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

颁布机构: 南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生效状态: 在用 所属类型: 地方规范性文件
适用地区: 南宁市 适用领域: 固体废物管理
生效日期: 2012/04/20 颁布日期: 2012/04/20
颁布机构: 南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生效状态: 在用
所属类型: 地方规范性文件
适用地区: 南宁市
适用领域: 固体废物管理
生效日期: 2012/04/20
颁布日期: 2012/04/20
南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南宁市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南发改环资〔2012〕31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工信委、城乡建委、城管局、环保局、规划局、卫生局、科技局,各管委会:   《南宁市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已编制完成,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O一二年四月二十日   南宁市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   (南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Ο一一年十二月)   目  录   一、总 则   (一)规划意义   (二)编制依据   (三)规划范围   (四)规划年限   二、现状和问题   (一)垃圾产量及特性   (二)生活垃圾收运设施及运行状况   (三)垃圾处理设施及污染防治现状   (四)在建垃圾处理设施及进展情况   (五)“十一五”取得的工作成效   (六)“十一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垃圾产量和特性预测   (一)生活垃圾产量和特性预测   (二)餐厨垃圾产量和特性预测   (三)建筑垃圾产量和特性预测   (四)电子垃圾产量和特性预测   (五)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量和特性预测   (六)危险废弃物产量和特性预测   四、建设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   (二)基本原则   (三)建设目标   五、主要任务   (一)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主要任务   (二)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主要任务   (三)建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主要任务   (四)电子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主要任务   (五)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理设施建设主要任务   (六)危险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主要任务   (七)监管能力建设主要任务   六、重点项目   (一)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重点项目   (二)垃圾收运设施建设重点项目   (三)垃圾收运装备购置重点项目   (四)旧生活垃圾场污染治理重点项目   (五)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程   (六)家庭厨余减量化试点工程   七、投资规模和资金来源   (一)投资规模   (二)资金来源   八、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二)制度保障   (三)资金保障   (四)土地保障   (五)技术保障   (六)社会保障   附件1 编制说明   附件2 实施效果分析   附件3 “十二五”南宁市城镇垃圾末端处理设施布局图(略) 一、总 则   (一)规划意义   城镇垃圾处理设施是城市重要的市政基础设施,是城市公共环境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近十几年来,南宁市用于城镇垃圾处理设施的投资逐年增加,但垃圾处理能力不足和水平较低的状况仍然比较严重,垃圾处理已经成为了制约城镇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社会问题。如何应用安全卫生、技术可靠和经济适用的处理技术,加强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有效的运行与监督机制,实现城镇垃圾处理向“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方向发展,已经成为政府履行公共职能的一项重要任务。为进一步提高南宁市城镇垃圾处理能力和处理水平,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南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相关部门组织编制了本《规划》。   (二)编制依据   本《规划》根据《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广西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南宁市城市管理“十二五”发展规划》等,以及市委、市政府有关垃圾处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文件和政策编制,在分析南宁市“十一五”垃圾处理现状、存在问题和“十二五”面临形势的基础上,确定“十二五”规划的总体思路与目标、主要任务及重点项目,并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是未来五年南宁市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重要依据和行动纲领。   具体编制依据包括:   1.住建部等16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意见》2011.4   2.国务院《“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国发〔2011〕26号)   3.国务院令第551号《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2009)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4   5.建设部《关于加强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场站建设运营监管的意见》,2005.3   6.建设部《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2004.5   7.国家计委等《关于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的意见》,2002.9   8.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决定》(桂发〔2008〕18号   9.《广西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   10.《南宁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1.《南宁市城市管理“十二五”发展规划-环卫专业部分》   12.《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13.《南宁市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   14.《南宁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15.南宁市发改委、城管局、财政局《南宁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无害化处理实施方案》(2011.3)   16.《南宁市环境卫生专项规则》(2008)   17.《南宁市环境卫生专项规则环境影响报告书》(2008)   18.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面推进我市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南府办〔2009〕79号)   19.《南宁市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与使用管理办法》(2009年修订,2009-8-25)   (三)规划范围   垃圾范围:一般意义上,城镇垃圾是指生活垃圾和餐厨垃圾,但是,根据南宁市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本《规划》城镇垃圾的概念和规划范围延伸至建筑垃圾、电子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等。   