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正在影响着我们生活的世界,生态环保领域当然也不会例外。
近几年无论是政府、工业园区,还是集团供应链的环境管理,都纷纷拥抱大数据概念,但说起生态环境大数据,其实最早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末,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生态环境大数据也早已成为各个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原环境保护部印发了《生态环境大数据建设总体方案》,为其在科学研究、商业应用以及政府决策等多个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在其后,国家也出台了诸如《环保物联网标准化指南》、《环保信息元数据规范》等大数据的支撑性文件。
生态环境大数据沿袭了大数据所有固有的特点,即“6V”特征,同时还具有高维、高复杂性、高不确定性的“三高”特征。
说了这么多特征其实无外乎就一点——大数据确实是好东西,但要用好它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从目前的实践来看,虽然大数据的概念炒得火热,但无论是从政府层面利用生态环境大数据推动智慧环保的建设,还是企业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商业开发,都会在以下关键环节面临诸多挑战:
1.数据如何获取?
当人们谈论起大数据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映入脑海中往往是在所谓的“驾驶舱”管理终端上指点江山的美好场景,但仔细一想,这些数据如何获取的问题才是讨论生态大数据的基础。
现有监测数据、图像数据、遥感数据以及舆情数据都需要通过感知层内的各类传感设备进行收集,但传感设备的设置需要明确的需求导向,配合专有模型以及统一的数据标准,最终才能真正地实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的目标。
这也就催生出了几个问题:
1)数据测的全不全?
2)数据测的准不准?
3)数据传的快不快?
现阶段,由于缺乏前期统筹规划,各类传感设备往往由不同的厂家生产、安装,无法有效地完成标准化,阻碍了数据从获取到上传的效率。
同时,由于在线传感设备的技术研发原因,目前与手动监测的数据往往还有着很大的差距,因而随着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监管需求导向明显,现有的大数据基础对问题分析预警、督察执法、全景指挥等问题的支撑力度仍然有限,也制约了生态环境部门进一步提升大数据智慧监管的能力。
2.数据如何分享
生态环境数据的种类繁多、来源众多,特别是对于管理部门来说,如何将分散的数据资源整合利用成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限制因素来自于不同业务部门之间不愿意共享数据,形成一个个的“数据烟囱”。
同时,来自不同业务领域,不同来源的生态环境数据的标准不规范,导致数据对话成本很高,数据质量难有说服力。近两年,部分城市已经开始筹建生态大数据云平台等开放架构的数据平台,力图打破部门与数据间的壁垒。
部分企业也开始引入“中台”、“微服务”等IT技术理念,加强对数据资源整体规划,形成“标准统一、动态更新、共享应用”的信息资源目录和平台,提升大数据资源规划、主题数据库建设、大数据资源采集、大数据资源治理、大数据安全管理、大数据资源服务等数据的治理能力。
3.数据如何使用
对于数据的使用往往是大家喜闻乐见的部分,不可否认的是,大数据技术在环境与经济综合分析、环境污染监督执法与应急、生态环境评估、生态系统管理及全球气候变化预测等方面已经得到了初步的应用。但我们也要意识到,目前大部分的生态环境大数据还是停留在了统计-查询-展示的驱动链条之上,而诸如环境污染趋势预警、溯源分析等大数据深度应用还缺乏必要的基础研究支撑,未见相对成熟的解决方案,因而对生态环境管理的精准化决策过程中的作用还需加强。
4.总结
身处这个信息科技爆炸的时代,我们有幸见证了大数据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正在一步步加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恪守企业合规运营、提升供应链信息公开等议题都将离不开大数据技术的驱动。我们也相信一个个更为开放、融合、智能的大数据应用能够助力这个世界朝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