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经营资质三级预警管理办法(试行)

颁布机构: 广州市交通委员会
生效状态: 试行 所属类型: 地方规范性文件
适用地区: 广州市 适用领域: 职业教育培训
生效日期: 2014/01/01 颁布日期: 2013/11/13
颁布机构: 广州市交通委员会
生效状态: 试行
所属类型: 地方规范性文件
适用地区: 广州市
适用领域: 职业教育培训
生效日期: 2014/01/01
颁布日期: 2013/11/13
广州市交通委员会关于印发《广州市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经营资质三级预警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穗交〔2013〕818号) 各有关单位:   现将《广州市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经营资质三级预警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特此通知。 广州市交通委员会 2013年11月13日   广州市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经营资质三级预警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经营资质及安全管理,督促企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引导企业守法、安全、诚信经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广州市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经营管理实施细则》等相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具有合法经营资质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和单位的经营资质三级预警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不规范行为,包括:   (一)违反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规范的行为;   (二)向管理部门提供伪造、虚假证件、文件、资料的行为;   (三)不遵守行业经营服务规范的行为;   (四)妨碍或干扰管理部门监督管理的行为。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的预警,是指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下降或违反有关管理规定的行为采取的预先警示措施。   第五条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不规范行为记录及经营资质预警工作由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会同区、县级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共同组织实施。   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全市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不规范行为的记录和认定;对市属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实施经营资质预警管理。   番禺、花都、萝岗、南沙区,增城、从化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受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委托,负责对本辖区内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实施经营资质预警管理。   第六条 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为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设立不规范行为记录及经营资质预警管理档案,记录其不规范行为及经营资质预警情况。 第二章 不规范行为记录及认定   第七条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不规范行为记录采取记分制,记分周期为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依据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不规范行为的严重程度,一次记分的分值分为10分、5分、2分和1分。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不规范行为的情形及对应计分值详见附表。   第八条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不规范行为认定和记录的依据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一)监督检查记录、笔录材料;   (二)相关图片、视频资料;   (三)整改通知书;   (四)有效责任投诉处理记录;   (五)行政处罚记录;   (六)公安交警部门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等证明材料;   (七)广州市营运车辆安全监管平台信息化监控记录;   (八)其他部门或机构移送、抄告、通报的文件。   第九条 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及时对发生不规范行为的企业签发《广州市危运企业不规范行为认定通知书》,送达当事人并经确认签收,同时抄告辖区道路运输管理机构。   《广州市危运企业不规范经营行为认定通知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企业及当事人名称;   (二)不规范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   (三)不规范行为的情形及记分值;   (四)企业不规范行为记录的累计记分值;   (五)不少于两名持有行政执法证件的执法人员签名;   (六)作出不规范行为认定的管理单位名称和日期;   (七)签收人签名及签收日期。   第十条 当事人对不规范行为认定有异议的,可自收到《广州市危运企业不规范经营行为认定通知书》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提出书面申辩,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收到申辩申请后应在5个工作日内予以核实并书面答复当事人。   第十一条 申辩期满当事人对不规范行为认定无异议或经申辩维持原认定结果的,由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将不规范行为纳入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不规范行为记录及预警管理档案,并作为实施预警的依据。   第十二条 根据管理部门行政处罚认定的不规范行为,若当事人对行政处罚提出行政复议或诉讼的,行政复议或诉讼期间暂不对不规范行为进行认定和记录。行政复议或诉讼结束后,根据相关部门作出的行政复议或诉讼结果进行认定和记录。 第三章 经营资质三级预警机制   第十三条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经营资质预警根据企业不规范行为的严重程度,分为黄色、橙色和红色等三个级别。   (一)不规范行为记录累计记分达到20分的,或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实施黄色预警:   1.聘请无证从业人员或不配备押运员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   2.超越经营范围从事危险货物运输或与普通货物混装的。   受到黄色预警的企业,由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向社会进行公告,由所属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约谈企业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并给予2个月的警示期,警示期内每月向所属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提交书面安全生产情况报告。   (二)不规范行为记录累计记分达到30分,或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实施橙色预警:   1.发生同责及以上重大交通事故或危险化学品泄漏、起火、爆炸事故的;   2.瞒报或迟报道路交通事故或危险化学品泄漏、起火及爆炸事故的。   受到橙色预警的企业,由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向社会进行公告,由所属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约谈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和加大安全生产检查频率,并给予4个月的警示期,警示期内每月向所属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提交书面安全生产情况报告。   (三)不规范行为记录累计记分达到40分,或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实施红色预警:   1.向管理部门提供虚假或伪造证件、文件、资料;   2.发生同责及以上特大交通事故或危险化学品泄漏、起火、爆炸事故的;   3.非法转让、出租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许可证件,或将本企业承运的经营业务转包其他不符合资质或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或个人。   受到红色预警的企业,由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向社会进行公告,由所属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将其列为重点监管对象,约谈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并督促企业提交书面检讨,每月检查安全生产落实情况,并给予企业6个月的警示期,警示期内每月向所属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提交书面安全生产情况报告;依法应当收回道路运输许可证件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及时收回。   第十四条 对经认定发生直接预警不规范行为或不规范行为记录累计记分值达到预警条件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及时签发《广州市危运企业经营资质预警通知书》,并将预警情况抄报所属道路运输管理机构。   《广州市危运企业经营资质预警通知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企业名称;   (二)不规范行为的情形及累计记分值,或其他应当直接预警的情况;   (三)预警等级及预警措施;   (四)预警起始日期;   (五)不少于两名持有行政执法证件的执法人员签名;   (六)作出预警的管理单位名称和日期;   (七)签收人签名及签收日期。   第十五条 对作出预警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及时通过广州市交通信息网对外进行公布,直至警示期结束。   警示期内,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将企业预警情况作为企业扩大经营范围和新增营运车辆的参考依据。   第十六条 受到预警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警示期内,未发生不规范行为的,预警予以解除,累计记分予以清零;发生不规范行为但未达到预警升级的,预警予以解除,记分值进行累计不清零;发生不规范行为且达到预警升级的,相应提升预警等级,记分值进行累计不清零。   第十七条 受到红色预警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警示期内,不规范行为记录记分再次达到预警级别或发生其他直接预警情形的,视为存在重大安全生产隐患,由所属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开具《安全生产整改通知书》,并根据情节轻重、危害程度大小,限期1-3个月进行整改。整改不合格的,由所属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依据《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第六十六条的规定进行处理。 第四章 附则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2014年1月1日起试行,试行期2年。试行期届满,根据实施情况依法评估修订。   附表   不规范经营行为情形及计分值 序号 不规范经营行为情形 认定依据 计分值(分) 1 向管理部门提供虚假或伪造证件、文件、资料 申请资料 直接红色预警 2 发生同责及以上特大交通事故或危险化学品泄漏、起火、爆炸事故 媒体报道、管理部门的情况通报 3 非法转让、出租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许可证件,或将本企业承运的经营业务转包其他不符合资质或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或个人 行政处罚、投诉处理、监督检查记录及部门通报文件 4 发生同责及以上重大交通事故或危险化学品泄漏、起火、爆炸事故 媒体报道、管理部门的情况通报 直接橙色预警 5 瞒报或迟报道路交通事故或危险化学品泄漏、起火、爆炸事故 事故报告记录 6 聘请无证从业人员或不配备押运员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 行政处罚、投诉处理、监督检查记录及部门通报文件 直接黄色预警 7 超越经营范围从事危险货物运输或与普通货物混装 8 发生同责及以上一般交通事故或危险化学品泄漏、起火、爆炸事故 媒体报道、管理部门的情况通报 10分 9 超载超限运输危险货物或利用车辆流动销售瓶装燃气 10 擅自在停车场内停放装载危险货物的重车,或在场内堆放、储存及分装危险货物 11 妨碍、阻挠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或拒不提供安全生产检查资料 行政处罚、监督检查及投诉处理记录 5分 12 不按规定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13 车辆严重超速行驶或驾驶员疲劳驾驶(GPS监控,按每宗次计) GPS监控记录或部门通报文件 14 擅自拆卸车辆卫星定位车载终端或危险货物标示标识(按每辆次计) 监督检查、行政处罚及投诉处理记录 15 不按规定维护、检测车辆,或在不具备维修资质的企业维修车辆(按每辆次计) 16 存在本表未列明的其他违法违规经营行为(按每宗次计) 监督检查、行政处罚记录及部门通报文件 2分 17 未定期召开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会议(每季度1次)或安全生产工作例会(每月1次) 监督检查记录 18 未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开展安全生产学习(每月不少于2次)或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每季度不少于1次) 19 车辆月度GPS在线率低于80%,或市营运车辆行业监管平台下发整改通知月度处理率低于100% GPS监控记录及部门通报文件 20 车辆未按期参加道路运输证年度审验(按每辆次计) 监督检查、业务办理及省运政系统记录 21 聘用或解聘从业人员不按规定办理备案手续(按每人次计) 监督检查、投诉处理及业务办理记录 1分 22 车辆存在本表未列明的其他GPS监控违规行为(按每辆次计) GPS监控记录及部门通报文件 23 在岗从业人员不按规定参加年度继续教育培训考核(按每人次计) 年度继续教育培训考核记录 24 不按规定参加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召开的行业安全生产会议 会议记录及签到表 25 不按规定报送企业安全生产情况或统计资料 资料报送记录
相关法规解读 more+
  •  
相关文档 more+
  •  
登录合规网
解读×
加入清单×
加入 管理清单
系统提示×
很抱歉,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下载太过频繁,如继续下载,请输入验证码并点击继续下载
继续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