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国各城市复工日期的临近,各地工厂纷纷开工生产,而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难以在短期内完全得到控制,因此企业将面临疫情期间控制病毒传染、传染性废物暂存运输管控,以及环保处理设施应急状况下如何正常运行等环境风险的挑战。
为帮助企业及时、科学、高效、安全地做好疫情期间企业环境风险应急防范工作,合规网特意编制了《冠状病毒疫情期间环境风险应急工作指南》,供各企业参考。
01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令第376号)
4《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80号)
5《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编制应急预案指南》(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7年第48号)
6《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环发〔2003〕206号)
7《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容器和警示标志标准》(HJ421-2008)
8《应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医疗废物管理预案》(环办〔2009〕65号)
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废物应急处置管理与技术指南(试行)》生态环境部
10《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疗污水和城镇污水监管工作的通知》(环办水体函〔2020〕52号)
11《新型冠状病毒污染的医疗污水应急处理技术方案》(试行)
12《疫情期公共建筑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指南》(中国建研院建筑环境与能源研究院)
13《办公建筑运行管理和使用防疫应急技术指南》(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02 环境风险分析
Q1:疫情带来哪些环境风险?
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空气、水和固体附着物等环境介质传播并与人体接触,导致人体感染肺炎。
被病毒污染的空气、水和废物等,具有传染性特征并可导致污染扩散,是本次疫情引发的环境风险。
Q2:为什么要控制环境风险?
防范可能含有活性病毒的传染性污染物扩散,防止污染范围扩大和病毒的进一步传播。
Q3:环境风险的管控原则
压实主体责任,完善防控措施
强化消毒灭菌,防止污染扩散
突出医废管控,确保安全处置
完善应急机制,有序应对风险
03 环境风险防控
传染性废物管控
可能被病毒感染的传染性废物属于医疗废物,包括一次性防护服、口罩、手套等废弃物,以及疑似病例接触性废物。
冠状病毒传染性废物不得与工厂医务室其他普通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等混合存放,严格执行从产生、收集、暂存、转运到处置环节的全过程管理。
—— 废弃口罩的管控 ——
①设置废弃口罩专用垃圾桶,并粘贴醒目标志;
②设专人对桶内的废弃口罩进行收集,收集人员必须经过操作培训,收集前需整齐穿戴环卫消毒用防护服;
③把桶内废弃口罩全部剪碎,将装有已剪碎废弃口罩的袋子扎袋取出,并放入专用收集车;
④消毒空桶并重新布袋,然后对收集桶及周边区域进行全面消毒杀菌;
⑤对收集人员和车辆进行消杀,将收集的废弃口罩转运至政府指定集中收集点处置;
⑥使用84消毒液或75%酒精对垃圾桶进行消毒处理,建议每天至少两次;
⑦厂区内定时巡查,清理违规扔弃的废弃口罩并放到指定垃圾桶内。
—— 疑似病例接触性废物的管控 ——
疑似病例接触性废物包括废弃口罩、口鼻分泌物或呕吐物擦拭用纸巾、污染的食品和器具等。
①疫情控制期间,任何员工发现身体异常如:发烧、乏力、干咳或呼吸困难等症状必须立刻上报各管理层,并立刻进行现场消毒和安排员工及时去医院就医并将确诊结果通知公司;
②疑似病例接触性废物不得随意丢弃,不得与一般固体废物以及危险性废物混合收集;
③疑似病例接触性废物必须放入工厂指定的有明显警示标识的包装物或容器中,按照传染性废物的储存、转运及处置要求进行处置,并做好相应记录。
消毒用品管控
—— 一般要求 ——
