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肆虐全球,促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发生巨大的改变,人们的价值观也随之变化,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严苛。在环境治理方面,市场对公共空间及家庭室内空间的杀灭病菌、病毒的需求猛增,既而刺激新一批具备灭菌灭毒功能的大型和微型环保设备的生产,与此同时,农贸市场卫生防疫管理将从严从实。
近期的新冠疫情危害之大,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在世界历史上也少有了。往后,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会因此而有所改变,企事业单位对环境治理提出新需求,政府也一定会出台对应的新要求、新制度、新条例、新法律,加强环境治理,以达到应对传染病和满足人们健康生活的需求的目的。
在这里,编者就以下三个主要类型的场所,简述其迫切性以及应对方法。
农贸市场的环境治理
农贸市场从来都是人们生活需求必备的场所,也是人间烟火气最浓重的地方,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农贸市场作为城乡农副产品交换的重要场所,却普遍存在设施简陋、管理粗放、监管不力等问题。农贸市场面临着极其复杂的环境局面,其环境卫生状况基本上是在每个城市或乡镇中环境最差的公共场所。其经营种类、经营方式、产生的垃圾等等具有明显的多样化和差异化,环境非常恶劣,污染较为严重,传染病的传染风险很大。
值得注意的是,历史上几次重大传染病发源地都是在农贸市场(或零星市场或农批市场),比如非典、禽流感、非洲猪瘟、埃博拉等。如今新冠病毒首先发现在武汉海鲜市场,虽说不一定是源头,但至少可以证实它是重要传染点。
环境污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01 污水
市场产生的大量污水,主要来源于水产品的装卸和交易、蔬菜和水果为保湿而进行的冲洗、现场宰杀鱼或禽或畜、现场简单初加工或食品精加工、小餐馆泔水、食宿在市场里生活污水、清洗交易摊位或台板等。这些宰杀鱼类、禽类、生畜的留下的毛、皮、鳞、骨、内脏、血、碎肉等也会随水一起进入污水沟(市场上通常是明沟)。
02 臭气异味
新活鱼类禽类畜类及其粪便发出、排水沟或水槽中污水污泥发出、现场对食品加工中烧烤炸等、腐烂蔬菜水果、机动车进出尾气等。市场上绝大部分的气味都不好,诸如有:鱼腥、鸡粪臭、阴沟下水道(产生甲烷氨气硫化氢等)以及地面积水,垃圾箱里的异味等等,这些相信买菜的市民深受体会,甚至其气味浓度远远超过人们可接受的范围①。
03 噪音
农贸营业时间早,有点店家前期准备的时间更早,四周空间隔音效果差;经营者的叫卖声、活禽活畜叫声、运输车辆马达声等。
04 垃圾
腐烂的蔬菜和水果或死鱼等,以及变质的菜皮、果皮、鱼鳞、禽畜毛皮内脏,且垃圾的量很大。
05 病菌或病毒易发点或易传染点
下面编者将从传染病学角度分析其严重性:
传染源多
1) 禽类(鸡鸭鹅等)、水产类(淡水鱼、海产品、特种水产)、猪、牛、羊、狗、驴等动物,有的包括野生动物或珍稀禽类、昆虫等等。特别是其当场宰杀而导致内脏外溢、血水横流等。各类生物会携带不同病菌、病毒、寄生虫进一步扩散。
2) 禽畜的生肉或熟肉,有的带有传染病(如去年的非洲猪瘟)或未检疫的,更有甚者销售有本就是病死动物的肉。
3) 有的经营者个人卫生不够或携带传染性病原体。实行的健康证制度比较松散。
另外,有的消费者有传染病,这段时间菜场门口专门设有检查体温驻点,这也算是一项健康检查了。
传播途径多
1) 通过接触的传染:消费者人为在多个商品中挑拣等;经营者与商品之类的接触;食品物件传递;
2) 通过空气的传染:各类农副产品、生熟,同一在一个环境中,气流交叉感染。消费者和经营者呼吸气、飞沫、气溶胶的混合空气。鲜活动物或生肉等挥发出的飞沫或气溶胶等。新型冠状病毒通过空气中的飞沫、气溶胶传播和接触性传播,非典亦是如此。
3)通过苍蝇、蚊子、老鼠、蟑螂,以及部分市场存有流浪狗、猫等。其中蚊子是血液传染的途径之一,著名的埃博拉病毒就是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染的。被狗或猫咬伤或抓伤易导致狂犬病等。