区域范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规划覆盖到市、县、镇、村;其他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规划主要覆盖到市区。   (四)规划年限   规划基准年:2010年;   规划年限:2011~2015年。 二、现状和问题   (一)垃圾产量及特性   1.生活垃圾产量及特性   “十一五”期间,随着南宁市城镇建成区的扩大和人口的不断增长,生活垃圾产量呈稳定上升的趋势。2010年,南宁市建成区和辖县县城常住人口约248.90万人,生活垃圾日均产量2064.00吨/天,年收运处理总量75.34万吨/年。   表2-1 2010年南宁市主要城镇生活垃圾产量和收运处理量 市县名称 常住人口 (万人) 人均日产量 (千克/人?天) 垃圾日产量 (吨/天) 收运处理量 (吨/天) 收运处理量 (万吨/年) 合计 248.90 0.83 2064.00 2064.00 75.34 市建成区 200.00 0.85 1700.00 1700.00 62.05 武鸣县城 12.00 0.67 80.00 80.00 2.92 横县县城 9.00 0.68 61.00 61.00 2.23 宾阳县城 16.00 0.63 100.00 100.00 3.65 上林县城 3.70 1.03 38.00 38.00 1.39 马山县城 5.00 0.90 45.00 45.00 1.64 隆安县城 3.20 1.25 40.00 40.00 1.46 数据来源:南宁市污垃办(注:生活垃圾人均日产量与收运处理率、减量化等因素有关)   在特性方面,从总体上来看,南宁市生活垃圾有机成分普遍较高,在60~80%之间;从局部看,市区生活垃圾的有机质成分和低位热值要略高一些,其中低位热值约为4.85×103 千焦/千克。   2.餐厨垃圾产量及特性   餐厨垃圾主要是指在餐饮服务单位产生的餐厨废弃物和废弃食用油脂。2010年,南宁市餐厨废弃物日产生量约为223.34吨。   餐厨垃圾具有危害性和资源性强的特性。就危害性而言,餐厨垃圾极易变质、腐烂、发酵,滋生蚊蝇,产生大量毒素及散发恶臭气体,从而污染水体和大气,滋生的病菌可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派生的“潲水油”、“地沟油”极易产生致癌物质--黄曲霉素,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3.建筑垃圾产量及特性   2010年,南宁市商品房(包括住宅与非住宅)施工面积3147.52万平方米,在商品房建设过程中约产生建筑垃圾150万吨。此外,非商品房、旧建筑物拆除、建材生产、建筑装潢等产生的垃圾也在150万吨左右。2010年,南宁市建筑垃圾总产量估计为300万吨。   建筑垃圾主要由渣土、砂石块、废砂浆、砖瓦碎块、混凝土块、沥青块、废塑料、废金属料、废竹木等组成。建筑垃圾中的建筑用胶、涂料、油漆等属于难以降解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并含有有害的重金属元素,如果简单露天堆放,将会给环境带来污染。   4.电子垃圾产量及特性   据估算,南宁市2010年约有5万台电脑、5万台电视机、2万台洗衣机、3万台空调、2万台冰箱、10万部手机及20万台其它电器电子产品废弃。同时,在电器电子产品、电子电气设备的工业生产过程中,还产生一些不合格产品和下脚料。   电子垃圾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所含材料比较简单,对环境危害较轻的废旧电子产品,如电冰箱、洗衣机、空调机等家用电器,这类产品的拆解和处理相对比较简单;另一类是所含材料比较复杂,对环境危害比较大的电子废弃物,如电脑、电视机显像管内的铅,电脑元件中含有的砷、汞和其他有害物质,手机原材料中的砷、镉、铅以及其它多种持久性和生物累积性的有毒物质等。   5.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量及特性   2010年南宁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407.75万吨。工业固体废物主要组分为其他废物(白泥、滤泥)、尾矿、粉煤灰、炉渣和脱硫石膏,分别占总量的47.57%、21.07%、11.28%、6.88%和1.36%。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工业固体废物数量日益增加,其消极堆放,不仅占用土地,而且污染土壤、水源和大气,影响作物生长,危害人体健康,如经过适当的工艺处理,则可成为工业原料。   6.危险废弃物产量及特性   --工业危险废物。2010年,南宁市工业危险废物总产量为447.88吨,主要来自电镀行业和化工行业,主要组分为废碱、废含汞触媒、含重金属电镀废水、表面处理废物、含废矿物油废物等。   --医疗废物。2010年,南宁市集中收集处置医疗垃圾签约医疗机构达到880家,覆盖南宁市所辖6县,共收运医疗废弃物5367.41吨,日均收运14.71吨,所收运的医疗垃圾全部实行集中无害化处理,其中,焚烧处置4010.48吨,转移处置1356.93吨,集中处置率100%。   (二)生活垃圾收运设施及运行状况   1.生活垃圾中转站现状   目前,市区在运行垃圾中转站38座,服务能力为1810吨/天,在以城南垃圾填埋场为主要末端处理设施的前提下,基本可以满足市建成区生活垃圾的收运需要,但有一些中转站运行效果较差,“十二五”期间需要加以改造;县城方面,武鸣和横县县城设置有较好的中转站,其他县城和建制镇多为简易的收集站,防治污染状况一般。   表2-2 市区生活垃圾中转站现状 序号 中转站 名称 位置 服务 能力 (吨/天) 先进性 运行效果 合计   1810     1 双拥路 双拥路南湖公园南面 50 较好 运输车辆净载率较高,外观较整洁;垃圾压缩率较高;对周边环境和运输过程中的二次污染较低,但工作噪音较大。 2 外滩新城 中山路东二里 40 较好 3 长湖路 长湖路加油站中鼎停车场旁 50 较好 4 金浦路 金浦路桂春路口 50 较好 5 建政东 建政葛村路口 50 较好 6 陈东二队 大学路广西医科大二附院旁 50 较好 7 西平桥 人民路新水街市场旁 50 较好 8 衡阳路 衡阳西路北二巷3号 50 较好 9 五一西 五一西路7-69号五一市场 50 较好 10 白沙大道 白沙大道停车场内 50 较好 11 菠萝岭 菠萝岭南站路路口 50 较好 12 凤江 凤江路 50 较好 13 西关路 西关路9号银兴桥旁 50 一般 垃圾压缩率、运输车辆净载率一般,运输过程存在一定的跑冒滴漏、垃圾外挂问题,会对周边环境和城市道路造成些许污水、臭气二次污染。 14 望州岭 望州岭路312-8号 50 一般 15 燕子岭 燕子岭路1-4号 50 一般 16 新竹路 新竹路38-1号 50 一般 17 南湖大桥 民族大道南湖大桥加油站对面 50 一般 18 凤城饭店 民族大道广西农垦企业集团旁 50 一般 19 友爱南 友爱南路16-3号旁 50 一般 20 秀灵路 秀灵路53号路口聚秀园旁 50 一般 21 华强西三里 华强西三里、华强街道办旁 50 一般 22 铁路 白苍岭路西乡塘区环卫站旁 50 一般 23 唐山中 唐山中路21-2号旁 50 一般 24 中尧二桥头 中尧路58-1号 40 一般 25 标准件厂 大学东路43号旁 50 一般 26 北湖路尾 北湖路北湖村路口 50 一般 27 新阳路尾 上尧罗塘东巷口 50 一般 28 槎路 白沙大道福棠10号对面 50 一般 29 五一东 五一路南三里 50 一般 30 五一中 五一中路丽江村花园对面 50 一般 31 南站 南站路菜市旁 50 一般 32 汉林 汉林路256号旁 50 一般 33 三叠石 三叠路 50 一般 34 高新 科园西九路 40 一般 35 经开 迎凯路9号旁 50 一般 36 东沟岭煤店 东沟岭景观兴望路口前20米 20 较差 垃圾无压缩,运输车辆净载率低,外观不整洁,运输过程存在跑冒滴漏问题,对周边环境和运输过程中的污水、臭气二次污染较高,滋生苍蝇。 37 亭洪路 亭洪路南糖旁 20 较差 38 秀和 秀和路金象一街117号旁 50 较差   2.生活垃圾收运车辆状况   全市生活垃圾收运车辆基本满足需求,但大部分车辆,特别是人力三轮车密闭性不好,容易出现收运过程中垃圾以及垃圾渗滤液的洒落、渗漏,进而对环境造成影响。   表2-3 市区生活垃圾运输车辆现状 收运车种类 单辆运输能力(吨/天) 数量 运行效果 “十二五”需淘汰的数量 压缩车1 16 3 较好 0 压缩车2 8 105 较好 0 压缩车3 5 24 较好 0 多功能车 / 20 运输过程存在一定的跑冒滴漏、垃圾外挂问题。 20 密封车 / 29 运输过程存在一定的跑冒滴漏、垃圾外挂问题。 29 小型自卸车 / 62 较好 0 大型自卸车 / 50 运输过程存在一定的跑冒滴漏、垃圾外挂问题。 25 人力三轮车 / 2326 运输过程存在一定的跑冒滴漏。 2326   (三)垃圾处理设施及污染防治现状   1.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及其污染防治现状   目前,南宁市在运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只有城南垃圾填埋场和石西生活垃圾堆肥厂。市区95%以上的生活垃圾集中在城南垃圾填埋场处理。据估算,城南垃圾填埋场可使用期限已不足10年,考虑到五象新区开发的需要,预计“十二五”期内就需要关闭。处于市西郊的石西生活垃圾堆肥厂由于处理工艺存在不足,二次废料产生过多,成本过高,目前的实际处理量仅为80吨/天左右。   