消毒用品属于危险化学品的,参照危险化学品的管控要求,废弃后按危险废物处置。
消毒用品主要包括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有效氯含量为1.1%-1.3%)、75%酒精以及其他含氯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不得与消毒酒精同时使用。
—— 消毒用品的环境风险 ——
根据厂家提供的SDS或其所含主要物质的SDS确认,一般来说,75%酒精具有易燃性,84消毒液具有腐蚀性。
消毒用品的采购、存储、使用
参照企业化学品的采购、存储和使用管理规定进行管理。消毒用品作为工厂日常防护物资及应急处置物资按需发放,做好发放记录。消毒用品的使用采用“随用随配”原则,稀释后的消毒液应全部用于现场消毒。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房温度不宜超过30℃。应与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存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废弃消毒用品的暂存、转运及处理
废弃消毒原液参照危险废物的暂存、转运及处理管理规定。
—— 泄露应急处理 ——
参照消毒用品SDS和现场处置方案要求执行,产生的废物分类收集,不得排入下水道。
收集和暂存环节管控
—— 收集容器要求 ——
①使用专用垃圾桶,并做好醒目标识;
②垃圾桶必须有盖子,垃圾桶内必须铺设垃圾袋。
—— 收集容器配置要求 ——
①以车间为单位,每个现场至少配置一个专用医疗废物回收垃圾桶;
②办公区域以大楼为单位,每栋大楼至少配置一个专用医疗废物垃圾桶;
③垃圾桶设置站点应远离饮水机和就餐点等场所。
—— 废物暂存场地要求 ——
传染性废物暂存场地应独立于其他垃圾暂存区域,设置在密闭区域。
—— 环保器具管理要求——
所有环保器具每天需进行消毒,现场垃圾袋需每天进行清理。
转运环节管控
—— 转运路线设定——
①应设定传染性废物收集及运输路线,遵循减少交叉感染的原则;
②运输路线应尽量远离人员密集场所;
③运输时间应避开上下班、员工就餐等人员流动高峰期。
—— 转运作业要求——
①运输过程应使用专用运输工具;
②传染性废物运输禁止与其他废物使用同一运输工具;
③所有传染性废物收集袋必须确保袋口扎好,并在运输工具上做好固定;
④如遇雨雪大风天气,应做好稳固防护,防止废物收集袋跌落破损,废物飞扬洒落,防止进入雨污水管网。
—— 转运环节应急处置——
①若遇废物洒落,立即用随车配备的多余垃圾袋进行回收,封口后重新装车固定;
②若传染性废物进入污水管网,应第一时间告知污水处理站房,由站房根据污水处理工艺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添加恰当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③若沾染物有进入雨水管网的风险,应第一时间告知安全环保相关科室,决定是否开启雨水截止阀。
环保设施(污水处理站)运行管控
—— 整体通风——
有室内污水处理设施的工程强制通风,还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紫外灯照射等方式强化消毒灭菌。
—— 员工防护——
进入到污水处理站区范围内,除了正常佩戴防护口罩,还要佩戴防护目镜。
在站区工作期间,使用丁腈手套等全部防水的手套。当工作任务有可能与污水直接接触(比如:取样、检测或维修拆卸设备等),员工应考虑内部戴丁腈手套,外部戴厚橡胶手套。
工作结束使用肥皂液、消毒液、并用流动的水洗手,新型冠状病毒有可能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员工如发现自身感觉异常,立即向主管人员报告,如果确实生病了,去医院检查的时候,须告知医生自己在从事废水处理工作。
—— 运行监测——
出水监测:增加“粪大肠菌群”指标的检测。
建议:疫情传播期间隔天检测一次,确保粪大肠菌群满足国家或地方《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相应排放标准要求。
——污泥处置——
污泥在贮泥池中进行消毒,贮泥池有效容积应不小于处理系统24小时产泥量,且不宜小于1m³。贮泥池内需采取搅拌措施,以利于污泥加药消毒。
应尽量避免进行与人体暴露的污泥脱水处理,尽可能采用离心脱水装置。
污泥应按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要求,由具有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集中处置。
建议:增加对污泥“粪大肠菌群”指标检测,建议隔天检测一次。
