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时代,你需要关注绿色资产管理

时间:2022-02-22 17:03:15 浏览:368

2021被称作“双碳”元年,似乎一整年我们都在密集的新消息、新名词、新理念中应接不暇。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盘点了2021年度“双碳”领域的“十大事件”,可以说是浓缩了一整年“双碳”精彩,特与大家分享:



其实不难发现,这“十大事件”是以时间顺序进行整理,因此也能代表去年一整年全球“双碳”领域的发展脉络。自从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庄重宣布中国的“30·60”双碳目标后,全球的目光便被吸引至这个目前全球碳排量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也的确在去年创造了一系列里程碑式的成就。


但我们也会发现,十大事件里欧洲也不妨多让,独占三席,也印证了欧盟作为一直以来全球碳减排的主要推手,正在以更大的“雄心”试图增加其全球影响力。


欧盟的“碳关税野望”


欧洲理事会在2021年6月28日通过了《欧洲气候法案》,正式将实现2050年碳中和的政治承诺转变为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此后在7月14日,欧盟委员会通过了“Fit for 55”应对气候变化一揽子政策框架,其中就包括“碳排放边境调节机制”(CBAM),其实早在3月10日,欧洲议会就以444票赞成、70票反对、181票弃权的“压倒性局面”,通过了CBAM的决议。


欧盟CBAM自发布以来,受到了全球的广泛关注与争议,究其原因还是其“碳关税”的本质以及对双边贸易的冲击。根据CBAM提案,欧盟将对与其有贸易往来却未承担相应碳排放成本的特定领域进口商品征收碳排放费用,以使进口商品和欧盟商品在温室气体减排成本上相一致,防止由于产业转移等原因导致的“碳泄漏”。


在经过三年的过渡期后,水泥、电力、化肥、钢铁和铝这五个行业的进口商需要购买许可证,缴纳相应数额的碳排放量,同时欧盟ETS中的免费配额也将逐年减少。


撇开国际贸易与政治因素,CBAM的推出意味着除自身碳中和外,欧盟开始寻求减碳措施的外部化,以气候变化为主题的国际贸易新体系与竞争格局即将形成,对于广大涉及国际贸易的跨国企业以及国内的外贸企业来说,一场关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绿色资产管理”竞赛即将开启。


关于“双碳”时代发展的趋势的猜想


欧盟CBAM的发布可以看作是一个“灰犀牛”事件,特别是在全球因为新冠疫情、经济衰退等不利因素的笼罩下,大大加速了这类以气候保护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的政策的推出。


基于这样背景,我们可以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机构的研究以及发布的政策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猜想:


○区域碳减排机制不断演化,国际贸易争端频现


欧盟CBAM属于区域性政策,并带有较强的贸易保护主义,虽然在提案的制定过程中加入了适用商品范围以及过渡期等缓和性内容,但可以预见的是在运行成熟后,欧盟将进一步扩大适用的行业,并寻求与其他主流经济体形成“合作同盟”,最终势必会削弱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造成大量的国际贸易争端。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在去年11月发布的研究报告中称,除了CBAM,还有其他形式的区域碳减排机制也在制定和讨论中,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出的基于发展水平加以分级的全球碳底价(global carbon price floor with graduated pricing)以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William D. Nordhaus所提倡的“气候俱乐部(Climate Club)”,但这两种提案同样无法调和不同发展水平国家之间的利益矛盾,特别是气候俱乐部制度,颇有发达国家联合压制发展中国家的意味,一旦落地必然导致国际贸易争端并诉诸WTO,但各位应该知道,WTO的诉讼仲裁机构,由于法官人数不足,已然“名存实亡”。


○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加速发展,碳定价与国际逐步接轨


虽然CBAM的最终立法以及国际碳减排机制的推进还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但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的抬头趋势已逐渐显现,因此从国内“双碳”目标的推进来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需要承担更大的调节作用,加速全社会的低碳转型,并与全球其他地区的碳市场形成权益互认与价格挂钩,从而削弱碳关税等贸易壁垒带来的损失。


