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解读

解读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
解读专家: 合规网 解读日期: 2025-07-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法》是中国关于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征税的基本法律,其重点内容如下: 

1. 纳税人:

在中国境内转移土地、房屋权属的单位和个人。 


2. 转移权属行为:

包括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房屋买卖、赠与、互换等。 


3. 税率:

契税税率为3%至5%,具体适用税率由省级政府提出,报同级人大常委会决定。 


4. 计税依据:

包括成交价格、互换价格差额和税务机关核定的价格。 


5. 免征契税情形:

包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用于特定用途的土地、房屋权属转移,夫妻间变更权属,法定继承人继承等。 


6.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签订权属转移合同的当日。 


7. 申报缴纳:

纳税人应在办理权属登记前申报缴纳契税。 


8. 完税凭证:

税务机关开具契税完税凭证,不动产登记机构需查验。 


9. 信息共享与保密:

税务机关与相关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保护纳税人个人信息。 


10. 施行时间:

2021年9月1日起施行,替代1997年的《契税暂行条例》。 


法规意义和影响: 

该法明确了契税的征收范围、税率、计税依据等,为土地、房屋权属转移提供了法律依据,对规范房地产市场、保护纳税人权益、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法变化内容: 

与《契税暂行条例》相比,契税法提高了法律层级,明确了税率幅度,增加了信息共享和保密要求,强化了税务机关与相关部门的协作,更有利于契税的征收管理和纳税人权益保护。 

 

企事业单位义务与权利: 

- 义务:按规定申报缴纳契税,办理权属登记前提供完税凭证。 

- 权利:在符合条件下享受契税减免,保护纳税人个人信息不被泄露。 

- 合规红线:不得逃税、抗税,否则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标准 more+
  •  
相关文档 more+
  •  
登录合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