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基础设施维护管理规定》是为加强和规范港口基础设施维护管理,保障港口安全稳定运行而制定的法规。该规定自2022年9月1日起施行,替代了2012年发布的《港口设施维护管理规定(试行)》。
法规重点:
1. 适用范围:适用于中国境内港口基础设施的维护活动,包括码头、防波堤、锚地等。
2. 维护责任:明确了交通运输部、省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港口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以及维护单位的责任。
3. 维护原则:强调全生命周期维护要求,坚持预防为主、规范及时、安全环保的原则。
4. 维护计划:要求维护单位根据设施运行情况和使用年限编制维护计划,并根据变化及时调整。
5. 检查和检测评估:规定了检查频次和检测评估的要求,以及检测单位的责任。
6. 设施维修:明确了维修要求,包括专项维修的设计、评审和监理,以及维修后的核验和使用。
7. 档案与信息报送:要求维护单位建立台账和档案管理制度,定期报送技术状态信息。
8. 监督检查:规定了港口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职责和违规处罚措施。
法规意义和影响:
该规定对提升港口基础设施维护管理水平,保障港口安全运营,促进港口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规范了维护活动,保护了相关主体的权益,对港口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新法变化内容:
与2012年的试行规定相比,新规定增加了对港口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维护的要求,强化了维护计划的编制和调整,明确了检测评估和维修的具体要求,以及加强了监督检查和信用管理。
企事业单位义务与权利:
- 义务:维护单位需制定和执行维护计划,开展检查和检测评估,及时维修,建立档案,报送信息,遵守安全生产责任制。
- 权利:维护单位可依法获得必要的资金投入,使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推进技术应用。
- 合规红线:不得干扰检测评估工作,不得伪造、篡改检测评估报告,违反规定将面临责令整改或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