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转发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国家节水型城市申报与考核办法》和《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的通知

颁布机构: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生效状态: 在用 所属类型: 地方规范性文件
适用地区: 安徽省 适用领域: 生态环境综合管理
生效日期: 2012/05/16 颁布日期: 2012/05/16
颁布机构: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生效状态: 在用
所属类型: 地方规范性文件
适用地区: 安徽省
适用领域: 生态环境综合管理
生效日期: 2012/05/16
颁布日期: 2012/05/16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转发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国家节水型城市申报与考核办法》和《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的通知 (建城〔2012〕111号) 各市住房城乡建委(城乡建委)、发展改革委,宿州、六安市城管局:   现将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国家节水型城市申报与考核办法>和<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的通知》(建城[2012]57号)转发给你们,并作如下补充通知,请贯彻执行。   一、创建节水型城市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要充分认识开展节水型城市建设的必要性,积极开展创建节水型城市活动。   二、各市在开展创建节水型城市活动中,按照《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自查,对总分达到90分以上的城市可以申报省级节水型城市;获得省级节水型城市称号满一年后可申报国家节水型城市。   三、节水型城市考核工作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和省发展改革委共同组织,日常工作由省城市节约用水办公室(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城建处)负责。   二〇一二年五月十六日 一、节水型城市申报与考核办法 二、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   附件一 节水型城市申报与考核办法   为加强对节水型城市建设工作的指导,规范节水型城市的申报与考核管理,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00]36号)和《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1号)要求,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对《创建节水型城市考核工作程序和要求》进行修订,形成了《节水型城市申报与考核办法》。   一、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节水型城市的申报、考核和复查。   二、申报范围   全国设市城市均可申报节水型城市,节水型城市实行申报制。   三、申报条件   申报节水型城市的,须按照《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的有关要求进行自审,达标后方可进行申报。   四、申报时间   节水型城市考核验收工作每两年进行一次,接受申报为双数年;复查每四年进行一次。建设部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组织考核验收和复查评审的当年6月30日前受理申报材料。   五、申报程序   (一)节水型城市的申报材料分别报所在省、自治区建设厅(城市节水主管部门)与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贸委、经委)节水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发展改革委节水主管部门”)。   (二)省、自治区建设厅(城市节水主管部门)与发展改革委节水主管部门按照《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进行初审,评定初审分数,提出初审意见,并对初审总分达90分以上的城市,联合上报建设部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直辖市的申报材料直接报建设部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六、申报材料   申报节水型城市通过书面和网上两种方式同时上报。书面材料一式五份,附电子版。申报材料包括:   (一)城市人民政府或经城市人民政府批准的节水型城市申报书;   (二)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组织方案和实施方案;   (三)表明达到节水型城市有关要求的各项指标汇总材料和逐项说明材料;   (四)附有计算依据的自查评分结果;   (五)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总结;   (六)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影像资料(15分钟内);   (七)省级建设和发展改革主管部门的初审意见。   七、考核评审程序   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同组织节水型城市的考核工作。   考核工作由专家考核组具体完成,考核工作程序为:   (一)审查申报材料,在基本达到考核标准后,到现场进行考核;   (二)现场听取申报城市的创建工作汇报;   (三)查阅申报材料及有关的原始资料;   (四)现场随机抽查节水型企业、单位和生活小区的节水措施落实情况,以及节水器具的安装使用情况(抽查企业、单位、生活小区各不少于5个);   (五)考核组成员提出独立的考核意见和评分结果;   (六)考核组汇总意见和评分结果,经集体讨论,形成考核意见;   (七)向申报城市通报考核意见;   (八)考核情况报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接受检查考核的城市要实事求是准备考核资料,不得弄虚作假,严格按照有关廉政规定接待考核组。   八、考核管理   节水型城市考核验收和复查的日常工作由建设部城市建设司负责。   建设部对通过考核验收的城市予以公示15天。公示结束后,建设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申报城市进行审定,对审定通过的城市进行命名,并表彰授牌。   九、复查管理   已经获得国家节水型城市称号的城市,需按规定上报被命名为节水型城市以后的创建工作总结,以及表明达到节水型城市有关要求的各项汇总材料和逐项说明材料,附有计算依据的自查评分结果。