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2018修正)》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2018修正)是为加强计量监督管理,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促进生产、贸易和科学技术发展,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而制定的法律。该法规定了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和计量检定的管理,计量器具的制造、修理、销售和使用,以及计量监督和法律责任等内容。
**法规重点**:
1. 国家实行法定计量单位制度,国际单位制计量单位和国家选定的其他计量单位为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2. 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负责建立计量基准器具,地方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
3. 对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等领域的计量器具实行强制检定,未按规定检定或检定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4. 制造、修理计量器具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具备相应设施、人员和检定仪器设备,并对产品进行检定,保证计量性能合格。
5. 计量监督员和计量检定机构负责监督检查和执行检定任务,处理计量纠纷。
**法规意义和影响**:
该法对于规范计量活动,保障量值准确,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它促进了经济的健康发展,提高了产品质量和贸易效率,对相关行业和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新法变化内容**:
2018年修正版对原法进行了多次修正,主要变化包括对计量基准器具、计量标准器具的建立和管理,以及计量检定规程的制定等方面进行了更新和完善。
**企事业单位义务和权利**:
- **义务**:遵守计量法规定,建立和使用计量器具,进行计量检定,保证计量器具的准确度,不得制造、销售和进口非法定计量单位的计量器具。
- **权利**:在符合规定条件下,可以建立本单位使用的计量标准器具,制造、修理计量器具的企业、事业单位可以生产和销售合格的计量器具。
- **合规红线**:违反计量法规定,如制造、销售不合格计量器具,未按规定进行计量检定等,将面临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