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2021修正)》解读

解读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2021修正)
解读专家: 合规网 解读日期: 2025-07-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是中国民用航空领域的基础性法律,旨在维护国家领空主权和民用航空权利,保障民用航空活动的安全和秩序,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并促进民用航空事业的发展。该法律涵盖了民用航空器国籍、权利、适航管理、航空人员资质、民用机场管理、空中航行规则等多个方面,对公共航空运输企业、通用航空活动、搜寻援救和事故调查、对地面第三人损害的赔偿责任等进行了全面规定。 **法规重点**: 1. **民用航空器国籍与权利**:明确了民用航空器的国籍登记要求、权利登记制度,包括所有权、抵押权和优先权等。 2. **适航管理**:规定了民用航空器及其部件的设计、生产、维修标准,以及适航证书的发放和管理。 3. **航空人员资质**:要求航空人员必须经过专门训练,取得相应执照才能上岗。 4. **民用机场管理**:对民用机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提出了要求,明确了机场使用许可证的申请和发放程序。 5. **空中航行规则**:包括空域管理、飞行管理和飞行保障等内容,规定了航空器的飞行规则和空中交通管制要求。 6. **公共航空运输**:规定了公共航空运输企业的经营许可条件、运输凭证要求和承运人责任。 7. **通用航空**:明确了通用航空活动的定义、条件和经营许可要求。 8. **搜寻援救和事故调查**:规定了民用航空器紧急情况下的搜寻援救措施和事故调查程序。 9. **赔偿责任**:明确了民用航空器对地面第三人损害的赔偿责任。 10. **对外国民用航空器的特别规定**:对外国民用航空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民用航空活动提出了特别要求。 **法规意义和影响**:该法律为中国民用航空活动的规范化、法制化提供了基本遵循,对保障民用航空安全、维护消费者权益、推动民用航空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法变化内容**:2021年修正版对原法进行了更新,以适应民用航空领域的新发展和国际标准,但具体变化内容未在文本中体现。 **企事业单位义务与权利**:企事业单位需依法进行民用航空器国籍登记、权利登记,确保航空器适航,聘用合格航空人员,遵守空中航行规则,合法经营公共航空运输或通用航空活动。同时,它们享有合法经营民用航空活动的权利,但在违反法规时会触及合规红线,面临法律责任。
相关标准 more+
  •  
相关文档 more+
  •  
登录合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