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关于加快苗木产业发展的意见

颁布机构: 昆明市人民政府
生效状态: 在用 所属类型: 地方规范性文件
适用地区: 昆明市 适用领域: 生态环境综合管理
生效日期: 2011/10/17 颁布日期: 2011/10/17
颁布机构: 昆明市人民政府
生效状态: 在用
所属类型: 地方规范性文件
适用地区: 昆明市
适用领域: 生态环境综合管理
生效日期: 2011/10/17
颁布日期: 2011/10/17
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苗木产业发展的意见 (昆政发〔2011〕69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国家级、省级开发(度假)园区,各直属机构: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进一步加快苗木产业发展,用2至3年时间把昆明建设成为云南第一、西部一流、全国先进的苗木基地”这一目标,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意见:   一、当前加快苗木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苗木产业是一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显著的生态、环保新兴产业。昆明种质资源、区位优势明显,选择发展苗木产业作为林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是林业可持续发展行之有效的途径,对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林业产业竞争力,巩固林业基础建设,打造品质春城及生态昆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随着把昆明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城市步伐的不断加快,改善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的需求与日俱增。加快苗木基地建设,发展苗木产业,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和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更好地为昆明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工程和其它造林绿化工程提供品种对路、质量优良、数量充足的优质绿化苗木,强力推进昆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生态建设工作;可以把昆明优越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转化为与经济效益相得益彰的生产要素和发展资本,是把昆明建设成为集湖光山色、滇池景观、春城新姿,融人文景色和自然风光于一体的森林式、园林化、环保型、可持续发展的高原湖滨生态城市的重要基础。为此,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把加快苗木产业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重点,着力推进,全力落实。   二、加快苗木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建设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要求。根据现代林业发展需要,紧紧围绕现代新昆明建设,抓住昆明市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立足于全市城乡园林绿化,放眼全国乃至东南亚、南亚广阔的苗木市场,按照因地制宜、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推进的发展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企业增效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创建新的产业支柱,建设苗木交易市场和布局构建苗木基地,培育苗木产业与生态景观建设相结合,辅以观光休闲功能,拓展和提升林业产业品质。   (二)建设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典型带动、社会参与的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效益为中心,优化产业布局,优化投资环境,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全面提高苗木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水平。   --坚持相对集中连片、交通便利、有利于形成市场和景观的原则。苗木产业建设要与生态环境建设、观光旅游等结合起来。沿路先行,利用绿色通道建设发展苗木基地,以苗木产业带动旅游观光,以旅游、休闲业促进生态建设和苗木产业化发展。   --坚持以培育景观特色分明、抗逆性强、速生的优良乡土绿化树种、特色经济林树种为主,适当引进适生的优新品种为辅的原则。充分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培育扶持一批知名度高、辐射力强、带动性好的龙头企业,以基地为示范,开发本地特色产品,带动千家万户发展苗木产业;不断调整产品结构,科学合理利用资源,突出区域和地方特色,创造精品和品牌产品,有效降低成本,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市场竞争力。   --坚持经济效益优先、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原则。牢固确立增绿就是增富、增绿就是造势的理念,形成栽树就是投资、栽树就是生财的共识。苗木产业的发展要与富民兴农、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目标任务。牢牢抓住城乡园林绿化、绿色通道建设、全域城镇化等良好机遇,推动苗木生产经营向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生态化、品牌化发展,争取2012年全市苗木生产基地达到20万亩,力争到2015年发展到30万亩,产值达到30亿元以上,在苗木主产区和重要集散地建设苗木交易市场,把昆明建设成为云南第一、西部一流、全国先进的苗木基地。   三、加快苗木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科学规划,突出重点,规模发展。高起点规划苗木产业发展,合理布局苗木基地。以公路、铁路及河道两侧,具备交通、水利条件的丘林地带为主,形成以宜良、石林、官渡、晋宁为核心的苗木主产区,坚持以点带面,辐射发展。在苗木品种上,突出特色,顺应市场,长短结合,乔木、灌木、地被植物间作;布局上,相对集中,区域种植;策略上,突出专业村、重点户、示范点、特色园;发展方法上,沿路河先行,带廊发展,纵深扩展。   (二)建立示范基地,争取经营出口权。调整产业发展布局,按照各地自然、区位条件和经济社会条件的不同,培育优势产业,形成拳头产品。结合苗木基地县、示范村建设,建立苗木产业的示范基地。通过示范基地建设,应用推广新型科技成果,带动周边农户发展,提高苗木产业的总体水平,每个县(市)区每年至少建设一个示范基地。