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卫生局关于印发2011年全市卫生应急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的通知
颁布机构: |
宁波市卫生局 |
生效状态: |
在用 |
所属类型: |
地方规范性文件 |
适用地区: |
宁波市 |
适用领域: |
应急管理 |
生效日期: |
2011/02/17 |
颁布日期: |
2011/02/17 |
颁布机构: |
宁波市卫生局 |
生效状态: |
在用 |
所属类型: |
地方规范性文件 |
适用地区: |
宁波市 |
适用领域: |
应急管理 |
生效日期: |
2011/02/17 |
颁布日期: |
2011/02/17 |
宁波市卫生局关于印发2011年全市卫生应急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的通知
(甬卫办疾控〔2011〕25号)
各县(市、区)卫生局(文卫局、社管局)、市级医疗卫生单位:
现将《2011年全市卫生应急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地各单位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二〇一一年二月十七日
2011年全市卫生应急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
2011年全市卫生应急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立足“十二五”开局之年,以守护公众健康为目标,以传染病、慢性病防控和免疫规划管理为重点,以绩效考核为抓手,以提升卫生应急能力为核心,坚持关口前移,平急并重,切实加强疾病防控和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全市卫生应急和疾病防控工作水平。
一、卫生应急工作
1、积极推进基层卫生应急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县级卫生应急管理机构建设,争取设立有独立编制的卫生应急办公室。继续开展卫生应急规范化建设,稳步推进卫生应急示范县创建工作。今年计划再申报1个国家级,2-3个省级卫生应急示范试点县,开展市级卫生应急示范县创建,适时召开现场推进会,推广先进县(市)区的工作经验,促进我市基层卫生应急能力全面提高。
2、重点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按照市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宁波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组建方案》,整合现有的卫生应急资源,组建成立市、县两级卫生应急大队,积极争取财政部门的经费支持,实施卫生应急队伍标准化建设,外塑形象,加强队伍装备,内强素质,强化培训演练,切实提高卫生应急队伍现场处置能力。
3、加快完善卫生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实施市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决策系统的二期改造项目,充分发挥和完善市级卫生应急指挥中心的功能和作用。各县(市)区也要落实配套资金,加快卫生应急指挥中心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开发,将应急指挥的信息网点延伸至县级医疗卫生单位和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提升卫生应急指挥决策水平。
4、有效提升应急风险沟通和宣传能力。启动实施公共卫生舆情监测工作,对大众主流媒体和互联网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监测,加强信息分析研判,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闻报道的快速反应机制,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广泛开展卫生应急知识宣传,提高社会公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认知水平和自救互救能力。
5、妥善做好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工作。重点抓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霍乱、登革热等突发急性传染病、食物中毒、不明原因疾病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合力做好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有效落实《宁波市学校卫生工作合作机制》,加强与教育部门协作配合,督促学校建立健全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信息通报、应急处置、健康教育、宣传培训和督导检查等防控工作。同时,切实做好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的卫生应急准备和处置以及重大活动的卫生应急保障工作。
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1、进一步加强疾控体系建设。 深入推进绩效考核,有效实施《宁波市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和奖励性工资分配指导意见》,加强疾病防控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提升各级疾控机构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强化人员准入、培训与岗位责任制度,优化人员配置,在疾控机构落实公共卫生医师制度,加强全科疾控指导团队对城乡社区疾病防控工作的业务指导、考核与管理,积极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加强疾控机构的实验室建设和质量管理,规范做好重点传染病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提高监测质量和预测预警能力。
2、全面加强传染病防治。进一步做好艾滋病、性病和丙肝防治工作,实施 “五扩大,六加强” 防治措施,加强海洛因成瘾者药物维持治疗门诊和服药点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提高成瘾者的服药率和治疗维持率。完善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成立市结核病诊疗中心,推行结核病防治医院、疾控、社区“三位一体”新型服务模式,全面提高DOTS工作质量,肺结核涂阳新病人系统管理率达95%以上。进一步加大手足口病、流感、狂犬病等其他重点传染病防治力度,及时有效处置疫情,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
3、继续抓好地方病、寄生虫病防治。按照《2010-2016年浙江省消除疟疾行动方案》要求落实各项防治任务,继续做好血吸虫病、碘缺乏病、布鲁氏菌病等地方病和土源性、食源性寄生虫病的监测工作,推进宁波市寄生虫病网络实验室建设。根据卫生部《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县级考核评估方案》要求,各地要做好消除碘缺乏病相关准备工作,迎接省级和国家级抽查考评。
4、着力提高免疫规划管理水平。大力推进消除麻疹行动计划,继续做好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常规免疫。推进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重点抓好医院产科预防接种和疫苗冷链管理信息化工作,逐步推行疫苗全程电子监管,着力提高免疫规划管理水平。围绕重点环节,健全工作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强化接种门诊安全管理,规范做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调查和处理工作。完善成人疫苗接种点网络,积极推进重点人群乙肝疫苗接种工作。
5、大力推进慢性病防控。深入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争创1-2个国家级或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发挥慢病专家指导团队作用,加强慢性病监测和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实施儿童口腔疾病综合干预行动,开展中小学生口腔保健和窝沟封闭等项目试点。健全精神疾病防治工作网络,做好国家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示范县的扩面工作,争取出台《关于扶持和推进精神卫生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宁波市心理健康促进工程”为契机,以市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为依托,以未成年人和外来务工人员为重点,以“抑郁症筛检日”活动为抓手,广泛深入开展心理卫生的宣传、教育和疏导。
6、重视做好医防整合工作。建立健全疾控与医疗机构的协作机制,明确工作责任,加强检查指导,强化人员培训,提高执行能力,推进《县以及县以上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技术规范》的有效落实;选择3-5家医院开展首批医防整合示范医院创建活动,积极探索和创新医防整合工作模式,不断加强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管理和服务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