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现场安全的“十一”要领

时间:2025-04-03 10:08:01 浏览:49

1.要善于倾听

现场安全不是管理者一个人的事情,而是现场每个人的事情,只有充分调动现场人员参与到安全工作中,现场的安全才能真正做好做实,否则单靠管理者一个人的力量是非常难非常难的,且“累而无功、累而无效”。

如何能调动现场人员参与安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首先要学会尊重现场的人员,尤其是要尊重现场人员的想法、建议、意见:
●不论其想法、建议、意见是好,还是不好
●不论是合管理者的意,还是不合管理者的意
●不论其想法、建议、意见合规,还是不合规

都要做到耐心听完,在听的过程中要不时给与鼓励的表情,千万不要出现任何的不耐烦急躁、不尊重鄙视的情形,目的就是让现场的人员有更大的动力、更大的信心、更大的意愿参与到安全工作中,制造更好的参与氛围,根据现场人员的想法、建议、意见,与其保持耐心沟通交流,营造良好的协商氛围。

2.要善于提问

管理现场安全,不能过多地依靠强制、压迫、责罚等手段,而要学会运用”引导式提问”的方式方法,强化现场人员的安全思想意识、安全规则意识、风险防范意识、安全担责意识、安全自保意识、风险警惕意识。

其次,在管理现场安全过程中,通过“引导式提问”的方式,挖掘出现场人员心存的困惑、疑问、疑虑、担忧、不解,尤其是在遵守现场的生产安全要求方面,更需要通过“引导式提问”予以疏通管理,才有可能及时解除现场人员的“纠结、困惑”等堵塞情况,让现场的生产安全要求得到理解、接纳与执行。

再其次,现场安全要求落实过程中,现场人员也会主动反馈各种各样的疑问,其目的不是为了质疑安全,而是为了让自己内心进一步明白,督促自己更好、更精准地遵守执行,针对这样的情况,除了可以直接给与答案,也可以采用“引导式提问”的方式达到解惑的目的。

3.要善于追查

管理现场安全,肯定会发现这样或那样的不合规情况,一定要谨记我们看到的都是一种结果,比如说“员工没有佩戴好安全帽”、“员工没有佩戴好口罩”、“员工的操作手势不正确”等等,除了要及时予以提醒制止纠正,更要进一步追查这些“不合规的果”背后的真实原因,由表及里顺藤摸瓜,追查清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不合规的果”,比如:

●是员工自身的安全思想意识?还是员工上岗前根本不清楚具体的要求?
●是现场缺失安全警示提醒标识?还是现场的安全规定要求内容不全面?
●是现场管理者的监督责任缺失?还是现场管理者的指挥指令有误?

管理现场安全最怕的就是不深追深查,只是盯着表面现象而已,结果是同样的问题频频出现,导致现场的安全管理成本居高不下。

4.要善于观察

管理现场安全,一定要勤到现场多观察:

●观察人员的作业状态
●观察人员的作业行为
●观察人员的作业过程
●观察人员的移动过程
●观察设施的运行状态
●观察物料的使用过程
●观察物体的运输过程
●观察物体的搬运过程

通过持久性地观察,才能看到“真实的情况”,才能“有所真实的发现”,才能“得出真实的结论”,才能更加正确地对现场的安全工作提出更有建设性的建议。

通过持久性地观察,可以真正看到现场的状况是“真实的”还是”为了应付管理者而装做出来的”。

所以说,管理现场生产安全,持久性地观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不仅可以让管理者看到现场真实的安全情况,而且还可以帮助现场人员将规范动作变为习惯,因为“装的久了自然就习惯了”,“习惯了也就自然适应了”,“适应了也就持久合规了”。

5.要善于检查

管理现场安全,自然离不开经常性地监督检查,这一点在《安全生产法》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被强调;其次,凡是优秀的管理者都知道“管理就是要善于跟过程”,“不会跟过程的管理者”都不是“合格的管理者”。

管理现场安全,务必要善于检查现场,包括计划性地检查和突击性地检查。

通过检查,及时发现现场存在的各种“不合规情况”,及时提醒制止,及时督促纠正,防止“不合规的情况”久存而积聚引发为“生产安全事故”。

检查现场,主要检查什么呢?

