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腐败问题,现在是什么形势?
党中央定论: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但是腐败和反腐败较量还在激烈进行,呈现出四个新的阶段性特征,即:
防范形形色色的利益集团成伙作势、“围猎”腐蚀还任重道远;
有效应对腐败手段隐形变异、翻新升级还任重道远;
彻底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实现海晏河清还任重道远;
清理系统性腐败、化解风险隐患还任重道远。
四个“任重道远”是对反腐败形势特征作出的最新判断:
第一,“以权谋色”和“以色谋权”是一根腐败藤上的两颗瓜!
高级干部腐败,除了以权谋财,还有以权谋色。有些是先出轨,再贪腐;有些是先贪腐,再出轨;还有些是出轨和贪腐同步!
腐败高级干部的情妇主要来源于几类人群:一是属下;二是有求于领导的公司管理层;三是演员明星;四是宾馆服务员;五是娱乐场所从业人员。
腐败高级干部染色程度在不断加深。特别是近些年查处的一些腐败高级干部,“色彩”更加浓厚,甚至有些被指“道德败坏”“道德沦丧”。
“贫富差距”和“权力滥用”一定会导致性剥削和性贿赂!这是规律。
第二,腐败隐藏得很深!
最可怕的是一些领导利用公权力扶持一些资本发展壮大,根本不需要送钱,从技术上看是清亲的政商关系,他们通过各种手段控制资本,自己当起幕后老板,其本质就是官僚资本家,值得警惕!所以我们要从政治上看问题,不断提高“政治三力”,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第三,上热、中温、下冷!
全面从严治党存在上热中温下冷的现象,反腐败斗争也是如此。
总书记以“得罪千百个,不负十四亿”的政治决定来践行“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政治宣言,扭转了十八大之前的风气和局势,挽救了党,挽救了国家。目前来看,中央反腐是零容忍的,也是卓有成效的。
但是,到了省一级,就开始打折扣、搞变通,出现了“宽松软”。特别是到市县一级,各种利益盘根错节。我们看,一万多个地级市的局长,这些年有几个落马的?十多万个县局局长,这些年又有几个落马的?这还不包括处长、科长和村长们!他们的权力非常大。比如安徽省某书记刘某某,就贪污了1.5个亿!内蒙古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原书记李某某的涉案金额超30个亿!
而中纪委呢?2023年的“两会”后仅仅21天,就有9个省部级官员落马!要知道,全国才3000来个省部级领导干部。
对比一下,可见一斑!
第四,腐败开始年轻化!
据不完全统计,本世纪前十年查处的腐败高级干部,开始腐败时平均年龄约48岁,其中年龄最小的36岁;2012年以来查处的腐败高级干部,开始腐败时平均年龄约39岁,其中年龄最小的24岁。
这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新近查处的腐败高级干部,在相对比较年轻时就开始了腐败。
举一个典型的例子:安徽滁州不动产登记中心聘用人员张某,90后,在2016年到2019年三年多时间里,陆续侵吞公款400多次,总金额达6900多万元。
张某用一部分钱来买游戏装备,大部分钱都花在了高端消费上。他3年间,换了3个女朋友,大量购买奢华服饰、手表和首饰等等。他还和女友到各地旅游,10万元/晚的海底套房一住就是4晚(网友考证:三亚的亚特兰蒂斯波塞冬套房,最高108888一晚)。此外,很长一段时间,张某每晚下班从安徽高铁到上海住豪宅,早上再坐最早一班高铁回安徽上班,房租3万8一个月。
这样的事情,可不是个例呀:
江苏省90后田某,入职4个多月,挪用公款101.45万元用于挥霍。
浙江80后张某,沉迷网游,用贪污受贿的钱,游戏充值18万元。
广西90后杨某,陷入赌博,将县红十字会账户900多万元“洗劫一空”。
北京90后王某,生活奢靡,贪污公款720余万元(一件衣服6.4万元,一个包超过20万元)
江苏80后印某,沉迷网络,挪用公款174万余元打赏女主播。
贵州90后王某,为博得男友欢心,挪用公款1500余万元,用于购买彩票和消费。
所以,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反腐败永远在路上!
2024年1月10日,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公报公布,对2024年的中国反腐工作,公报释放出明确的政策信号。
深化整治金融、国企、能源、烟草、医药、基建工程和招投标等领域腐败问题,严查“吃公函”“吃食堂”“吃老板”“吃下级”等问题……诸多全面从严治党新动向,引发舆论关注:
第一,重点问题:政商勾连、违规吃喝、加重基层负担!
我们可以注意到,此次公报明确指出了党风廉政工作中的诸多重点问题。例如,对于政商勾连,公报提出,把严惩政商勾连的腐败作为攻坚战重中之重。对于违规吃喝,公报要求,对违规吃喝开展专项整治,严查“吃公函”“吃食堂”“吃老板”“吃下级”等问题。
“把严惩政商勾连的腐败作为攻坚战重中之重,正好验证了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的基本判断。”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表示,政商勾结背后往往存在诸多利益交换,形成腐败利益集团,不仅会攫取非法经济利益,还会危害政治安全,将其作为攻坚战重中之重即是着力于此。
对于“四风”隐形变异问题,庄德水认为,此次公报体现两个趋向,一是越往后执纪越严,仍然会保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二是中央会坚持露头就打,既解决老问题,也紧盯遏制新的问题出现。
公报提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庄德水认为,一方面说明中央要着力从解决和监督角度推动政策自上而下贯彻落实,保证全党意志执行的统一性。另一方面,则是为保证党风廉政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真正发挥作用,为中国式现代化保驾护航。
第二,重点领域:医药、基建工程和招投标!
此次公报还提到了,未来反腐工作要重点关注的一些领域。例如,公报提到,深化整治金融、国企、能源、烟草、医药、基建工程和招投标等领域腐败问题。
在专家看来,中央部署反腐败工作,一直是以重点突破来带动整体推进,2023年相关部门开展了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2024年,医药又成为反腐败工作的重点领域,这说明中央要进一步深化巩固医药领域专项整治的成果,推动医疗体制改革。
第三,重点对象:“一把手”、行贿者、害群之马!
这份中央纪委全会的公报中,还提到了下一阶段党风廉政工作的重点对象。例如,对于“一把手”,公报要求,完善基层监督体系,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对于行贿者,公报要求,强化受贿行贿一起查,完善对重点行贿人的联合惩戒机制。2024年公报继续突出要整治“一把手”腐败问题,是从政治上抓住了当前反腐败的重点。“其实政治监督就是要聚焦‘一把手’,要看‘一把手’是不是讲政治、‘一把手’权力是否得到了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对于行贿者,从当前来看,行贿是腐败问题发生的重要源头,“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也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提出的反腐败策略方针。如果仅惩治受贿者,很难从根源上解决腐败问题,“受贿行贿一起查”才能够营造起良好的政治生态,解决政商勾结问题。
来源:21世纪新思维
本文仅作分享,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更正/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