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解读

解读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
解读专家: 合规网 解读日期: 2025-09-03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旨在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弘扬敬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法规重点内容概括如下: 

1. 老年人定义与权益:明确老年人为60周岁以上公民,享有物质帮助、社会服务、社会优待和参与社会发展的权利。 

2. 国家战略与社会保障: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作为国家长期战略任务,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老年人保障水平。 

3. 家庭赡养与扶养:规定家庭成员应尊重、关心和照料老年人,赡养人应履行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义务。 

4. 社会保障:通过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和医疗需要,逐步开展长期护理保障工作。 

5. 社会服务:发展城乡社区养老服务,鼓励专业服务机构为居家老年人提供服务,逐步增加养老服务投入。 

6. 社会优待:各级政府应制定优待老年人的办法,为老年人提供优先、优惠服务。 

7. 宜居环境:推进宜居环境建设,制定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优先推进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改造。 

8. 参与社会发展:重视老年人的知识、技能,保障其参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权利。 

9. 法律责任:对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 


法规意义和影响:

          该法规对维护老年人权益、促进社会和谐、推动老龄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相关主体行为规范和权益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 


新法变化内容:

          相较于旧法,新修订的法规增加了长期护理保障工作,强化了对老年人的社会服务和优待措施,明确了养老服务设施的规划和建设要求,以及对养老机构的监管和法律责任。 


企事业单位义务与权利:

          企事业单位需履行保障老年人权益的职责,为老年人提供便利服务,同时享有国家鼓励和支持养老服务发展的相关政策。


合规红线:

          禁止歧视、侮辱、虐待或遗弃老年人,不得侵占老年人财产,不得安排老年人从事危害身心健康的劳动或危险作业。

相关标准 more+
  •  
相关文档 more+
  •  
登录合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