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供热应急预案编制指导意见
颁布机构: |
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效状态: |
在用 |
所属类型: |
地方规范性文件 |
适用地区: |
吉林省 |
适用领域: |
应急管理 |
生效日期: |
2011/08/29 |
颁布日期: |
2011/08/29 |
颁布机构: |
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生效状态: |
在用 |
所属类型: |
地方规范性文件 |
适用地区: |
吉林省 |
适用领域: |
应急管理 |
生效日期: |
2011/08/29 |
颁布日期: |
2011/08/29 |
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吉林省供热应急预案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
(吉建城[2011]23号)
各市州(建委)住房城乡建设局、公用局,长白山管委会住房城乡建设局,各县(市、区)住房城乡建设局、房产局、城管(执法)局:
为进一步做好全省供热应急事故处置工作,建立和完善供热应急机制,现将《吉林省供热应急预案编制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望你们按照本指导意见的要求,建立完善本地供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执行中如有问题和建议,请及时反馈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城市建设处。
电话:0431-82752607 联系人:吴 雷
二〇一一年八月二十九日
附件:
吉林省供热应急预案编制指导意见
一、适用范围
指导意见规定供热专项应急预案的基本内容和要素等基本要求。适用于吉林省供热行业管理单位、供热企业和部门。各地可结合本单位、企业和部门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生产规模、风险种类、应急能力等特点对专项应急预案框架结构等要素进行适当调整。
二、供热应急预案的编制要求
针对可能发生的供热事故,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编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应注重全体人员的参与和培训,使所有与事故有关人员均掌握供热事故发生源的应急处置方案和技能。应急预案应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与地方政府预案、上级主管单位以及相关部门的预案相衔接。
三、供热专项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一)总则
明确本预案的编制目的、编制依据和适用范围等内容。
(二)供热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从供热应急响应、指挥领导、处置措施、与政府的联动、资源调配等方面说明本预案所涉及的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处置工作的指导原则和总体思路,内容应简明扼要。
(三)供热应急事件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分析突发事件风险的来源、特性等。明确突发事件可能导致紧急情况的类型、影响范围及后果。
(四)供热应急事件分级
根据供热突发事件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和上级应急预案等,对突发事件进行分级。应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明确具体事件分级标准。
(五)供热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1、应急指挥机构。
明确供热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机构组成情况;指挥机构应设置相应的应急处置工作组,明确各应急处置工作组的设置情况和人员构成情况;明确供热应急指挥平台建设要求。
2、供热应急指挥机构的职责。
明确应急指挥机构、各应急处置工作组和相关人员的具体职责;明确各有关部门的应急工作职责。
(六)供热应急预防与预警
1、供热风险监测、预警发布与预警行动。
供热专项应急预案针对的突发事件可以实施预警的,需要明确以下内容:
风险监测的责任部门和人员;风险监测的方法和信息收集渠道;风险监测所获得信息的报告程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预警分级;明确预警的发布程序和相关要求;明确预警发布后的应对程序和措施。
2、供热应急预警结束。
明确结束预警状态的条件、程序和方式。
(七)供热应急信息报告
明确本单位24小时应急值班电话;明确供热突发事件发生后,本单位内部和向上级单位进行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的程序、方式、内容和时限;明确本预案所涉突发事件发生后,向政府有关部门、监管机构进行突发事件报告的程序、方式、内容和时限。
(八)供热应急响应
1、供热应急响应分级。
根据突发事件分级标准,结合企业控制事态和应急处置能力明确具体响应分级标准、应急响应责任主体及联动单位和部门。
2、供热应急响应程序。
针对不同级别的响应,分别明确下列内容:
应急响应启动条件(应分级列出);响应启动:宣布响应启动的责任者;响应行动:包括召开应急会议、派出前线指挥人员、组建现场工作组及其他应急处置工作小组等;各有关部门按照响应级别和职责分工开展的应急行动;向上级单位、政府有关部门及监管机构进行应急工作信息报告的格式、内容、时限和责任部门等。
3、供热应急处置。
针对事件类别和可能发生的次生事件危险性和特点,明确应急处置措施。
先期处置:明确突发事件发生后现场人员的即时避险、救治、控制事态发展;隔离、关断、转移等紧急处置措施;应急处置:根据事件的级别和发展事态,明确应急指挥、应急行动、资源调配、与社会联动等响应程序;扩大应急响应:根据事件的升级,及时提高应急响应级别、改变或转换处置策略。
4、供热应急结束。
明确下述内容:应急结束条件;应急响应结束程序,包括宣布不同级别应急响应结束的责任人、宣布方式等。
(九)供热应急后期处置
后期处置、现场恢复的原则和内容;负责保险和理赔的责任部门;事故或事件调查的原则、内容、方法和目的;对预案及本次应急工作进行总结、评价、改进等内容。
(十)供热应急保障
明确本单位应急资源和保障措施(其中部分内容可以附件形式列出)。
1、供热应急队伍。
明确供热应急救援队伍、应急专家队伍和社会救援资源的建设、准备和培训要求。
2、供热应急物资与装备。
明确供热应急处置所需主要物资、装备的储备地点及重要应急物资供应单位的基本情况和管理要求。
3、供热通信与信息。
明确与供热应急相关的政府部门、上级应急指挥机构、系统内外主要应急队伍等机构和单位、人员的通信渠道和手段以及极端条件下保证通信畅通的措施。
4、供热应急经费。
明确供热应急专项经费的来源、管理及在应急状态下确保及时到位的保障措施等。
5、其他。
根据实际情况明确应急交通运输保障、安全保障、治安保障、医疗卫生保障、后勤保障及其他保障的具体措施。
(十一) 供热应急培训和演练
明确供热应急培训和演练的范围、方式、内容和周期要求。
(十二) 附则
1、供热应急术语和定义。
对供热应急预案所涉及的一些术语进行定义。
2、供热应急预案备案。
明确供热应急的报备机构或部门。
3、供热应急预案修订。
明确对供热应急预案进行修订的条件、周期及负责部门。
4、供热应急预案制定与解释。
明确负责供热应急预案的制定和解释部门。
5、供热应急预案实施。
明确供热应急预案实施的时间。
(十三)附件
供热应急预案包含的主要附件(不限于)如下:
1、供热应急有关机构或人员联系方式。
应急指挥机构人员和联系方式;相关单位、部门、组织机构或人员名称及联系方式等。
2、供热应急救援队伍信息。
供热应急救援队伍名称及联系方式;应急处置专家姓名及联系方式;与相关的社会应急救援部门签订的应急支援协议及联系方式等。
3、供热应急物资储备清单。
供热应急预案涉及的重要应急装备和物资的名称、型号、数量、图纸、存放地点和管理人员联系方式等;重要应急物资供应单位的生产能力、设备图纸和联系方式等;应急救援通信设施型号、数量、存放点等;应急车辆数量及司机联系方式清单等。
4、供热应急规范化格式文本。
列出供热应急信息接受、处理和上报等规范化格式文本。
5、供热应急关键的路线、标识和图纸。
重要防护目标一览表、分布图;应急指挥位置及应急队伍行动路线、人员疏散路线、重要地点等标识;相关平面布置图纸、应急力量的分布图纸等。
6、 供热应急相关预案名录。
列出直接与供热应急预案相关或相衔接的应急预案名称。
7、供热应急有关流程。
预警信息发布流程;突发事件信息报告流程;各级应急响应及处置流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