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关于进一步明确生活饮用水水质日常监测管理工作的通知
颁布机构: |
北京市卫生局 |
生效状态: |
在用 |
所属类型: |
地方规范性文件 |
适用地区: |
北京市 |
适用领域: |
食品卫生 |
生效日期: |
2010/01/01 |
颁布日期: |
2010/01/01 |
颁布机构: |
北京市卫生局 |
生效状态: |
在用 |
所属类型: |
地方规范性文件 |
适用地区: |
北京市 |
适用领域: |
食品卫生 |
生效日期: |
2010/01/01 |
颁布日期: |
2010/01/01 |
北京市卫生局关于进一步明确生活饮用水水质日常监测管理工作的通知
(京卫法监字〔2010〕114号)
各区(县)卫生局,市卫生监督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其他有关单位:
为保障本市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加强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管理,进一步明确各类供水设施的水质采样点位置、检验项目及监测频率等,现将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做好水质检验工作
供水责任单位应定期检验水质并登记检验结果,做好水质档案管理工作。具备条件的,可以建立水质检验实验室,配备必要的人员和设备,自行检验水质;不具备条件的供水单位,可以委托本市具有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合法资质的单位(以下简称具有检验资质的单位)进行检验。
办理卫生行政许可所需的水质检验工作,应当由具有检验资质的第三方承担。
水质检验单位承担水质检验应当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1-5750.13)规定的有关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并对样品采集和水质检验结果的真实性负责。
因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抽检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需要进行的水质检验工作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
二、供水设施的水质采样点位置、检验项目及监测频率
(一)城镇公共供水设施
城镇公共供水的采样点、检测项目及频率参照《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 206-2005)执行。
(二)产权归企事业单位所有的自备水源供水设施和日供水1000立方米以上的农村简易自来水供水设施
1、采样点设置在末梢水。
2、水质检验项目:参照水质常规检验项目执行。(附件1、附件2)
3、监测频次:每年检验一次。
(三)农村日供水量1000立方米以下的小型集中式供水设施
1、采样点设置在末梢水。
2、水质检验项目:
常规检测项目:首次监测时检测项目同自备水源供水设施的检测项目。日常监测项目: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耗氧量、氟化物、硝酸盐、硫酸盐、氯化物、铁、锰、砷、菌落总数、大肠菌群。
3、监测频次:每年检验一次。
(四)二次供水设施
1、采样点设置在原水入口、设备出水口、末梢水。
2、水质检验项目:
(1)必测项目:色度、pH、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硫酸盐、氯化物、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挥发酚类、耗氧量、总硬度、铁、锰、铜、铅、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
(2)选测项目:必要时可以根据水箱类型、消毒方式等因素加测相关检验项目及消毒副产物。
3、监测频次:每年检验一次。
(五)管道直饮水的水质卫生监测
1、采样点设置在原水入口、设备出水口。
2、水质检验项目:按照所使用设备取得卫生许可批件的相应卫生规范进行检测。
3、监测频次:每年检验一次。
(六)现场制售水的水质卫生监测
1、采样点设置在原水入口、设备出水口。
2、水质检验项目:按照所使用设备取得卫生许可批件的相应卫生规范进行检测。
3、监测频次:每年检验二次,其中一次应安排在每年六、七月份。
三、《北京市卫生局关于印发〈北京市生活饮用水卫生许可证发放、复验管理办法〉等五个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办法的通知》(京卫防字〔1998〕24号)中《北京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管理办法》同时废止。其他文件中规定的关于生活饮用水日常监测要求与本通知规定的不同的,以本通知为准。
附件1:水质常规检验项目及限值
附件2:饮用水中消毒剂常规指标及要求
附件1:
水质常规检验项目及限值
项 目 限 值
1、微生物指标*
总大肠菌群(MPN/100mL或CFU/100mL) 不得检出
耐热大肠菌群(MPN/100mL或CFU/100mL) 不得检出
大肠埃希氏菌(MPN/100mL或CFU/100mL) 不得检出
菌落总数(CFU/mL) 100
2、毒理指标
砷(mg/L) 0.01
镉(mg/L) 0.005
铬(六价 mg/L) 0.05
铅(mg/L) 0.01
汞(mg/L) 0.001
硒(mg/L) 0.01
氰化物(mg/L) 0.05
氟化物(mg/L) 1.0
硝酸盐(以N计 mg/L) 10,地下水源限制时20
三氯甲烷(mg/L) 0.06
四氯化碳(mg/L) 0.002
溴酸盐(使用臭氧时 mg/L) 0.01
甲醛(使用臭氧时 mg/L) 0.9
亚氯酸盐(使用二氧化氯消毒时 mg/L) 0.7
氯酸盐(使用复合二氧化氯消毒时 mg/L) 0.7
3、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
色度(铂钴色度单位) 15
浑浊度(NTU-散射浊度单位) 1,水源与净水技术条件限制时为3
臭和味 无异臭、异味
肉眼可见物 无
pH 不小于6.5且不大于8.5
溶解性总固体(mg/L) 1000
总硬度(以CaCO3计) (mg/L) 450
耗氧量(CODMn法,以O2计 mg/L) 3, (水源限制,原水耗氧量>6mg/L时为5)
挥发酚类(以苯酚计 mg/L) 0.002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mg/L) 0.3
铝(mg/L) 0.2
铁(mg/L) 0.3
锰(mg/L) 0.1
铜(mg/L) 1.0
锌(mg/L) 1.0
氯化物(mg/L) 250
硫酸盐(mg/L) 250
4. 放射性物质
总α放射性(Bq/L) 0.5
总β放射性(Bq/L) 1
* MPN,最大可能数;CFU,菌落形成单位。当水样检出总大肠菌群时,应进一步检验大肠埃希氏菌或耐热大肠菌群;水样未检出总大肠菌群,不必检验大肠埃希氏菌或耐热大肠菌群。放射性指标每个办证周期监测一次。
附件2:
饮用水中消毒剂常规指标及要求
消毒剂名称 接触时间 出厂水
中限值 出厂水
中余量 管网末梢水中余量
氯气及游离氯制剂(游离氯 mg/L) 与水接触至少30min出厂 4 ≥0.3 ≥0.05
一氯胺(总氯 mg/L) 与水接触至少120min出厂 3 ≥0.5 ≥0.05
臭氧(O3 mg/L) 与水接触至少12min出厂 0.3 0.02;如加氯,总氯≥0.05
二氧化氯(ClO2mg/L) 与水接触至少30min出厂 0.8 ≥0.1 ≥0.02
注:根据消毒方式的不同确定消毒剂和消毒副产品物指标。在一般情况下,需要检验的常规指标约为3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