抓住我市作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积极争取绿化苗木、盆花、盆景植物的经营出口权,为花木培育、经营企业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建立研发基地,推进技术创新。支持涉农(林)高校、科研院所与苗木龙头企业、科技企业联合创办苗木品种研发中心,采取“企业立题、专家解题、政府支持”的研发方式,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专家的关键作用、政府的引导作用,促进苗木生产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和应用,提高苗木生产技术水平,使苗木的品种、品质结构得到优化和调整,促进苗木产业向集约型、科技型转变。到“十二五”末,力争打造3-5个苗木研发中心。   (四)完善市场体系,打造交易平台。抓好市场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物流、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市场配套服务功能,发挥专业市场带动苗木产业发展的优势作用。重点打造中国宜良泛亚花木城交易市场等龙头,为本市苗木培育、经营企业搭建交易、流通平台,发挥窗口作用,带动全市苗木产业、基地建设的稳步发展,把昆明建成全国重要的绿化苗木交易集散中心。   (五)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培育经纪人队伍。积极发挥行业协会的组织、中介作用,建立苗木信息化平台,培育壮大营销主体,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市场开拓能力的龙头企业和经纪人队伍。通过加强培训、教育和管理,引导鼓励龙头企业与苗农建立购销关系,提高经纪人队伍整体素质,壮大苗木代理商,形成多元化的苗木流通主体,全面提高苗木产业的市场营销能力。到2015年,培育苗木经纪人队伍不少于1万人。建立健全客户、企业和经营户信息档案数据库,形成“政府扶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   (六)推动土地流转机制,实现规模化经营。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土地有序流转,促进土地向龙头企业和专业种植大户集中。苗木生产用地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以承包、租用、联营、入股、一次性收费给予一定期限的土地使用权等多种方式强化土地流转,形式办法不限。创新用地支持,苗木生产基地连片100亩以上的,可利用其中3%的面积作为苗木临时看管用房用地。要加大劳动力转移力度,就近就地安置和转化土地流转农户,培育农村新型苗木产业工人。   (七)安排资金扶持。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自2011年起至2015年,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苗木产业发展,主要用于建设苗木示范基地、支持科技研发推广、补助培训经纪人队伍等项目;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也要拨出专款用于扶持绿化苗木产业。   (八)创新绿化工程的招投标举措。在符合绿化工程招投标条件下,采取苗木基地规模与绿化工程招投标挂钩机制。在昆明市建设苗木基地面积达100亩以上的绿化公司或个人,对财政投资建设的绿化工程,同等条件下择优选择。其中基地面积在100-200亩以内的,可以参与100万元以内绿化工程投标;基地面积在200-500亩的,可以参与100-500万元绿化工程投标;基地面积在500亩以上的,可以参与500万元以上绿化工程投标。中标的绿化工程公司或个人,优先采购本地苗木基地同种类、同规格、同价格的苗木。   (九)坚持外引内培,鼓励向外拓展。坚持“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积极支持企事业单位、个人和外商以资金、物资、技术、劳务、土地等多种形式投入苗木产业的开发。要将苗木产业和绿化工程作为对外招商引资的优先项目予以重点支持。各级林业、工商、税务、住建、物价等部门要为苗木产业的发展提供优惠政策,流通管理服务推行窗口前移。鼓励本市苗木种植企业、育苗户到市外、省外拓展市场,向市外输送本地培育的乡土树种苗木。将外销量作为每年苗木企业、经营户参加评先授奖的重要依据。市、县投融资机构根据苗木基地市场需求,可以采取独资、合资、控股等形式投资苗木产业。   四、加强苗木产业发展的组织保障   (一)加强领导。各县(市)区政府,各国家级、省级开发(度假)园区管委会要制定苗木基地建设规划,明确具体措施,并组织实施;负责招商引资,合作洽谈;加强宏观调控和指导,协调解决苗木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为农户提供技术物质服务;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加大对高层次科研、经营管理和市场开拓人才的引进力度,培育一批苗木科研、生产经营带头人,以适应现代苗木产业发展的需要。市林业局、市园林绿化局负责组织规划和技术指导。要建立健全苗木生产经营管理机构,配备专业人员,成立林业种苗工作站等专门机构,安排专职人员,负责指导、管理本区域内的种苗生产与经营活动。   (二)强化宣传。通过报刊、杂志、电台、电视、网络等媒体及农村各种宣传渠道,加大对广大农村、农民的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树立城乡园林绿化和苗木产业发展是推进现代新昆明建设和“三化”化“三农”的重要支撑以及“种苗就是种粮的理念”,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切实把园林绿化苗木生产经营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加以培植;把加快苗木产业发展作为生态建设、城市化过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富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来抓;以苗木基地及市场建设促进城乡园林绿化和生态建设,以城乡园林绿化和生态建设推动苗木产业发展;转变观念、创新机制、寻求突破,把苗木产业发展成为集观光休闲和生态建设为一体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   (三)严格奖惩。市政府于每年11月底组织对各县(市)区政府,各国家级、省级开发(度假)园区管委会发展苗木基地的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并将完成情况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对完成任务好的,市级将予以表彰奖励;对未能完成任务的,取消主要领导参与各类优秀评比的资格,年终考核不能评优秀;拒不执行市级下达任务的,追究领导班子有关成员,特别是主要领导的责任。相关专家、社会团体、新闻媒体要强化论监督,形成监督合力。 二○一一年十月十七日 ------End------
标签: 苗木产业
相关法规解读 more+
  •  
相关文档 more+
  •  
登录合规网
解读×
加入清单×
加入 管理清单
系统提示×
很抱歉,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下载太过频繁,如继续下载,请输入验证码并点击继续下载
继续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