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内容概括:
1. 规范企业国有资产交易行为,加强监督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2. 国有资产交易应遵守法律法规,有利于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优化,遵循等价有偿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3. 明确企业国有资产交易行为包括企业产权转让、企业增资和企业资产转让。
4. 规定国有资产交易标的权属清晰,不存在法律法规禁止或限制交易的情形。
5. 明确国资监管机构和国家出资企业的监督管理职责。
6. 规定企业产权转让、增资和资产转让的具体程序和要求。
7. 对产权交易机构的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作出规定。
8. 明确违反规定行为的法律责任。
法规意义和影响:
《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的出台,对于规范企业国有资产交易行为,加强监督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利于维护国有资本权益,促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优化,提高国有资产配置效率。同时,该办法对相关主体行为规范和权益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对于促进国有资产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具有积极影响。
新法变化内容:
《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替代了原有的相关规定,主要变化包括:明确了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的定义和范围,细化了交易程序和要求,强化了国资监管机构和国家出资企业的监督管理职责,对产权交易机构的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作出明确规定,完善了违反规定行为的法律责任。
企事业单位义务和权利:
1. 遵守法律法规,规范国有资产交易行为。
2. 按照规定履行决策程序,进行产权转让、增资和资产转让。
3. 配合国资监管机构的监督检查,及时报告国有资产交易情况。
4. 享有依法进行国有资产交易的权利,获得公平交易的机会。
合规红线:
1. 不得违反法律法规,损害国有资本权益。
2. 不得未经批准擅自进行国有资产交易。
3. 不得在交易过程中弄虚作假、玩忽职守。
4. 不得违反“三重一大”决策机制,越权决策、批准交易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