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制爆危险化学品治安管理办法》解读

解读法规: 易制爆危险化学品治安管理办法
解读专家: 合规网 解读日期: 2025-09-03

《易制爆危险化学品治安管理办法》重点内容概括如下: 

1. 适用范围:适用于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储存、使用、运输和处置等治安管理活动。 

2. 定义:易制爆危险化学品指列入公安部名录的可用于制造爆炸物品的化学品。 

3. 管理原则: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依法治理、系统治理的原则,强化从业单位主体责任。 

4. 信息系统与追踪:从业单位应建立信息系统,与公安机关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实行电子追踪标识管理。 

5. 举报与奖励:鼓励举报违反规定行为,公安机关应及时查处并保密举报人信息,对有功人员给予奖励。 

6. 销售、购买和流向登记:规定了购买、销售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许可证件要求、交易方式和记录保存期限。 

7. 处置、使用、运输和信息发布:从业单位在转产、停产等情况下需报备处置方案,使用单位不得出借或转让易制爆危险化学品,运输途中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公安机关。 

8. 治安防范:从业单位应设置治安保卫机构,储存场所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9. 监督检查:公安机关定期组织监督检查,建立风险评估和信息共享机制。 

10. 法律责任:违反办法规定的,将依法受到处罚,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法规意义和影响:

该办法的实施对于加强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治安管理,有效防范治安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公共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它对相关行业的行为规范和权益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促进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企事业单位义务与权利: 

- 义务:建立信息系统、实行电子追踪标识管理、销售购买流向登记、治安防范、配合监督检查等。 

- 权利:依法进行易制爆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等活动,对违反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举报。 

- 合规红线:未按规定建立信息系统、非法销售购买、未进行流向登记、未采取必要治安防范措施等,将面临法律责任。

登录合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