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资产评估法》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资产评估法》重点内容概括:
1. 规范资产评估行为,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和公共利益,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2. 明确资产评估的定义、范围和主体,包括不动产、动产、无形资产等经济权益的评定估算。
3. 规定评估机构和评估专业人员的设立、备案、业务开展要求,强调独立、客观、公正原则。
4. 明确评估专业人员的资格、权利、义务和禁止行为,加强职业道德和行业自律。
5. 规定评估程序,包括委托、合同、现场调查、评估方法选择、报告编制等。
6. 强化行业协会的自律管理职责,明确其在行业规范、会员管理、继续教育等方面的作用。
7. 加强对评估行业的监督管理,明确国务院和地方评估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
8. 规定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包括警告、责令停业、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处罚措施。
法规意义和影响:
《资产评估法》的出台对规范资产评估行业、保护当事人权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具有重要意义。它为资产评估活动提供了法律依据,促进了行业的专业化、规范化发展,有利于提高评估质量和公信力,保障国有资产和公共利益。
企事业单位义务和权利:
义务:1. 依法委托评估机构,提供真实完整的资料。2. 按规定使用评估报告。3. 接受行业协会自律管理。
权利:1. 自主选择评估机构。2. 要求评估专业人员回避。3. 对评估报告有异议可要求解释。4. 投诉举报违法行为。
合规红线:
1. 评估专业人员不得私自接受委托、签署虚假报告等。
2. 评估机构不得出具虚假报告、违反独立性原则等。
3. 委托人不得串通评估机构出具虚假报告、不如实提供资料等。
新法变化内容:
《资产评估法》是新制定的法律,替代了原有的相关法规和规章,对资产评估行业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