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2019修正)》解读

解读法规: 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2019修正)
解读专家: 合规网 解读日期: 2025-09-03

《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2019修正)》重点内容概括如下: 

1. 法规目的:

         旨在促进再生资源回收,规范行业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2. 再生资源定义:

         指社会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已失去原有全部或部分使用价值,经回收、加工处理后能重新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废弃物。 


3. 适用范围:

          在中国境内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经营活动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4. 鼓励措施:

          国家鼓励全社会积攒交售再生资源,鼓励环境无害化回收处理和相关科研、技术开发。 


5. 经营规则:

         经营者必须符合工商登记条件,取得营业执照后方可经营。涉及废旧金属回收的还需向公安机关备案。 


6. 回收规范:

          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在回收生产性废旧金属时,必须如实登记相关信息,并保存两年以上。 


7. 监督管理:

          商务主管部门负责行业管理,其他部门如公安、工商、环保等负责治安、登记管理和污染防治等监督管理。 


8. 罚则:

          对未取得营业执照擅自经营、未按规定备案、未如实登记等违法行为设定了警告、罚款等处罚措施。 


9. 法规意义和影响:

          该法规对规范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为相关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了明确的经营规范,同时保护了合法经营者的权益,对违法行为设定了法律红线。 


10. 新法变化内容:

            2019年修正版对原办法进行了更新,以适应新的行政管理体制和市场环境,如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修改为“市场监管总局”。 


11. 企事业单位义务和权利:

            企事业单位在从事再生资源回收时,需依法取得营业执照,如实登记相关信息,遵守环保标准,同时享有合法经营的权利。触及合规红线的行为包括未取得执照经营、未按规定备案、未如实登记等,将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

相关标准 more+
  •  
相关文档 more+
  •  
登录合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