●检查现场人员的行为
●检查现场人员的状态
●检查现场设施的状态
●检查现场物料的状态
●检查安全要求的状态
●检查作业环境的状态
●检查现场管理的状况
●检查现场信息的状态

检查要覆盖现场的每一个场所、每一个区域、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每一个设施、每一项活动,绝对不能有任何的忽视轻视,绝对不能留下任何的“安全管理死角或盲区”。

6.要善于提醒

安全提醒是管理现场生产安全一种非常有效的预防手段,

安全提醒的目的就是在“不合规的情况”出现前予以警醒责任人员,防止责任人员因“粗心大意”、“麻痹思想”、“不在乎心理”、“侥幸心理”等而导致“不合规的情况”发生。

安全提醒包括现场作业前的提醒、现场作业中的提醒。

安全提醒务必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过往的安全管理结果、过往出现的安全异常情况、同行出现的安全异常情况、行业报道的安全异常情况等作为策划现场安全提醒的依据,以确保现场安全管理过程中的“提醒”适时、有效。

7.要善于培训

现场安全的持久性、有效性取决于现场所有人员的安全知识技能、安全思想意识,这两项都需要对其进行安全方面的培训,丰富现场人员的安全理论知识、引导现场人员的安全思想意识

管理现场安全,离不开对人员的安全培训,包括意识方面、认知方面、技能方面、法规方面等等,要想管好现场的生产安全,管理者务必要善于开展“安全培训工作”。

善于培训,既重在“培训”,又重在“善”,因为有效的安全培训不是讲讲课那么简单的事情,而是要想法保证“培训”的有效性,所以说,善于培训包括:

●培训前的需求访谈与调查
●培训内容的聚焦与共识
●培训课件的策划与制作
●培训场所的布置与规划
●培训环境的策划与设计
●培训过程的听讲氛围
●培训后的跟踪与督促
●……

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忽视轻视,都要在“思想”上予以重视,才能保证“每一次培训”的质量与效果。

8.要善于引导

现场的安全涉及到人员非常多且复杂,尤其是在思想认知层面,之所以现场的生产安全工作不好做,原因正是在于此。

要想管好现场的生产安全,一定要在人员的思想层面下大功夫、下狠功夫、下真功夫,通过各种适宜的方式方法疏通、引导、扶正、促进人员的认知,且还要保证“引导入心”才能得到预期的效果。

9.要善于鼓励

现场的生产安全是现场每个人的事情,需要现场所有人员的共同参与,才能拿到预期的结果。

管理现场的生产安全,就要想尽一切办法督促现场人员由“被动参与”走向“主动参与”,由“抗拒安全”走向“拥抱安全”,由“观望安全”走向“落实安全”。

所以说,管理现场的生产安全,不能只是靠强压、强迫的方法,而要多给与尊重、多给与鼓励、多给与激励,而要尽可能为现场人员的“主动参与”创造更好的氛围与更多的机会,增强现场人员的“安全自信”、“安全动力”。

所以说,管理现场的生产安全,要善于鼓励现场人员,尤其是现场人员在安全方面作出的进步、改善,更要给与公开化的肯定与鼓励;其次,现场人员在安全工作中遇到了挫折的时候,更要通过适宜的方式予以沟通交流,给与莫大的鼓励,防止因受到挫折而失去了自信。

10.要善于建制

我们都知道,无规矩不成方圆,管理生产安全更是如此。

有了“安全制度”,不仅在安全执行方面有了准则,更是在安全管理方面有了标准,能进一步融洽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相互支持关系,防止因缺乏“安全制度”而引起争执、摩擦,导致距离加大、隔阂加深,现场的安全工作就更难推进落实了。

所以说,管理现场安全,务必要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相关的法律法规、公司对安全的要求、公司的安全理念策划建立适合现场安全要求的“规章制度”,并与现场人员充分沟通,听取现场人员的意见或建议,予以修正完善,以确保“安全规章制度”与“现场的安全实际情况”吻合,防止出现“两层皮”的情况。

11.要善于激励

凡是优秀的管理者,都是一位懂人性的管理者,更善于在管理过程中,运用适宜的激励手段增强下属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管理现场安全更需要激励。

因为在现场人员的思想认知中“安全就是一种负担、就是一种多余”,在他们的思想认知中最重要的就是“产量”、“效率”等,因为这些与他们的利益直接挂钩。

如何让现场的安全要求也成为其思想认知中的一部分?

如何让现场的安全要求真正融入到其日常工作实践中?

管理者务必要琢磨其内心的需求与顾虑、平衡并满足其内心的需求,才是最有效的思路。

所以说,管理现场安全,管理者一定要“善于安全激励”,让大家看到:

●安全与他们的切身利益是息息相关的
●安全与他们追求的利益不是处于对立的
●安全与他们内心的需求始终是保持一致的

让大家看到:

●做好了安全,一样可以得到心中所需要的利益
●做好了安全,一样可以保证心中所追求的利益

来源:让管理简单有效标准化
作者:赵伟立
本文仅作分享,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更正/删除

登录合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