复查程序如下:   (一)节水型城市所在省、自治区建设厅(城市节水主管部门)与发展改革委节水主管部门共同组织复查,提出复查意见,并连同节水型城市自查资料上报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直辖市的复查材料直接报建设部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也可以直接进行复查。   (二)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于复查不符合节水型城市条件的城市,给予警告,并要求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合格的,撤消节水型城市称号。   (三)对不按期申报复查的城市,撤消节水型城市称号。   十、本办法和考核标准由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解释。   附件二 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   一、基本条件   基本条件共六条,是节水型城市所应具备的必备条件。如有任何一条不符合要求,不得申报节水型城市。考核范围为市区。   (一)法规制度健全 具有本级人大或政府颁发的有关供水、节水、地下水管理方面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具有健全的节水管理制度和节水奖惩制度。   (二)城市节水管理机构健全 有根据市编委文件专门设立的节水管理机构且职责明确;依法对用水单位进行全面的节水检查、指导和管理;有效组织节水科学研究、节水技术推广。   (三)重视节水投入 建有节水专项财政投入制度。   (四)建立节水统计制度 建立科学合理的节水指标体系;实行规范的节水统计制度;定期报告本市节水统计报表。   (五)广泛开展节水宣传 利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世界环境日等开展定期及日常节水宣传活动。   (六)全面开展创建活动 开展节水型企业、节水型单位等有关创建活动。   二、基础管理指标   (七)城市节水规划 有经政府或上级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城市节水中长期规划,其中包括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内容。   (八)地下水管理 地下水必须实行有计划地开采;公共供水服务范围内凡能满足用水需要的,不得新增自备井供水;有逐步关闭公共供水范围内自备井的计划。   (九)节水“三同时”管理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必须配套建设节水设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十)计划用水与定额管理 在建立科学合理用水定额的基础上,对非居民用水单位实行定额计划用水管理,超定额计划累进加价。   (十一)价格管理 取用地表水和地下水,均应征收水资源费和污水处理费;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要足以补偿运行成本,并达到保本微利;有政府关于再生水价格的指导意见或再生水价格标准,并且已在实施。   三、技术考核指标   (十二)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取水量(GDP)(单位:立方米/万元) 低于全国平均值50%或年降低率≥5%。   统计范围为市区。采用最近两年的数据。   (十三)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单位:立方米/万元) 低于全国平均值50%或年降低率≥5%。   统计范围为市区工业企业。采用最近两年的数据。   (十四)工业取水量指标 达到国家颁布的GB/T18916定额系列标准。即:GB/T18916.1-2002、GB/T18916.2-2002、GB/T18916.3-2002、GB/T18916.4-2002、GB/T18916.5-2002、GB/T18916.6-2004、GB/T18916.7-2004等。   统计范围为市区。   (十五)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75%(不含电厂)。   统计范围为市区工业企业。   (十六)节水型企业(单位)覆盖率 ≥15%。   统计范围为市区。   (十七) 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 低于CJJ92-2002《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规定的修正值指标。   考核范围为城市公共供水。   (十八)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单位:升/人.日) 不高于GB/T50331-2002《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的指标。   (十九)节水器具普及率 100%。   考核范围为城市建成区。   (二十) 城市再生水利用率 ≥20%。   (二十一)城市污水处理率 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80%、地级市≥70%、县级市≥50%。   (二十二)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100%。   考核范围为市区。   四、鼓励性指标   (二十三) 居民用水实行阶梯水价 居民阶梯水价指居民用水在一定标准基础上,按不同梯次制定的不同用水价格。   (二十四) 非常规水资源替代率 ≥5%。   (二十五)节水专项资金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 ≥1‰。   五、名词解释   1.市区 是指设市城市本级行政管辖的地域,不包括市辖县和市辖市。   2.城市建成区 是指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区域。   3.城市人口 以《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报》中的人口统计口径为准。   4、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取水量(GDP) 是指年取水量与年地区生产总值取水量(GDP)的比值。   5、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 是指年工业取水量与年工业增加值的比值。   6、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是指在一定的计量时间(年)内,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重复利用水量与总用水量的比值。   7、节水型企业(单位)覆盖率是指省级及以上节水型企业(单位)年取水量之和与非居民取水量的比值。   8、城市供水管网漏损率是指城市供水总量和有效供水总量之差与供水总量的比值,   9.