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在2018过去的半年里,安全和环保无疑成为了化工行业的紧箍咒,频繁出台的国家和地方政策,令安全、环保这跟弦始终处于高压状态,上有对化工园区的限量监管,下有对企业的环保稽查。
这场残酷的攻坚战,过程虽有短时剧痛,却不得不为之。政府的雷霆手段,让企业看到了国家狠抓安全环保问题的决心。
2018年1月22日,环境保护部公布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共有2198家省级及以上工业集聚区按规定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2128家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置,完成率分别为93%、90%。 仍有200多家省级及以上工业集聚区未按时完成“水十条”规定的任务,包括20多家国家级工业集聚区。新疆、青海、云南等省(区)完成率低于60%。 2018年3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调整包括组建生态环境部,不再保留环境保护部,生态环境部的职能包括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监管职能进一步增强。 2018年4月17日起,央视财经接连曝光多家化工企业及园区非法排污,涉及山西三维集团、江苏连云港灌云县化工园区多家单位。由此掀起江苏省沿海沿江地区新一轮环境大整治行动。 4月22日,江苏省环保厅对滨海县和大丰区全境实施6个月区域限批,期间暂停除环保基础设施类项目和民生类项目外的所有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审批。 2018年5月28日,生态环境部宣布将全面启动第一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河北、河南、内蒙古、宁夏、黑龙江、江苏、江西、广东、广西、云南10个省份均已于6月7日完成入驻。 首轮回头看中发现诸多问题,其中包括三家化工园区: ▲ 泰兴化工园区在长江岸堤内侧填埋的,包括大量危险废物在内的3万多立方米化工废料和其他固废纹丝未动,即宣布完成整改,给周边环境和长江水环境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 北海市铁山港工业区内北海诚德镍业有限公司200万吨冶炼废渣堆填,占用海滩面积超400亩,严重污染环境; ▲ 石嘴山市平罗县太沙工业园区内宁夏绿源恒活性炭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环境问题突出。 同时专门研究制定《禁止环保“一刀切”工作意见》,明确禁止“一刀切”,严格禁止“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等敷衍应对做法,坚决避免集中停工停业停产等简单粗暴行为。 2018年4月2日,河南省召开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工作会议暨双重预防机制推进会,划定新乡县、范县等16个县为危险化学品重点县,要求重点县科学规划化工园区具体位置,并明确细分行业的发展方向和资源配置,开展一体化化工园区建设。 据不完全统计,河南省目前有化工园区40家,包括义马产业集聚区、洛阳石化集聚区、开封精细化工产业集聚区、濮阳市石化产业集聚区、平顶山市石龙产业集聚区、许昌襄县产业集聚区、桐柏县化工产业集聚区、焦作市工业产业集聚区、叶县产业集聚区、灵宝市产业集聚区等。 2018年5月30日,江西省政府办公厅印发《鄱阳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指出除在建项目外,长江江西段及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岸线及鄱阳湖周边1公里范围内禁止新建重化工项目,周边5公里范围内不再新布局有重化工业定位的工业园区。 2018年,依法取缔位于各类保护区及其他环境敏感区域内的化工园区、化工企业,限期整改有排污问题的化工企业,推动化工企业搬迁进入合规园区;2020年,依法依规清除距离长江江西段和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岸线及鄱阳湖周边1公里范围内未入园的化工企业,依法关闭“小化工”企业,全面加强化工企业环境监管。 2018年6月13日,湖北省政府印发《湖北省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工作方案》,再次明确沿江1公里内禁止新建化工项目和重化工园区,沿江15公里范围内一律禁止在园区外新建化工项目。凡不符合规划区划或安全环保条件、存在环境污染风险的现有化工企业,一律实施关停或迁入合规园区、改造升级。 初步摸底,湖北省现有化工企业1021家,其中,沿江1公里范围内化工企业105家,沿江1公里至15公里范围化工企业455家;化工园区58个,园区外的化工企业456家,园区内的化工企业565家。 2018年6月7日,生态环境部印发了《2018-2019年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强化督查方案》,为进一步改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及长三角地区等重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本次强化督查将动用1.8万人,从2018年6月11日开始,持续到2019年4月28日结束。 2018年6月9日,上合组织峰会在青岛举办。为了迎接峰会,青岛政府发布了一系列的方案,其中明确以主场馆为中心,按照50公里、100公里、300公里为参考半径,划分了核心区(青岛)、严控区(青岛、日照、潍坊、烟台)、管控区(青岛、日照、临沂、潍坊、烟台、威海、淄博、东营、莱芜、滨州、泰安、枣庄等)。 5月26日到7月12日,核心区和严控区内全部管控工地(拆迁、修建等)全部停工,管控区内建设工地(开采、施工等)全部停工。 2018年6月24日新华社播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提出,对国家级新区、工业园区、高新区等进行集中整治,限期进行达标改造。 加快城市建成区、重点流域的重污染企业和危险化学品企业搬迁改造,2018年年底前,相关城市政府就此制定专项计划并向社会公开。
来源:EHS最新资讯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