、两个主体、两个负责制:
政府是安全生产的监管主体,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政府行政首长和企业法定代表人两个负责制,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责任制度。
17、六大体系:
企业安全保障、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安全科技支撑、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应急救援、宣教培训。
18、安全管理“三点”控制:
危险点、危害点、事故多发点。
19、四个环节:
源头管理、过程控制、应急救援、事故查处。
20、“五同时”是指:
企业的生产组织及领导者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时候,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21、隐患治理“五落实”是指:
按治理责任、措施、资金、期限和应急预案“五落实”。
22、三不生产:
不安全不生产,隐患不消除不生产,安全措施不落实不生产。
23、四个一切:
安全高于一切、安全重于一切、安全先于一切、安全影响一切。
24、3+6安全文化管理模式:
“三为+六预”。三为:以人为本、安全为天、预防为主;六预:预知、预测、预想、预报、预警、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