从2021年7月16日开市以来,全国碳市场已经完成了首个履约周期的清缴,截止2021年12月29日,累计成交量1.65亿吨,累计成交额69.31亿元。


但必须看到的是,碳市场首批交易试点仅纳入了发电行业的重点排放单位,并且在首个交易日后便出现了市场热度减弱,流动性降低的问题,根据相关推算,中国碳市场的年总换手率在2~4%,远低于欧盟等其他成熟市场主体(约400%),并且现阶段我国碳市场的交易价格在全球处于较低水平(约为欧盟碳市场的1/10、新西兰的1/4)。


随着欧盟CBAM的推进,我国政府势必需要在CBAM过渡期留出的窗口中加快碳市场的建设,将其他“两高”行业尽快纳入碳交易范围,并开发出期货、期权、债券等一系列碳金融衍生品,强化市场的活跃度以及流动性。


○绿色资产管理能力将成为企业竞争力的主要组成部分


翻阅各层级的“十四五”规划以及相关论述不难发现,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已经由“污染防治攻坚”升级成了“减污降碳协同”,自然会对现有的生态环境治理范畴与治理模式带来一定的变革。


根据绿咨力的观察与分析,未来的生态环境治理将在原有的“统筹层-协调层-执行层”架构下,纳入包括政府、企业、园区、金融机构、节能环保服务商等治理主体,并嵌入碳排放的资产属性与金融功能,形成涉及全价值链的“绿色资产循环”,同时融入数字化发展带来互联互通优势,不断加强物质流、信息流、资金流在层级内与层级间的流动。


因此对于广大工业企业来说,需要在深刻分析各类“双碳”政策的发展走向以及潜在的影响的基础上,找到自身在绿色资产循环中的定位,制定合理明确的战略规划,并不断加强绿色资产管理能力,唯有这样才是在“双碳”时代保持竞争优势、谋求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正道。


绿咨力减污降碳背景下的生态环境治理架构


欧盟的“碳关税野望”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提到的企业绿色资产管理与绿色金融体系中的资产管理在概念上略有不同却也互相串联。


绿色金融里的资产管理更多关注的是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金融产品,而我们认为的企业绿色资产管理,则需要将企业本身资产的绿色化水平以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前景作为投资标的,其核心目的在于确保企业在绿色化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并谋求更大的发展。在这样的理念下,结合上述的生态环境治理新架构,我们可以得出企业绿色资产管理的范围更加广阔、形式更为多样、手段也更为丰富(见下图)。


但综合来看,企业绿色资产管理的核心内容可以概况为四大任务,即:


1)完成绿色资产的精准核算;

2)形成系统化的绿色资产管理方案;

3)完成细分任务,实现绿色资产保值与增值;

4)在层级间完成资产管理数据的互通。

企业绿色资产管理示意图


○绿色资产的精准核算


企业的绿色资产代表了企业的绿色管理水平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因此需要一套专业精准的核算体系来衡量企业的绿色资产规模,并以此为基础开展资产管理与评估。


企业绿色资产的核算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牵涉到产品设计与研发投入、原材料采购、固定资产构成、碳排放、污染物排放等不同领域的量化核算,因此企业可以在前期选择具有成熟核算方法的绿色资产指标进行核算,如:碳排放量与排放强度、产品碳足迹、污染物排放量、用能总量、节能环保设备采购量等,或者参考企业ESG评估指标体系内的指标进行核算。


○绿色资产管理方案


在对现有绿色资产现状有了明确的认识后,下一步便是要制定一套系统化的绿色资产管理方案。


在制定的过程中,企业需要明确自身业务特点,并充分结合国家战略、政策环境、技术趋势等因素,找寻绿色资产管理中的短板与突破口,选择合适的行动模式,并对每个具体行动措施的成本以及对于绿色资产增值的效益进行估算,具体措施可以参考合规网公众号在去年发布的“企业碳中和路线图”一文中提出的管理、技术、交易三大模式进行展开。


阿里巴巴集团日前发布的碳中和行动报告就是绿色资产管理方案与自身业务结合的一个绝佳案例。我们都知道,传统意义上的碳中和规划一般是在温室气体的直接排放与间接排放的范畴内(范围1、2、3)进行核算、减排与抵消等工作,而阿里巴巴基于其平台模式和生态,开创性地提出了“范围3+”的概念,纳入了平台中更加广泛的参与者,并设计了一系列的措施,从而带动15亿吨的生态减碳目标。