南宁市所辖6县中,横县、马山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开始运行,上林、隆安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即将投入运营,武鸣、宾阳目前还没有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表2-4 南宁市在运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现状 区、县名称 日均产量(吨/天) 无害化垃圾处理场(座)  其中 卫生填埋场(座) 设计规模 堆肥厂(座) 设计规模 焚烧厂(座) 设计规模 市区 1700 2 1 1200 1 200 0 0 武鸣县 80 0 0 0 0 0 0 0 横县县 61 1 1 200 0 0 0 0 宾阳县 100 0 0 0 0 0 0 0 上林县 38 1* 1 90 0 0 0 0 马山县 45 1 1 100 0 0 0 0 隆安县 40 1* 1 120 0 0 0 0   注:①宾阳县县城垃圾从2010年开始部分运至来宾焚烧,但目前来宾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因亏损等原因面临停产的风险。②武鸣县城垃圾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运至市区城南垃圾填埋场处理。③上林和隆安的填埋场尚未投产。   目前,南宁市2个新建和2个在建的垃圾填埋场均有污染防治设施,能严格按照当前国家相关污染控制标准执行,均有对生活垃圾渗滤液、臭气、飞灰、烟气、噪声和水土流失的污染防治设施及措施等。但是,原有设施则存在渗滤液和臭气污染等问题,影响了附近居民的生活。其他大部分乡镇、村庄均为简易处理设施,生活垃圾露天堆放或者直接焚烧,缺乏污染防治措施,极易造成渗滤液污染水土,臭气污染环境,滋生病虫害等问题。   2.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及其污染防治现状   目前,南宁市没有专门的餐厨垃圾处理设施,餐厨垃圾主要流向有五个:一是被有偿收购进入养殖场(主要是养猪场),除喂养畜禽之外,废弃油脂被私营加工厂采取土办法加工成“潲水油”出售;二是餐饮企业将经过过滤的餐厨废水排入隔油池,浮在上面的废弃油脂被一些私营加工厂有偿收购并加工为“地沟油”出售,污水排入市政管网;三是直接倒入垃圾箱,混入生活垃圾收运系统进入城南垃圾填埋场;四是由环卫部门收集,环卫部门要向垃圾生产者收取一定的处置费;五是餐饮企业自备一种微生物处理机进行处理。   市区有3家正规的“地沟油”生产加工企业,合计生产规模为16吨/天,产品为工业油脂,全部销往周边地区及广东地区的工业企业。这3家企业的生产、销售均处于工商、环保等部门的有效监督之中。   3.建筑垃圾处理设施及其污染防治现状   目前,南宁市没有专门的建筑垃圾处理设施,只有一定数量的临时消纳场,主要分布在江南区、西乡塘区、良庆区及兴宁区,满足附近的施工现场建筑垃圾的堆放,平均服务时间为4个月。施工单位除了对碎石类建筑垃圾采用地基填埋、铺路等方式再利用之外,对其它建筑垃圾大多采用堆放和填埋处理方式,回收利用较少,这样势必会给城市的土地利用造成很大的压力。此外,出于成本考虑,很多建筑工地未向相关部门申请建筑垃圾处置证,私自对建筑垃圾进行处理,随地堆放和处置现象比较普遍,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十分严峻。   4.一般工业垃圾处理设施及其污染防治现状   目前,南宁市没有专门针对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理设施,基本上是通过企业内、企业间循环利用方式和卫生填埋的方式处理。2010年全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4.02%。   5.危险废物处理设施及其污染防治现状   南宁市已投入运营的危险废物处置公司主要有4家,分别处置医疗废物、废盐酸、废矿物油及废显(定)影液。由于南宁市兆洁特种垃圾处理有限公司医疗垃圾焚烧中心设施老化,焚烧产生的尾气检测不能稳定达标,以及柳沙半岛等生活区的陆续建成,2010年8月,南宁市全面停止了该中心对医疗废物的焚烧,全市医疗废物转移到邻近城市处置。   表2-5 南宁市危险废物处置企业及设施 危险废物处置企业 地址 处置利用技术 设计处理能力 实际处理数量 南宁市兆洁特种垃圾处理有限公司 南宁市良庆区 医疗垃圾热分解焚烧 5500吨/年 已经停用 南宁市圣达净水材料有限公司 南宁市西乡塘区 废酸聚合反应 1500吨/年 1213吨 南宁市安明油脂有限责任公司 南宁市良庆区 废油蒸馏提炼、过滤净化 4500吨/年 1800吨 南宁市绿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南宁市邕宁区 贵金属提炼、废水处理 1000吨/年 60吨 注:数据来源《2010年南宁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公告》   “十一五”期间,南宁市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率多年以来一直保持在100%;在工业危险废物处理方面,由于一些企业采用简易方法处理危险废物,存在严重污染问题;一些企业没有相关处置设施,危险废物只能暂时贮存在厂内,给企业生产造成很大压力;另外,个别企业缺乏法制意识和对危险废物危害性的认识,将危险废物混入生活垃圾中倒掉或偷排出去,直接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四)在建垃圾处理设施及进展情况   1. 在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   目前,南宁市在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主要有2座,建成后增加处理能力为210吨/天。   表2-6 南宁市在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现状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规模和内容 项目预算(万元) 处理工艺 2011年度计划 建设内容 上林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上林县明亮镇万古村上阳庄北面山谷 日处理90吨的生活垃圾填埋场。 4783.00 卫生填埋 完成工程建设 隆安县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 隆安县城区东北约4~5公里的城厢镇西南郊西宁村沟谷地带 日处理120吨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和1座100吨/天的渗滤液处理站,配套新建4座垃圾转运站. 6787.79 卫生填埋 管理区工程、库区土建及防渗膜铺设工程的收尾工作及渗滤液处理站设备调试,保证项目顺利运行   2. 在建固体废物处理设施   目前,南宁市在建固体废物处理设施主要有3处,其中一处为自治区级项目。   表2-7 南宁市在建固体废物处理设施现状 项目名称 建设 地点 建设规模和内容 项目预算(万元) 处理工艺 2011年度计划建设内容 广西危废物处置中心(自治区级项目) 横县六景镇 年综合处理能力7.2万吨,其中填埋处置5.2万吨,综合回收利用及焚烧处理2万吨,接纳南宁市全部医疗垃圾及自治区大部分危险废物的处置。 30000 综合处置 项目已经完工,即将投入运营。 广西南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拆解中心 邕宁区五合临港产业园区 一期: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能力达到50万台(套)/年,建设塑料资源化和废电机、废电线电缆资源化项目及基础环保设施。 一期10000 综合利用 项目一期工程已经完成,但自治区环保厅尚未同意投产。 广西南宁再生资源产业基地(一期) 安吉大道延长线 规划用地984亩,基地分为塑料回收加工利用区,废旧金属、电器、车船拆解回收区,纸品回收利用区,再生资源深加工区,污染物处置区,服务管理中心区等6大区域 一期12000 综合利用 目前完成征地106.7亩,由于征地困难较大,项目建设进展十分缓慢。   (五)“十一五”取得的工作成效   1.生活垃圾收运率高,横县分类收集取得较好成效   目前,南宁市对生活垃圾全部实行收运,其中,对居民住宅区大部分采取人工上门收集有偿服务的方式;对单位大院、商场、农贸市场等区域,由单位责任人负责收集,环卫部门实行有偿清运;城市公共空间由辖区环卫站(公司)负责清扫收集,其清扫保洁工作大部分实行内部职工承包,少部分由城区向社会招标承包;城市公共空间机械化清扫率约为18.5%。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方面,横县的分类工作已普及推广到约10000个居民住户、100多个单位、80多间大中型酒楼、13所中小学校、3间农贸市场,约占服务范围的70%,分类正确率达95%以上,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在促进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   2.辖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十一五”期间,南宁市所辖6个县中,横县和马山县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已经建成并于2011年开始运行,上林县和隆安县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也基本建成,预计在2012年初开始运行。