城市供水 指城市供水企业以公共供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向单位和居民生活、生产和其他各项建筑提供用水。   10.有效供水量 指水厂将水供出厂外后,各类用户实际使用到的水量。包括售水量和免费供水量。售水量指收费供应的水量。免费供水量指无偿供应的水量。   11.节水器具普及率 指在用用水器具中节水型器具数量与在用用水器具的比率。公共场所用水必须使用节水型用水器具,居民家庭应当使用采取节水措施的用水器具。   12、城市再生水利用率 是指城市污水再生利用量与污水排放量的比率,城市污水再生利用量包括达到相应水质标准的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和建筑中水,包括用于农业灌溉、绿地浇灌、工业冷却、景观环境和城市杂用(洗涤、冲渣和生活冲厕、洗车等)等方面的水量。不包括工业企业内部的回用水。   13、城市污水处理率 是指达到规定排放标准的城市污水处理量与城市污水排放总量的比率。污水处理量包括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厂和污水处理设施处理的污水量之和。污水排放总量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排放总量,包括从排水管道和排水沟(渠)排出的污水总量。   14、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是指工业废水处理达到排放标准的水量与工业废水总量的比率。   15、非常规水资源替代率 是指雨水、海水、微咸水等非常规水资源利用量(不含再生水)与非常规水资源利用量和城市总取水量之和的比率。用于直流冷却的海水利用量,按其用水量的10%纳入非传统水资源利用量。   16、节水专项资金投入 包括节水宣传、节水奖励、节水科研、节水技术改造和节水技术推广、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和公共节水设施建设(不含城市供水管网改造)等的投入。   附表: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评分表 ┌──┬─┬───────┬───────────┬───────────────┬─┐ │分类│序│   指标   │ 考核内容(指标标准) │      评分标准      │分│ │  │号│       │           │               │数│ ├──┼─┼───────┼───────────┼───────────────┼─┤ │基础│1 │城市节水规划 │有经政府或上级政府主管│有城市节水中长期规划,得4分。 │8 │ │管理│ │       │部门批准的城市节水中长├───────────────┤ │ │指 │ │       │期规划,节水规划包括非│节水中长期规划中有非传统水资源│ │ │标 │ │       │传统水资源利用内容。 │利用规划,得4分        │ │ │  ├─┼───────┼───────────┼───────────────┼─┤ │  │2 │地下水管理  │地下水必须实行有计划的│地下水实行计划开采,得2分。  │8 │ │  │ │       │开采;公共供水服务范围├───────────────┤ │ │  │ │       │内凡满足供水需要的,不│自备井审批、验收等手续齐全,2 │ │ │  │ │       │得新增自备井供水。有逐│分。             │ │ │  │ │       │步关闭公共供水范围内自├───────────────┤ │ │  │ │       │备井的计划。     │公共供水服务范围内逐渐关闭自备│ │ │  │ │       │           │井,得2分。          │ │ │  │ │       │           ├───────────────┤ │ │  │ │       │           │有逐步关闭自备井的计划,得2分 │ │ │  │ │       │           │。              │ │ │  ├─┼───────┼───────────┼───────────────┼─┤ │  │3 │节水“三同时”│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有市有关部门联合下发的对新建、│8 │ │  │ │制度     │目,节水设施必须与主体│改建、扩建工程项目节水设施“三│ │ │  │ │       │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管理的文件,得4分。   │ │ │  │ │       │、同时投产使用;   ├───────────────┤ │ │  │ │       │           │查最近两年资料,有市有关部门节│ │ │  │ │       │           │水设施项目审核、竣工验收资料得│ │ │  │ │       │           │4分。             │ │ │  ├─┼───────┼───────────┼───────────────┼─┤ │  │4 │计划用水与定额│在建立科学合理用水定额│非居民用水全面实行定额计划用水│8 │ │  │ │管理     │的基础上,非居民用水实│管理,得3分。         │ │ │  │ │       │行定额计划用水管理,超├───────────────┤ │ │  │ │       │定额计划累进加价。  │有当地主要工业行业和公共用水定│ │ │  │ │       │           │额标准,得3分。        │ │ │  │ │       │           ├───────────────┤ │ │  │ │       │           │实行超定额计划累进加价,得2分 │ │ │  │ │       │           │。              │ │ │  ├─┼───────┼───────────┼───────────────┼─┤ │  │5 │价格管理   │取用地表水和地下水,均│依据最近两年的资料全面征收水资│8 │ │  │ │       │应征收水资源费、污水处│源费3分,未全面征收扣2分。  │ │ │  │ │       │理费;污水处理费征收标├───────────────┤ │ │  │ │       │准足以补偿运行成本,并│依据最近两年的资料全面征收污水│ │ │  │ │       │建立良性运行机制;有政│处理费的,得3分;未全面征收扣2│ │ │  │ │       │府关于再生水价格的指导│分;收费标准不足以补偿运行成本│ │ │  │ │       │意见或再生水价格标准,│的,扣1分。          │ │ │  │ │       │并应用。       ├───────────────┤ │ │  │ │       │           │有再生水价格指导意见或再生水价│ │ │  │ │       │           │格标准并应用,得2分      │ │ ├──┼─┼───────┼───────────┼───────────────┼─┤ │技术│6 │万元地方生产总│低于全国平均值50%或年 │依据最近两年的资料。低于标准的│6 │ │考核│ │值取水量(立方│降低率≥5%      │不得分。           │ │ │指标│ │米/万元)   │           │               │ │ │  ├─┼───────┼───────────┼───────────────┼─┤ │  │7 │万元工业增加值│低于全国平均值50%或年 │依据最近两年的资料。低于标准的│5 │ │  │ │取水量(立方米│降低率≥5%      │不得分。           │ │ │  │ │/万元)    │           │               │ │ │  ├─┼───────┼───────────┼───────────────┼─┤ │  │8 │工业取水量指标│按GB/T18916定额系列标 │查看最近连续两年资料,每种指标│5 │ │  │ │       │准:         │超过10%扣1分,本项指标分数扣完│ │ │  │ │       │GB/T18916.1-2002、GB/T│为止。            │ │ │  │ │       │18916.2-2002、GB/T1891│               │ │ │  │ │       │6.3-2002、GB/T18916.4-│               │ │ │  │ │       │2002、GB/T18916.5-2002│               │ │ │  │ │       │GB/T18916.6-2004   │               │ │ │  │ │       │GB/T18916.7-2004等。 │               │ │ └──┴─┴───────┴───────────┴───────────────┴─┘ 续上表 ┌──┬──┬──────┬─────────────┬─────────────┬──┐ │分类│序号│  指标  │  考核内容(指标标准)  │     评分标准     │分数│ ├──┼──┼──────┼─────────────┼─────────────┼──┤ │技术│9  │工业用水重复│     ≥75 %     │查看最近连续两年资料,每低│ 5 │ │考核│  │利用率   │             │5%扣1分。         │  │ │指标├──┼──────┼─────────────┼─────────────┼──┤ │  │10 │节水型企业(│     ≥15%      │查看上一年资料。达到5%得1 │ 3 │ │  │  │单位)覆盖率│             │分;达到10%得2分;达到15% │  │ │  │  │      │             │以上得3分。        │  │ │  ├──┼──────┼─────────────┼─────────────┼──┤ │  │11 │城市供水管网│低于CJJ92-2002《城市供水管│查看最近连续两年资料,达到│ 10 │ │  │  │漏损率   │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的指│标准6分,每降低1%加2分,降│  │ │  │  │      │标            │低2%以上加4分。高于标准不 │  │ │  │  │      │             │得分。          │  │ │  ├──┼──────┼─────────────┼─────────────┼──┤ │  │12 │城市居民生活│不高于GB/T50331-2002《城市│超过GB/T50331-2002《城市居│ 5 │ │  │  │用水量(升/ │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的指标│民生活用水量标准》的不得分│  │ │  │  │人.日)   │             │。            │  │ │  ├──┼──────┼─────────────┼─────────────┼──┤ │  │13 │节水器具普及│      100%      │以现场抽查为评分依据:  │ 6 │ │  │  │率     │             │1、使用淘汰的用水器具不得 │  │ │  │  │      │             │分。           │  │ │  │  │      │             │2、节水器具普及率,每低3% │  │ │  │  │      │             │扣1分,本项指标分数扣完为 │  │ │  │  │      │             │止。           │  │ │  ├──┼──────┼─────────────┼─────────────┼──┤ │  │14 │城市再生水利│     ≥20%      │查看最近连续两年资料,每低│ 5 │ │  │  │用率    │             │2%,扣1分,本项指标分数扣 │  │ │  │  │      │             │完为止。         │  │ │  ├──┼──────┼─────────────┼─────────────┼──┤ │  │15 │城市污水处理│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查看最近连续两年资料,每低│ 5 │ │  │  │率     │市≥80%、地级市≥60%、县级│5%扣1分,本项指标分数扣完 │  │ │  │  │      │市≥50%。         │为止。          │  │ │  ├──┼──────┼─────────────┼─────────────┼──┤ │  │16 │工业废水排放│      100%      │查看最近连续两年资料,每低│ 5 │ │  │  │达标率   │             │1%扣1分,本项指标分数扣完 │  │ │  │  │      │             │为止。          │  │ ├──┼──┼──────┼─────────────┼─────────────┼──┤ │鼓励│17 │居民用水实行│有按不同梯次制定的不同用水│查看物价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 2 │ │性指│  │阶梯水价  │价格。          │和实际执行的资料。    │  │ │ 标 ├──┼──────┼─────────────┼─────────────┼──┤ │  │18 │非常规水资源│      ≥5%      │查看相关工程的竣工报告及有│ 2 │ │  │  │替代率   │             │关数据。         │  │ │  ├──┼──────┼─────────────┼─────────────┼──┤ │  │19 │节水专项资金│     ≥1‰      │查看财政部门或节水管理部门│ 2 │ │  │  │投入占财政支│             │的年度报告。       │  │ │  │  │出的比例  │             │             │  │ └──┴──┴──────┴─────────────┴─────────────┴──┘   注:基础管理指标40分,技术考核指标60分,鼓励性指标6分。总计106分。 ------End------
相关文档 more+
  •  
登录合规网
解读×
加入清单×
加入 管理清单
系统提示×
很抱歉,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下载太过频繁,如继续下载,请输入验证码并点击继续下载
继续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