阿里巴巴“范围3+”减碳计划


○绿色资产的保值与增值


很多人认为,当我们有了明确的绿色资产管理方案,只需要持续践行各项措施的内容,企业绿色资产保值与增值便会“水到渠成”。


这里我们需要强调的是,除了严格的执行外,在执行的过程中还要始终贯彻的几个核心准则,包括:聚焦、协力、前瞻、创新,这些准则在我们之前发布的“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八字真经”中也有所提及。


在这之中,我们认为最为关键的就是聚焦,意味着决策者在相关措施的导入、运行与宣传营销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其对公司的核心业务、客户的核心诉求以及企业的核心价值的影响,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公司掉入“绿色陷阱”。


例如弗雷亚·威廉姆斯在《绿巨人》一书中所讲的案例,对比了美国两家知名的宣扬可持续理念的餐厅(Chipotle与Otarian)在日常运营中的差异以及最终导致的不同结果。


其中Chipotle主打食材来源的有机、可靠、健康,并由此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根据2020年的数据,其单店年销售额达到220万美元,相比汉堡王、KFC等知名连锁餐饮店高出近60%。


而Otarian在2010年开业时的声势更为浩大,自称“全球首家地碳连锁餐厅”,主打素食,并在餐厅、菜单、餐盒等各处标注了可持续标语以及碳足迹数据,可谓是将绿色进行到底,然而一年过后,餐厅的经营就每况愈下,原本的3家店面也仅剩纽约市的一家。究其原因,不难发现两家餐厅均通过绿色投资与绿色营销,试图增强自身的可持续形象,但Chipotle显然抓住了餐饮行业的立身根本——食物,为消费者带来健康美味的同时宣扬了绿色价值,最终为公司绿色资产的增值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然而,在Otarian身上我们只能看到天花乱坠的绿色营销,但在风头过后,消费者还是会关注食品口味、服务质量、用餐体验等核心诉求上,却也就此揭开了Otarian的“遮羞布”。


笔者在写下这些文字时特意查阅了Otarian在Tripadvisor(国际版大众点评)上的评价情况,只能说走到今天也是一种必然吧。


Otarian与Chipotle之间的绿色运营对比


○绿色资产管理数据互通


实现绿色资产管理数据的互联互通,本质上就是在加强企业绿色资产管理的透明度,提升企业与政府、消费者、金融机构、供应链等利益相关方之间的沟通效率,增加绿色资产增值的机会。无论是前文提到的CBAM、碳排放交易市场还是国内刚刚发布的《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都将企业绿色资产数据的精准度以及数据互通的时效性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可以说,未来无法有效管理相关数据的企业,必然会受到政府监管的压力、投资机构的怀疑、以及消费者的抛弃。


总结

总结一下,在“双碳”成为全社会的一个确定性目标的时代,企业应该关注绿色资产管理的能力建设,预防潜在的可持续发展风险,同时积极地进行绿色资产的保值与增值。在具体的绿色资产管理过程中,企业应该牢牢把握绿色资产的精准核算、绿色资产管理方案制定、绿色资产保值与增值任务执行、以及绿色资产管理数据的互通等四大任务,并时刻聚焦主营业务与绿色发展之间的有机融合。


绿咨力作为国内较早开展企业与供应链能效提升与降碳咨询服务的供应商,能够为企业提供系统化的碳中和咨询服务,包含碳中和规划、碳排放盘查、碳足迹核算、管理体系提升、智慧信息系统等多维度的服务项目,欢迎各位“碳中和践行者”和我们进行深入的交流与合作。


绿咨力碳中和服务体系



许运凯 

Xu Yunkai

绿咨力-咨询顾问

环境管理体系咨询师

国家清洁生产审核师


擅长领域:环境风险评估, 清洁生产, 环境管理咨询,污染防治,环保管家服务/绿色供应链产品策划与信息平台构建等。

世界500强企业咨询经验,具有专业完整的环境工程技术和生态环境管理知识,擅长运用自身现场案例经验,有效识别客户需求并定制解决方案。

联系方式:yunkai.xu@csrcare.com

来源:许运凯
登录合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