宾阳县县城垃圾从2010年开始部分运至来宾焚烧,武鸣县城垃圾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运至市区城南垃圾填埋场处理。   3.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   经过多年发展,南宁市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2010年,市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60%,建制镇为1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   4.相关管理法规、机制体制逐步完善   “十一五”期间,南宁市继续完善环境卫生管理法规,2009年对《南宁市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与使用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使生活垃圾费的收缴率得到了较大提高;为了促进城镇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南宁市又制定了《城镇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南宁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无害化处理实施方案》等,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机制体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六)“十一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1.垃圾末端处理设施不完善,能力不足   市区方面,95%以上的生活垃圾处理仍然采用传统卫生填埋式处理,5%采用堆肥方式处理,但堆肥技术较为落后,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由于选址困难而迟迟未能开工,餐厨垃圾、建筑垃圾、电子垃圾尚未形成有效的单独处理系统,由于超负荷运行和五象新区开发的压力,城南垃圾填埋场的关闭已经列入日程,已有设施不能满足城市化发展带来的垃圾处理能力需求。辖县方面,还有2个县尚未建立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乡镇和农村的生活垃圾还没有纳入无害化收运与处置系统,大部分采取露天堆放方式处理,达不到无害化处理要求。另外,原有垃圾处理设施渗滤液和恶臭问题严重,填埋场的防臭技术、渗滤液处理技术、沼气发电技术等有待改进。   2.垃圾前端收运设施技术落后,乡镇和农村设施建设有待加强   生活垃圾前端收集运输机械化程度较低,基本上是采用人力车收集运输;垃圾收运车辆有一半处于超龄服役,破损情况严重,其它一些尚未超龄的车型也相对落后,在垃圾收集和运输过程中,垃圾和污水洒漏现象仍然存在,有碍市容;餐厨垃圾、建筑垃圾密闭运输车数量不足;中转站数量较少,分布不均,现有中转站中,简易中转站仍然占一定比例,转运效率不高,易造成二次污染,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负面影响;新建成区中转站选址困难,乡镇和农村垃圾收集系统几乎是空白,其收运设施建设有待加强。   3.垃圾收运处理未能做到全过程监管,手段和制度尚未健全   南宁市城镇垃圾物流管理还处于粗放式管理阶段。由于缺乏信息化管理手段和监管体系尚未健全,环卫部门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身份尚未转变,垃圾的去向难以做到全程跟踪监管,垃圾产生量、清运量和处理量的统计缺乏严谨的制度和科学的手段,致使相关统计数字缺乏或者误差较大。   4.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未能全面推行,资源化利用率较低   目前,南宁市只有横县实行分类回收生活垃圾,且横县仅进行分类收集,运输及处理尚未采用分类方式。包括市区在内的南宁市其他城镇仍然采用混合方式收集生活垃圾,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较低。目前,南宁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管理面临两大困难:一是由于宣传和措施不到位,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缺乏足够的认识;二是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衔接不到位,资源化回收利用配套设施建设滞后。   5.餐厨垃圾未实施统一监管,存在隐患   由于餐厨垃圾缺乏统一管理,餐厨垃圾处于无序流向状态,大部分被私营加工厂利用来加工“潲水油”、“地沟油”。“潲水油”、“地沟油”和利用其加工生产的食品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苯类成分及许多其它致癌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长期食用可导致多种疾病,同时,餐厨垃圾的随意运输与倾倒还将严重影响和污染了城市环境。   6.收费标准偏低,产业化程度不高   生活垃圾处理收费虽已全面实行,但收费标准和收缴率偏低,收费成本偏高,使用管理流程太长。“十一五”期间,南宁市加快了环卫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但仍然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事业单位改制、多渠道融资、多主体投资、特许经营等市场运行机制尚未形成,还没有建立合理的运营投资偿还机制,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基本靠政府财政拨款建设,投资渠道单一,建设和运营资金不足。   7.政策引导和科研经费投入不足,节能环保产业缺乏创新力   由于政策引导不够和科研经费投入不足,垃圾处理和污染防治等方面的科研工作跟不上城镇垃圾管理发展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少,尤其缺乏垃圾资源化、能源化综合利用、垃圾除臭、污染防治、污染监测等领域的技术和人才,节能环保产业缺乏科技创新能力。 三、十二五’面临形势分析   “十二五”时期是南宁市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在全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根据南宁市“十二五”发展目标,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力争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市建成区常住人口将达到300万,可以预计,在南宁市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城镇垃圾处理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   (一)生活垃圾产量和特性分析   1.生活垃圾产量分析   生活垃圾产量预测通常采用人均指标法,即按人均生活垃圾日产量和规划期人口计算,据此预计2015年南宁市城镇及重点行政村生活垃圾年需处理总量为203.02万吨,日需收运处理总量为5562.20吨,其中:市建成区2700吨/天、县城850.5吨/天、建制镇1772吨/天、重点行政村239.7吨/天。   表3-1 2015年南宁市城镇及重点行政村生活垃圾产量预测 地区 常住人口 (万人) 人均日产量 (千克/人?天) 垃圾日产量 (吨/天) 收运处理量 (吨/天) 年处理量 (万吨/年) 合计 634.00 0.99 6244.90 5562.20 203.02 市建成区 300.00 0.90 2700.00 2700.00 98.55 建制镇 60.00 1.00 600.00 480.00 17.52 重点行政村 9.20 1.00 92.00 46.00 1.68 武鸣县城 20.00 1.00 200.00 200.00 7.30 建制镇 22.50 1.10 247.50 198.00 7.23 重点行政村 5.80 1.10 63.80 31.90 1.16 横县县城 15.00 0.95 142.50 142.50 5.20 建制镇 33.50 1.10 368.50 294.80 10.76 重点行政村 7.40 1.10 81.40 40.70 1.49 宾阳县城 20.00 1.00 200.00 200.00 7.30 建制镇 33.00 1.10 363.00 290.40 10.60 重点行政村 7.00 1.10 77.00 38.50 1.41 上林县城 12.00 1.00 120.00 120.00 4.38 建制镇 17.50 1.10 192.50 154.00 5.62 重点行政村 5.00 1.10 55.00 27.50 1.00 马山县城 10.00 1.00 100.00 100.00 3.65 建制镇 18.50 1.10 203.50 162.80 5.94 重点行政村 5.00 1.10 55.00 27.50 1.00 隆安县城 8.00 1.10 88.00 88.00 3.21 建制镇 20.00 1.20 240.00 192.00 7.01 重点行政村 4.60 1.20 55.20 27.60 1.01   2.生活垃圾特性分析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燃料电气化的普及,南宁市生活垃圾组分构成将发生一些变化。