易感人群
1) 经营者人群,作息时间多是从凌晨3点左右开始工作,进货的人时间更早。差不多忙至19点左右。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人通常是下午睡觉,晚上持续到第二天上午。工作劳累而休息不足导致他们的免疫力普遍较低。
2)消费者人群,多是中老年居多。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现行农贸市场与其他公共场所相比较,容易导致消化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接触性传染病、血液传染病的传染。传染病学对预防传染病的关键措施就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现在的污染治理而言,大多数人会一直把目光投向工厂企业,殊不知污染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农贸市场的污染问题就在我们眼皮子底下。多地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规范和推进传统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进展却相对缓慢。近些年来,老旧农贸市场的硬件也确实改善了不少,主要是在地面硬化、大棚改进、摊位修复等方面。但对各类污水处理、臭气异味消除、垃圾处理、病原体的杀灭方面做得不够。加上我国地区差异很大,农贸市场的交易环境好坏差异也很大。上面写的有些现象不是所有农贸市场都有,但即使是现在较为高档的农贸零售市场或超市,处理病菌病毒方面也不够,以及预防疾病的传染方面也不够。
在此,编者呼吁政府牵头联合医药卫生部门、环保部门、城市规划部门、建筑设计单位等共同研究,共同制定出农贸市场环境符合多方面包括防疫条件的等级及考评制度,对现有的农贸市场(超市)进行改造或新建。
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建设和改造一批产地批发市场,支持“菜篮子”产品规模化改造一批城市销地批发和零售市场、集贸市场。目前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进行标准化改造的比例仍不足一半,其他城市农贸市场进行标准化改造的进程就可见一斑了。
然而其改造的标准化也偏于落后,交易环境仍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要求,当前更应注重传染病的预防。希望政府根据当前形势,联合卫生健康、医疗防疫、规划建筑设计、环保、工商等相关部门共同制定《农贸零售或批发市场的建设规范、等级、管理及监督机制》融入新建农贸市场建筑设计与施工③,和交易场所的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内容,进行环境治理,来应对传染病的传染,满足人们健康生活的需求。
建议农贸市场应尽早添加设备进行改造。针对当前疫情灭菌毒,可联系环保工程公司、防疫卫生公司,对空气和物品进行消毒,减少微生物菌种、毒株的个体在空气中的浓度,以减少人群传染病的发生。这方面的已有现存的技术手段。
从建筑设计方面看农贸市场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
规范活禽交易区布局(如与其他区分开;专卖区与宰杀区分开;活禽与消费者隔离等)甚至杜绝活禽活畜在农贸市场。改为专门单一品种的交易场所,如生猪屠宰场一样。
经营铺面的封闭空间统一新风系统(具有杀菌毒功能)
人流的走向与控制,等等。
从管理角度来看:
对空间的消毒;
对经营者的健康检查;
对消费者的健康检查;
对经营食品的检查;
市场卫生检查;
禁止野生动物交易;
强化动物防疫意识和制度等等。
02 大型人流密集共公室内场所的环境治理
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主要指:火车站、汽车站、候机厅、游轮、学校教学楼、医院、大型商场、礼堂、电影院、剧院和体育场馆的观众厅,公共娱乐场所中出入大厅、舞厅等面积较大、同一时间聚集人数较多的场所。
