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解读

解读法规: 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
解读专家: 合规网 解读日期: 2025-07-16

《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是中国为防范和应对外来物种入侵危害、保护生物多样性而制定的法规。该办法于2022年8月1日起施行,其重点内容包括: 

1. 定义与原则:

明确外来物种和外来入侵物种的定义,并强调风险预防、源头管控等管理原则。 


2. 管理机制:

建立外来入侵物种防控部际协调机制,由农业农村部牵头,多部门参与,共同研究部署防控工作。 


3. 名录与数据库:

制定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实行动态调整和分类管理,并建立数据库。 


4. 风险评估与监测预警:

建立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和监测制度,构建监测网络,及时发布预警预报。 


5. 治理与修复:

根据外来入侵物种的种类、危害程度等因素,制订防控治理方案,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理和生态系统恢复。 


6. 法律责任:对未经批准擅自引进、释放或丢弃外来物种的行为,依法追究责任。 


          该法规的实施对维护国家生物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对相关行业和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相比于原有法规,新办法强化了外来入侵物种的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明确了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提高了法规的可操作性。 


          企事业单位在引进外来物种时需遵守审批和检疫规定,采取防范措施防止物种逃逸扩散,并在发生逃逸、扩散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未经批准擅自引进、释放或丢弃外来物种的行为将受到法律处罚。

相关标准 more+
  •  
相关文档 more+
  •  
登录合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