预计“十二五”期间,南宁市生活垃圾灰土比重将降低,包装废弃物比重将上升,低位热值将进一步增长,估计达5000千焦/千克以上。虽然南宁市“限塑令”已经实施3年,但效果并不明显,今后5年,塑料袋的比重估计不会有太多变化。县城与市区比较,生活垃圾中纸类和塑料的比重要低一些,但植物比重较高,厨余果皮的比重约占50-60%。   (二)餐厨垃圾产量和特性分析   1.餐厨垃圾年产量分析   餐厨垃圾产量指标按0.80吨/万人?天计算,2015年市建成区规划人口为300万人,预计2015年南宁市餐厨垃圾产量约为240 吨/天。   2. 餐厨垃圾特性分析   南宁市属于典型的南方城市,饮食习惯与北方有所不同,餐厨垃圾的组成及成分也有所不同,餐厨垃圾含水率和可降解有机干物质含量均比较高,适合通过发酵生产沼气或者堆肥。   (三)建筑垃圾产量和特性分析   1.建筑垃圾产生量分析   建筑垃圾产量按每1万平方米建筑施工面积产生500吨建筑垃圾的行业标准和规划期内的建筑施工面积计算。据《南宁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心城区新开工房屋面积平均每年将达1000万平方米,加上在建工程,每年建筑施工面积约为3000万平方米,年建筑垃圾产量约为150万吨,另外,建筑装潢、旧建筑物拆除等建筑垃圾产量每年也约为150万吨,年总产量约为300万吨,平均日产量8300吨。   2.建筑垃圾特性分析   “十二五”期间,南宁市将实施旧城改造计划,陆续对20个旧城区片区进行改造,因此,预计房屋建筑垃圾中混凝土及石块、碎石、砖块等可循环利用组分的比重会有所上升。   (四)电子垃圾产量和特性分析   1.电子垃圾产量分析   电子垃圾产生量指标按2010年产量和2015年人口与生活水平的增长情况估算,预计2015年南宁市约有80.5万台(套)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产生,其中电脑7.5万台、电视机7.5万台、洗衣机3万台、空调4.5万台、冰箱3万台、电磁炉5万台、电饭锅5万台、手机15万部及其它废弃电器电子产品30万台。电器电子产品生产企业产生的不合格产品和下脚料多被综合利用,需要处置的量很少。   2.电子垃圾特性分析   未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和通信类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加快,视听类和通信类产品的废弃率将不断上升,其废弃物占电子垃圾的比重将会有较快增长。目前需要面对的主要挑战是如何回收利用、处置废电路板和废CRT等电子废弃物,因为这些废弃物既含有一些可以召回的有价值的成分,例如铜、金、铝等,又含有一些有害的成分,例如铅、坤、汞、镉、铬等。   (五)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量和特性分析   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量分析   根据2006-2010历史数据,预计2015年全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量为每万元产值0.14吨,201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规划目标为3600亿元,则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年总产量为504万吨,日产量1.38万吨。   2.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特性分析   南宁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组分以糖厂、淀粉厂、酒精厂、化工厂、造纸厂的白泥和滤泥为主。“十二五”期间,南宁市将重点发展“甘蔗-制糖-造纸、酒精”、“木薯-淀粉-酒精”、化工、建材等循环产业链,预计白泥、粉煤灰、炉渣和脱流石膏等固废的比重将下降,滤泥成为重点需要处置的对象。   (六)危险废弃物产量和特性分析   1.危险废弃物产量分析   --工业危险废物。根据2007-2010历史数据,预计2015年末南宁市工业危险废物产量约为每万元产值0.02公斤,年总产生量720吨,日需处理量约2吨。   --医疗废物。根据2006-2010年历史数据,预计2015年末南宁市医疗废物日产量为6.40公斤/千人,年总产生量为7000吨,日需处理量约19.2吨。   2.危险废弃物特性分析   --工业危险废物。南宁市工业危险废物主要来自电镀行业和化工行业,其产量占总产量的98.58%。“十二五”期间,南宁市的电子产品制造业、化工业、铝加工业将会得到快速发展,相关工业危险废物产量将相应增长。   --医疗废物。南宁市医疗废物的组分主要包括玻璃类废物、塑料类废物、棉球类废物、纸品类废物、纱布类废物等。根据南宁市医疗用品和用具的现状分析,未来几年玻璃类废物比重会下降,塑料类废物比重会上升,混合医疗废物热值将达到12000千焦/千克以上,其热值远高于一般城市生活垃圾。 四、总体思路和目标   (一)总体思路   1.以加强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为重点,通过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按市、县优化配置城镇垃圾处理技术,提高城镇垃圾处理水平,原则上乡镇不设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市区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由“以填埋为主,堆肥为辅”转向“以焚烧为主,填埋为辅”。   2.对生活垃圾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模式加强收运处理体系建设;对餐厨废弃物实行集中回收和集中处理制度;对建筑垃圾实行运输行业准入制度和建筑垃圾密闭化运输管理制度,同时,大力发展新型墙体建筑材料,提高建筑垃圾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能力;对电子废弃物实行多渠道回收和集中处理制度;对一般工业固体废物重点加强产业链循环利用,同时加强对滤泥处置技术的研发;对危险废物则重点加强全过程环境监督管理体系建设。   3. 以加强城镇垃圾长效管理为重点,创新机制,加强监管,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等手段,确保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顺利进行和稳定运行。   4.按“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对城镇垃圾处理进行全过程控制。   (二)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与协调发展原则   根据《南宁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的目标和要求,充分考虑当前和长远、局部和全局、自然和社会、城市和乡村的协调发展,优化运用多种管理、技术手段构筑南宁市城镇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放在首位,突出近期内容,立足长远发展,坚持城镇垃圾处理设施与城市的发展同步规划、配套建设、协调发展。   2.因地制宜与合理布局原则   从南宁市的实际出发,合理确定城镇垃圾处理设施的类型、标准和规模,逐步构建科学、合理、完善的城镇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布局,充分利用和完善现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使规划与现状有机结合,具有可操作。要按照国家有关城镇垃圾处理技术标准,慎重选择垃圾处理的技术和工艺,适度控制工程建设标准和工程造价。   3.机制创新与开放发展原则   坚持设施建设和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相结合,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城镇垃圾收费制度,通过引进社会资本,积极推进城镇垃圾处理产业化,改革投资和运行管理体制,确保设施建成后能稳定运行,努力实现南宁市城镇垃圾处理的全行业、全社会、全过程管理。   4.节约资源与科技创新原则   根据“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要求,规划要尽可能实现从源头上避免和减少垃圾产生,对产生的生活垃圾应尽可能分类回收,分类回收的垃圾应实施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要依靠科技创新,对分类的垃圾分别进行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确保城镇垃圾达标排放。   (三)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按市、县配置合理的城镇垃圾处理设施,以保证城镇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目标的实现;按“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模式建立比较完善的城镇垃圾收运体系,人口在3万人以上的重点建制镇建立中转站,一般乡镇设置收集站,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延伸到城镇周边的行政村,特别是要在社会主义建设新农村设置垃圾收集点;市区餐厨垃圾实现集中收集和资源化利用,在治理“地沟油”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市区建筑垃圾运输全面实现行业准入和密闭化运输;在保证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基础上,加强城镇垃圾的分类收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建立较为完善的投融资机制、市场运作机制和监管机制,促进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环卫产业良性发展;引导人民群众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参与意识。经过“十二五”建设,到2015年末,建立起与广西“首善之区”形象相符的,体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目标的完整的城镇垃圾收运、处理、监管体系。   2.主要指标   表4-1 “十二五”南宁市城镇垃圾处理主要指标 序号 指 标 区域 单位 2010年现状 2015年目标 1 生活垃圾收集和清运率 市建成区 % 100 100 县城 % 100 100 建制镇 % 无统计 ≥80 重点行政村 % 无统计 ≥50 2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市建成区 % 100 100 县城 % 60 100 建制镇 % 10 ≥80 重点行政村 % 0 ≥50 3 城镇公共空间机械化清扫率 市建成区 % 18.5 ≥80 县城 % 10 ≥50 4 生活垃圾密闭化运输车辆比重 市建成区 % 93 100 县城 % 50 ≥80 5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 市建成区 % 0 ≥10 横县 % 70 ≥80 6 餐厨废弃物集中收集率 市建成区 % 无统计 ≥75 7 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 市建成区 % 无统计 ≥90 8 建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市建成区 % 无统计 ≥90 9 建筑垃圾资源化率 市建成区 % 无统计 ≥25 10 电子废弃物集中拆解率 市建成区 % 无统计 ≥90 11 电子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率 市建成区 % 无统计 ≥90 11 一般工业固化废物综合利用率 全市 % 94.02 ≥95 12 危险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率 全市 % 100 100 五、主要任务   为了解决“十一五”南宁市城镇垃圾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实现“十二五”建设目标,“十二五”期间需要完成七个方面的主要任务。   (一)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主要任务   1.建设目标   “十二五”期间要完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提高生活垃圾末端处理能力和水平。到2015年末,生活垃圾清运率和无害化处理率市区和县城要达到100%,建制镇要达到80%,重点行政村要达到50%;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横县要达到80%,市区要争取达到10%;市区机械化清扫率达到80%,县城达到50%;密闭化运输车辆比重市区要达到100%,县城要达到80%。   2.重点措施   --要大力改善生活垃圾收运设施/设备。一是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模式,在加强市区中转站建设的同时,加强县城、重点建制镇的中转站,以及一般乡镇、重点行政村收集站的建设,新建中转站、收集站要为以后的分类收集留有扩建余地,要多考虑建设地埋式的压缩垃圾中转站;二是在市区和县城购置一批机械化清扫车,提高城镇公共空间机械化清扫率;三是在市区和县城购置一批密闭化运输车辆,提高生活垃圾密闭化运输车辆的比重,降低生活垃圾收运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和干扰。   --在市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在试点工程中,为了降低工作难度,提高可操作性,生活垃圾只按湿垃圾(主要是厨余)和干垃圾(主要是塑料、纸料、布料、木料等)进行分类收集,干垃圾适宜焚烧处理,湿垃圾适宜生物化或填埋处理;同时,要选择条件较好的单位、小区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取得经验再逐步推广。   --加强生活垃圾末端处理设施的建设。一是在市区以静脉产业园为平台,建设以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为主、生活垃圾填埋场为辅的生活垃圾末端处理体系,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水平;二是在武鸣县和宾阳县各规划建设一座生活垃圾填埋场。   (二)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主要任务   1.建设目标   “十二五”期间,市区要基本构建起完整的餐厨废弃物收集、运输、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体系,到2015年末,新增处理能力达到200吨/天,餐厨废弃物集中收集率达75%,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理体系区域覆盖率达90%,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90%,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正常运转率达90%。   2.重点措施   --建立协调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由市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为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包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环境保护局、市城市管理局、市水产畜牧兽医局、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共同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使用“潲水油”、“地沟油”行为,规范餐厨废弃物处置,加强餐厨废弃物收运管理,建立餐厨废弃物管理台账制度,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建立餐厨垃圾收运体系。首先是明确餐厨垃圾收运车的收运范围;其次是给签约单位配备专用餐厨垃圾收集桶;最后由专用餐厨垃圾收运车统一将每天收集的餐厨垃圾运至餐厨垃圾处理厂处理。   --建设一座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厂。项目建设地址在南宁市石西有机复合肥料厂,主要是采用厌氧发酵工艺,产生沼气用于发电,制成生物柴油对外销售。   --积极发展家庭厨余减量化方式。选择条件较好的小区实施家庭厨余垃圾减量化试点,即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社区、家庭购置厨余粉碎机对厨余垃圾进行减量化处理,积累经验后再逐步推广。   (三)建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主要任务   1.建设目标   市区要实施建筑垃圾运输行业准入制度和建筑垃圾密闭化运输管理制度,“十二五”期间,建筑垃圾密闭化运输工作必须取得明显成效。要加强建筑垃圾的综合处理,到2015年末,建筑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要达到90%以上,再利用率达50%以上,资源化率要达到25%。大力发展新型墙体建筑材料,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率。   2.重点措施   --实施建筑垃圾运输行业准入制度。对从事建筑垃圾运输企业要进行资格审查,要求企业必须达到拥有规定数量的符合要求的机械化密闭车辆等条件,禁止个人和未取得建筑垃圾运输经营许可证的单位从事建筑垃圾运输,鼓励企业投资组建大型专业化建筑垃圾运输公司,使企业数量趋于合理,提高从事该行业的企业整体素质,逐步淘汰个体泥头车运营方式,最终达到便于监管的目的。   --建设一座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处理厂。通过建设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处理厂,加强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应用和推广,提高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水平。   --积极发展新型墙体建筑材料。鼓励和引导墙材企业转变思路,按照国家节能减排要求,把建筑垃圾、粉煤灰、废矿渣等固体废物变废为宝,用耗能少、无污染的办法生产轻质墙体材料、轻集料混凝土空心砌块和轻集料混凝土配砖、标砖等产品。   --加强建筑垃圾管理。通过设计合理的收费制度和加强建筑垃圾物流监管,引导建筑企业采用地基填埋、铺路等方式提高建筑垃圾的再利用率;要求建筑企业在申请开工时同时办理建筑垃圾处置许可证,如违规堆放、处置则吊销施工许可证并施以重罚,促进建筑企业将建筑垃圾运至消纳场、处置场处理。   --加强建筑垃圾消纳场建设。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水平和能力均有限的情况下,要继续加强建筑垃圾消纳场建设,保证建筑垃圾得到无害化处理。   (四)电子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主要任务   1.建设目标   加快建立电子废弃物收集和集中处置体系,提高电子废弃物安全处置和再生利用水平,2015年末,电子废弃物集中拆解率和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   2.重点措施   --鼓励电器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回收电子废弃物。通过对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进口电器电子产品的收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征收电子产品处理基金,然后再以基金补贴的方式鼓励电子产品生产企业通过“以旧换新”等形式回收电子废弃物。   --广西南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拆解中心二期项目。继续推进广西桂物资源循环产业园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拆解中心二期项目的建设,使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规模达到100万台(套)/年,在扩大产业规模的同时,加快推进废电路板资源化项目、废CRT资源化处理项目以及其他材料处理项目。   --加强南宁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以广西桂物资源循环产业园为平台,分两期建设一个拥有300个规范化的社区再生资源回收站点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   (五)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理设施建设主要任务   1.建设目标   2015年末,一般工业固化废物综合利用率要达到95%以上。   2.重点措施   --推进南宁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中心项目建设。该项目不仅是一个处置中心,还是一个技术研发中心,“十二五”期间重点要加强滤泥处置技术和粉煤灰、炉渣、电石潭、冶炼废渣、尾矿等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的研发,要进一步提高粉煤灰、炉渣、电石潭、冶炼废渣、尾矿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   --加快南宁市再生资源产业基地建设,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六)危险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主要任务   1.建设目标   2015年末,危险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率要保持100%。   2.重点措施   --继续加强和规范全市医疗废物管理,集中处置签约医疗机构要进一步扩大到部队、民营及社区医疗服务机构,要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的产生、收集、运输、处置全过程环境监督管理体系。   --建立工业危险废物生产单位重点监管清单,杜绝危险废物非法转移现象,要建立健全工业危险废物的产生、收集、运输、处置全过程环境监督管理体系。   --加大对危险废物处置设施的监督力度,促进危险废物生产单位和处置运营单位规范化管理。   (七)监管能力建设主要任务   1.建设目标   通过加强信息化管理平台、物流管理系统、数据统计分析系统、应急处理中心的建设,使环卫部门管理水平有明显提高,政府对城镇垃圾收运处理的全过程监管能力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明显增强,防止在整治环境卫生的同时出现二次环境污染。   2.重点措施   --建设环卫信息系统管理平台。将全市环卫职工、环卫设备设施、环卫作业、环卫行业管理等相关信息统一纳入信息系统管理平台,并根据信息变化情况即时更新,为环卫行业管理提供便利。   --建设生活垃圾物流管理系统。该系统应能实现生活垃圾物流统计分析,包括实现当日实时称重汇总图表、月度和年度生活垃圾量分析;实现物流平衡监控,包括全市中转和处置企业物流信息的实时监控和超计划量报警,并解决物流调度管理;实现物流车辆轨迹实时监控及历史轨迹回放,实现中转站及处置场所生活垃圾物流及处置信息的实时监管;实现突发事件接警及物流应急调度系统预案。   --建设建筑垃圾物流管理系统。该系统应能为建筑工地、建筑垃圾运输监理部门、消纳场管理部门提供相关信息和实行建筑垃圾密闭化运输全程监控;该系统纳入城市管理指挥中心信息监控平台统一管理,通过运输车辆上安装的GPS定位系统对车辆运营实行24小时全时段、全方位、全天候的监控管理,并根据电脑监控数据对运输企业运营情况做出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该企业从业资格年审的重要依据。   --建立和完善统计分析系统和应急处理系统,加强政府监管和应急处理能力。建立统计分析和预测系统,为政府监管、决策提供全面、准确、科学的数据;建立应急处理中心,与南宁市应急联动中心联接,提高在垃圾收运处理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建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厂环境保护监管机制。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必须采取完善的污染防治措施,特别是要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监管机制,包括监测设备的购置,以及监测运行管理制度、监测结果公示制度的建立等,以确保环境安全和居民身体健康安全。 六、重点项目   (一)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重点项目   “十二五”期间,南宁市在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方面,重点推进南宁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厂等9个项目的建设,总投资约18.42亿元。   表6-1 “十二五”南宁市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重点项目表 序号 区县名称 项目名称 选址 新增能力(吨/天) 处理方式 建设起止年份 使用年限(年) 投资估算 (万元)   合计             184217 1 市区 南宁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静脉产业园 一期2000 焚烧 2012-2014 30 75000 2 市区 南宁市生活垃圾填埋场 静脉产业园 1300 卫生填埋 2013-2015 30 30000 3 市区 南宁市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处理厂 待定 2000 综合处理 2012-2014 30 10000 4 市区 南宁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中心 待定 700 综合处理 2013-2015 30 12000 5 市区 广西南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拆解中心(二期) 五合临港产业园区 50万台(套)/年 综合处理 2013-2015 30 10000 6 市区 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厂 石西 一期200 厌氧发酵 2011-2013 30 12217 7 市区 建筑弃土消纳场(5~8处) 待定 4000 填埋堆放 2011-2015 5 5000 8 武鸣县 武鸣与南宁-东盟经开区生活垃圾填埋场 待定 300 卫生填埋 2013-2015 30 15000 9 宾阳县 宾阳县生活垃圾填埋场 待定 300 卫生填埋 2013-2015 30 15000 注:静脉产业园目前规划选址在高峰林场大塘分场附近,占地约500亩。   (二)垃圾收运设施建设重点项目   “十二五”期间计划安排中转站、收集站建设项目25项共342座,总服务能力9140吨/天,总投资约4.23亿元。其中,市建成区新增垃圾中转站19座,市郊建制镇、重点行政村共建设垃圾中转站7座,收集站62座;辖县方面,共建设垃圾中转站18座,垃圾收集站234座。   