相比农贸市场,它要好很多,较为简单。它主要问题是弥补对空气中的病菌和病毒的杀灭作用。因为其比一般的密闭空间的体量要大,应采用处理空气能力大、速度快、使用成本较低或使用简易的设备。
03 个人家庭的环境治理
许多的家庭早就关注的室内空气环境,以前多采用空调,加湿器、负离子发生器以及去P2.5的家庭活性炭吸附器之类。这些都是为了改善空气质量,让身边的空气的各项标数更接近于大自然界优良空气,当然如果能及时杀灭菌毒,可以使得空气更洁净。
在这次疫情期间,不少家庭大量抢购了消毒剂、紫外线灯等。实际上是对空气消毒的功能器的需求剧增。随着工厂的复工复产,供应商也会及时推出具有杀灭空气的病菌、病毒、微生物功能的、适用于家庭的新风系统设备。
这些杀灭空气的病菌、病毒、微生物等方面的环保设备在工业上应用较广,也可以运用到生活中,改善公共场所的空气,弥补市场的缺口。而这方面的环保技术主要有:
1、等离子设备
如下图, 低温等离子的工艺原理是:离子发生器在电场作用下产生大量高能电子,高能电子与空气中的氧分子进行碰撞而形成活性氧离子(O2+/-)。活性氧离子能分解有害气体和异味,团聚和消除可吸入颗粒物,杀灭致病微生物,破坏和抑制细菌、病毒和霉菌的繁殖②。
2、负离子发生设备
空气中的负离子与细菌、霉菌、病毒等接触,由于负离子本身携带多余电子,会破坏它们的分子蛋白结构,使其产生结构性改变(蛋白质两极性颠倒)或能量转移,从而使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死亡。但是,适量浓度的负离子不但对人体无害,而且还有益于人体健康,所以“负离子杀菌”是比臭氧或紫外线杀菌更为环保的杀菌方式。
3、臭氧发生器
臭氧发生器是一种空气或水净化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是使用臭氧杀死细菌和过滤污染物。臭氧以氧原子的氧化作用破坏微生物膜的结构,以实现杀菌作用。臭氧对细菌的灭活反应总是进行的很迅速,与其它杀菌剂不同的是:臭氧能与细菌细胞壁脂类的双键反应, 穿入菌体内部,作用于蛋白和脂多糖,改变细胞的通透性,从而导致细菌死亡。臭氧还作用于细胞内的核物质,如核酸中的嘌呤和嘧啶破坏DNA。
4、紫外线灯
紫外线杀菌消毒是利用适当波长的紫外线能够破坏微生物机体细胞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或RNA(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造成生长性细胞死亡和(或)再生性细胞死亡,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紫外线消毒技术是基于现代防疫学、医学和光动力学的基础上,利用特殊设计的高效率、高强度和长寿命的UVC波段紫外光照射流水,将水中各种细菌、病毒、寄生虫、水藻以及其他病原体直接失活杀死。
5、HEPA高效过滤膜
对于0.1微米和0.3微米的有效率达到99.998%,HEPA网的特点是空气可以通过,但细小的微粒却无法通过。是烟雾、灰尘以及细菌等污染物最有效的过滤媒介。
在上述设备的基础上,同时采用吸附法、活性炭、化学药剂喷雾等方法对PM2.5污染源进行吸附或过滤。再利用现有的中央空调共同作用。这样公共场所空气就比较清洁、温暖、干净。至于公共场所中一些公用物品存在接触传染的风险,就要定期喷洒消毒剂即可。
新冠之后环境治理的已发生了变化,社会上对可以去除病菌、病毒的空气净化设备会大增。这样的空气净化器可能是大型的,用于公共场所的;也可能是小型的,用于家庭或办公室的;当然也会有用于个人的呼吸净化罩,而不仅仅是现在市面的口罩,当然也要考虑到其成本、长效、便利性。国家将会针对这方面出台一系列的防疫防控措施,以农贸市场为首的公共场所将成为重点。
参考文献:
① 2004年《中国给水排水》第30卷第18期郑理慎著的《关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探讨》
② 2020年《浙江农业科学》第61卷第1期徐文慧著的《基于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果蔬生鲜杀菌保鲜研究进展》
③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关于农贸市场的设计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