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修订)》解读

解读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修订)
解读专家: 合规网 解读日期: 2025-09-0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旨在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水污染,保护水生态,保障饮用水安全,维护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法规重点内容概括如下: 

1. 适用范围:适用于中国领域内所有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

 2. 基本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 

3. 政府责任:各级政府需将水环境保护纳入发展规划,实行河长制,建立水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 

4. 标准和规划:国家制定水环境质量和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流域或区域的水污染防治规划。 

5. 监督管理:新建、改建、扩建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实施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企业需取得排污许可证。 

6. 污染防治措施:包括工业、城镇、农业和农村、船舶水污染防治的具体措施。 

7. 饮用水水源保护: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禁止在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和进行可能污染水源的活动。 

8. 水污染事故处置:政府和企业需制定应急预案,及时处置水污染事故。 

9. 法律责任:对违法行为规定了罚款、停产整治、关闭等处罚措施。 法规的实施对促进水环境保护、提升水质、保障公众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对企事业单位而言,需遵守排放标准、取得排污许可、制定应急预案等义务,同时享有在符合环保标准下进行生产的权利。触及合规红线的行为包括无证排污、超标排放、逃避监管等,将面临严厉的法律责任。

相关文档 more+
  •  
登录合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