表6-2 “十二五”南宁市生活垃圾收运设施(新增)建设重点项目 序号 区县 名称 项目名称 数量 总服务能力(吨/天) 估算总投资(万元) 建设起止年份   总计   342 9140 42310   1 市建成区 城北大型中转站扩能工程(扩建,二次转运,配套设备等) 1 600 1470 2011-2012 2 市建成区 城南大型中转站(新建,二次转运,配套设备等) 1 2000 15000 2012-2015 3 青秀区 垃圾中转站项目 6 300 1800 2012-2014 4 江南区 垃圾中转站项目 3 250 1100 2011-2013 5 西乡塘区 垃圾中转站项目 4 400 1400 2011-2013 6 良庆区 垃圾中转站项目 2 200 800 2011-2013 7 邕宁区 垃圾中转站项目 1 300 500 2011-2013 8 相思湖区 垃圾中转站项目 1 100 400 2011-2013 9 经开区 工业园垃圾中转站项目 1 150 600 2011-2013 10 高新区 工业园垃圾中转站项目 1 600 6800 2011-2013 11 市区 市郊建制镇中转站项目 7 560 1400 2012-2015 12 市区 市郊建制镇收集站项目 16 480 1600 2012-2015 13 市区 重点行政村收集站项目 46 230 2300 2012-2015 14 武鸣县 垃圾中转站项目 4 200 800 2012-2015 15 武鸣县 垃圾收集站项目(9+29) 38 325 560 2012-2015 16 横县 垃圾中转站项目 4 200 800 2012-2015 17 横县 垃圾收集站项目(13+37) 50 445 760 2012-2015 18 宾阳县 垃圾中转站项目 4 200 800 2012-2015 19 宾阳县 垃圾收集站项目(12+35) 47 415 710 2012-2015 20 上林县 垃圾中转站项目 2 100 400 2012-2015 21 上林县 垃圾收集站项目(9+25) 34 305 520 2012-2015 22 马山县 垃圾中转站项目 2 100 400 2012-2015 23 马山县 垃圾收集站项目(9+25) 34 305 520 2012-2015 24 隆安县 垃圾中转站项目 2 100 400 2012-2015 25 隆安县 垃圾收集站项目(8+23) 31 275 470 2012-2015   注:人口在3万人以上的重点建制镇建立中转站,建制镇中转站项目服务能力平均为50吨/天,预算费用为平均200万元/座。一般乡镇和重点行政村设置收集站,一般乡镇垃圾收集站服务能力平均为20吨/天,预算费用为平均30万元/座;重点行政村(含社会主义新农村)垃圾收集点服务能力平均为5吨/天,预算费用为平均10万元/座。   (三)垃圾收运装备购置重点项目   --生活垃圾收运装备方面,“十二五”期间,全市共新增密闭电动(助力)三轮车4908辆、密闭式自卸车572辆和压缩转运车254辆,道路清扫车26辆,总投资约26684万元。   --餐厨垃圾收运装备方面,“十二五”期间,市区共新增2200个标准垃圾桶和38辆密封式餐厨垃圾收运专用车,总投资约648.8万元。   --建筑垃圾收运装备方面,“十二五”期间,在存量敞开式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全部淘汰更新的基础上,市区还需要新增80辆机械化全密闭建筑垃圾运输车辆,项目总投资2400万元。   表6-3 “十二五”南宁市城镇垃圾收运装备(新增)购置项目 序号 区县名称 项目名称 项目内容 数量 单价(万元/辆) 估算总投资(万元) 建设起止年份 总计     8078   29732.8   1 市区 生活垃圾收运车辆 密闭电动三轮车 3000 2 6000 2011-2014 4吨密闭式自卸车 338 11 3718 2011-2014 8吨压缩转运车 135 40 5400 2011-2014 2 武鸣 生活垃圾收运车辆 密闭助力三轮车 318 2 636 2012-2013 3吨密闭式自卸车 39 10 390 2012-2013 8吨压缩转运车 20 40 800 2012-2013 3 横县 生活垃圾收运车辆 密闭助力三轮车 414 2 828 2012-2013 3吨密闭式自卸车 51 10 510 2012-2013 8吨压缩转运车 26 40 1040 2012-2013 4 宾阳 生活垃圾收运车辆 密闭助力三轮车 390 2 780 2012-2013 3吨密闭式自卸车 48 10 480 2012-2013 8吨压缩转运车 24 40 960 2012-2013 5 上林 生活垃圾收运车辆 密闭助力三轮车 270 2 540 2012-2013 3吨密闭式自卸车 33 10 330 2012-2013 8吨压缩转运车 17 40 680 2012-2013 6 马山 生活垃圾收运车辆 密闭助力三轮车 270 2 540 2012-2013 3吨密闭式自卸车 33 10 330 2012-2013 8吨压缩转运车 17 40 680 2012-2013 7 隆安 生活垃圾收运车辆 密闭助力三轮车 246 2 492 2012-2013 3吨密闭式自卸车 30 10 300 2012-2013 8吨压缩转运车 15 40 600 2012-2013 8 市区 餐厨垃圾收运装备 3吨翻料车 30 15 450 2012-2013 5吨翻料车 8 20 160 2012-2013 120升标准桶 1800 0.016 28.8 2012-2013 240升标准桶 400 0.025 10 2012-2013 9 市区 建筑垃圾收运车辆 全密闭建筑垃圾运输车辆 80 30 2400 2012-2013 10 全市 道路机械化清扫装备 道路清扫车 26 25 650 2011-2012   (四)旧生活垃圾场污染治理重点项目   为了改善人居环境,“十二五“期间,需要对市区城南生活垃圾填埋场、武鸣县腾翔垃圾处理场、上林县大丰镇马童岭垃圾场、马山县简易垃圾堆放场等垃圾处理设施的污染问题进行改造或就地无害化封场治理,共需投入11100万元。   表6-4 “十二五”南宁市旧生活垃圾场治理重点项目 序号 区县名称 旧垃圾场名称 地点 占地面积(平方米) 累计堆放垃圾量(吨) 主要环境问题 治理方案 投资(万元) 合计             11100 1 市建成区 城南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改造工程 五象大道五象岭 700350 3348022 渗滤液处理不达标 渗滤液处理系统升级改造 4900 2 市建成区 城南生活垃圾填埋关停并转工程 五象大道五象岭 700350 3348022 五象新区开发 关停封场,原有土地重新规划利用(建大型垃圾中转站、环卫专用停场、修理厂、办公区等) 5000 3 武鸣县 腾翔垃圾处理场 武鸣县双桥镇腾翔10组 13333 无统计 污染地下水、土壤及大气 就地无害化封场处理 270 4 上林县 大丰镇马童岭垃圾场 大丰镇马童岭 46000 159500 污染地下水、土壤及大气 就地无害化封场处理 850 5 马山县 马山县简易垃圾堆放场 各乡镇堆放场 1100 14000 污染地下水、土壤及大气 清运至卫生填埋场填埋处理 80   (五)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程   加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是实现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重要前提,是提高垃圾处理水平的重要保证,通过开展试点,积极探索适合南宁市区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模式。   “十二五”期间,在市区选择200个条件较好的单位和小区开展试点工程,项目内容包括:平均每个示范单位、小区配套50个垃圾收集大桶(两种颜色各25个)和一辆密闭型助力垃圾车,每户家庭赠送2个家用垃圾桶(篮),按“湿垃圾”和“干垃圾”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同时,通过各种方式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宣传活动。项目总投资约1400万元。   表6-5 “十二五”南宁市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程 序号 项目内容 数量 (个、辆、座) 单价(元) 估算总投资(万元) 使用年限(年) 建设起止年份   总计     1400     1 小区大桶 10000 200 200 5 2012-2015 2 家用小桶 200,000 20 400 5 2012-2015 3 电动三轮车 200 10000 200 5 2012-2015 4 中转站改造 10 400000 400 20 2012-2015 5 宣传活动     200       (六)家庭厨余减量化试点工程   家庭厨余减量化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市民使用厨余垃圾粉碎机对厨余垃圾粉碎后排入下水道;另一种是在社区安装厨余垃圾处理机,对社区的厨余垃圾进行集中处理成农用肥料。这种两种方式在发达国家均较普及。随着南宁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家庭厨余垃圾的产量增长很快,目前规划的餐厨垃圾处理设施
相关文档 more+
  •  
登录合规网
解读×
加入清单×
加入 管理清单
系统提示×
很抱歉,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下载太过频繁,如继续下载,请输入验证码并点击继续下载
继续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