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票证管理办法(2019修正) 》解读
《税收票证管理办法(2019修正)》是为规范税收票证管理,保障国家税收收入安全完整,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适应税收信息化发展需要而制定的法规。该法规明确了税收票证的定义、种类、设计印制、使用、监督管理等方面的规定。重点内容包括:
1. 明确税收票证的定义:税收票证是税务机关、扣缴义务人等在征收税款等收入过程中开具的收款、退款和缴库凭证,是纳税人实际缴纳税款或收取退还税款的法定证明。
2. 规定税收票证的种类:包括税收缴款书、税收收入退还书、税收完税证明、出口货物劳务专用税收票证、印花税专用税收票证等。
3. 明确税收票证的设计印制要求:税收票证实行分级印制管理,由国家税务总局确定的企业印制全国统一的税收票证,其他税收票证由各省税务机关确定的企业印制。
4. 规定税收票证的使用管理:税务机关、扣缴义务人等应当妥善保管税收票证,定期盘点,及时办理结报缴销等手续。
5. 加强税收票证的监督管理:税务机关应当对税收票证的印制、领发、用存、作废、结报缴销等进行登记核算,定期检查,确保税收票证管理规范。
该法规替代了1998年发布的《税收票证管理办法》,主要变化在于:一是适应税收信息化发展需要,增加了数据电文税收票证的相关规定;二是进一步明确了税收票证的种类、设计印制、使用管理等方面的要求,规范税收票证管理。
对企事业单位而言,需要履行妥善保管税收票证、按时解缴税款、结报缴销税收票证等义务,同时享有领取、使用税收票证的权利。违反税收票证管理规定的,将面临罚款等处罚。该法规的实施,对规范税收票证管理,维护税收秩序,保护纳税人权益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