——日常监管——
污水站管理人员做好运行台账,及时向负责科室每日报送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情况、在线监测设施运行、自行监测、消毒剂使用量等情况。
—— 停产检修 ——
企业在疫情期间停产检修时,若使用润滑油,双氧水等清洗设备,请勿将清洗后的废水直接排进废水预处理系统,因为油脂以及强氧化剂等物质会对生化系统造成影响,应采取相应预处理措施。
公共设施(空调系统)管控
空调通风系统在传染病流行时期的正确运行,可有效降低交叉感染几率。
—— 一般规定 ——
①建筑管理者应组织相关人员对空调系统现状进行检查评估,以便制定科学合理的运行方案;
②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应事先进行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估,制定应急预案,制定长期的防范应急措施;
③疫情期间定期对出风口、冷凝水积水盘、过滤网进行消毒。
——管理要求——
①应根据建筑物实际使用功能、使用人员和使用时间将建筑物划分为不同性质的使用区;
②新风吸入口区域应定期检查,确保新风吸入口直接从室外取风。
—— 运行技术规范 ——
①定风量全空气空调系统:使用前1-2小时(视情况调整)开启空调系统,对该区域进行预热/预冷。使用期间,空调机组宜按全新风工况运行。使用后(关机前),新风与排风系统应继续运行1小时,对该区域进行全面通风换气,以保证室内空气清新。
对空调机组内部空气过滤器、表面式冷却器等关键设备进行全面消毒。
②变风量(VAV)空调系统:使用前1-2小时(视情况调整)开启全楼空调系统,对办公楼进行预热/预冷。使用期间,空调机组宜按全新风工况运行。使用之后(关机前),新风与排风系统应继续运行1小时,对建筑物进行全面通风换气,以保证室内空气清新。
对空调机组内部空气过滤器、表面式冷却器等关键设备进行全面消毒。
③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多联机和分体空调可正常使用。
04 环境风险应急
Ⅰ一般要求
当发现疑似和确诊病例时,应采取强化控制措施并启动应急预案,优先处理确定的感染性废物和污染废水。
Ⅱ发现疑似和确诊病例时的感染性废物应急措施
①立即上报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在其指导下对产生的感染性医疗废物进行消毒处理;
②将废物严格按照《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容器和警示标志标准》包装,再置于指定周转桶(箱)或一次性专用包装容器中;
③包装表面应印刷或粘贴红色“高度感染性废物”标识;
④损伤性医疗废物(如医用针头、玻璃试管等)必须装入利器盒,密闭后外套黄色垃圾袋,避免造成包装物破损;
⑤产生的感染性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场所实行专场存放、专人管理,不与其他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混放、混装;
⑥贮存场所应按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要求的方法和频次消毒,并在12小时内联系清运,暂存时间不超过24小时;
⑦贮存场所消毒冲洗液收集后按危废处理(不推荐用大量清水冲洗),不得排入雨污水管网。
Ⅲ发现疑似和确诊病例时环保设施(污水处理站)应急措施
——员工中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
①排查疑似或确诊病例来源部门,是否有污水产生,是否有污水进入处理站;
②立即开展应急监测,检测出水水质“粪大肠菌群”的含量是否超标,如果超标,立即停止异常排放;
③加强出水消毒,结合实际采取投加含氯消毒剂或臭氧、紫外线消毒等措施。直至达标后,恢复正常排放;
④增加出水“粪大肠菌群”的检测频次,每天至少2次,确保排放达标;
⑤污泥消毒:对污泥池内的污泥进行消毒剂消毒,避免病毒扩散。消毒后的污泥按照危险废物处理。
——排放废水检测“粪大肠菌群”超标——
①启动废水超标应急预案,立即上报负责科室,并停止异常排放;
②排查超标原因,超标废水来源,排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案例;
③进行出水消毒,结合实际采取投加含氯消毒剂或臭氧、紫外线消毒等措施。直至达标后,恢复正常排放;
④污泥消毒:对污泥池内的污泥进行消毒剂消毒,避免病毒扩散。消毒后的污泥按照危险废物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