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是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而制定的法规,其重点内容概括如下:
1. 法定计量单位制度:国家实行法定计量单位制度,确保计量单位的统一和标准化。
2. 计量基准和标准器具:规定了计量基准和计量标准器具的使用条件、审批流程和管理制度。
3. 计量检定:明确了强制检定和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的管理规定,以及计量检定工作的原则。
4. 计量器具的制造和修理:对制造、修理计量器具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提出了资质和条件要求,包括定型鉴定和样机试验。
5. 计量器具的销售和使用:对外商在中国销售计量器具的型式批准、销售监督检查以及禁止使用不合格计量器具等进行了规定。
6. 计量监督: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负责监督和实施计量法律、法规。
7.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计量认证:规定了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经过计量认证,以及认证的内容和程序。
8. 计量调解和仲裁检定:明确了计量纠纷的调解和仲裁检定的职责和程序。
9. 费用:规定了建立计量标准、使用计量器具、制造计量器具新产品等申请考核和检定的费用缴纳办法。
10. 法律责任:对违反计量法规的行为,规定了相应的行政处罚措施。
该法规的实施对保障国家计量体系的科学性、统一性和准确性,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它对相关主体行为规范和权益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企事业单位在计量器具的制造、使用和管理方面设定了明确的义务和权利,同时划定了合规红线,违反规定将面临法律责任。 与原有法规相比,该法规经过多次修订,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最新的修订版进一步明确了计量器具的管理要求,强化了计量监督和法律责任,以提高计量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企事业单位需要履行的义务包括:确保计量器具的合格性、定期检定、遵守计量监督规定等。同时,它们享有的权利包括: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使用计量器具、申请计量认证等。合规红线包括:不得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不得制造销售未经批准的计量器具等,违反这些规定将受到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