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2021修订)》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2021修订)是中国为加强动物防疫活动管理、预防控制动物疫病、促进养殖业发展、防控人畜共患传染病、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和人体健康而制定的重要法律。该法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替代了之前版本,对动物防疫工作提出了全面要求。
**法规重点**:
1. **适用范围**:适用于中国领域内的所有动物防疫及其监督管理活动。
2. **动物疫病分类**:将动物疫病分为一类、二类和三类,具体名录由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
3. **防疫方针**: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控制、净化、消灭相结合的方针。
4. **政府职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动物防疫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
5. **动物疫病预防**:包括风险评估、强制免疫、监测预警等措施。
6. **动物疫情报告**:明确了动物疫情的报告、通报和公布程序。
7. **动物疫病控制**:规定了对不同类别疫病的控制措施。
8. **动物和动物产品检疫**:明确了检疫流程和要求。
9. **无害化处理**:规定了病死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的处理要求。
10. **动物诊疗和兽医管理**:规定了动物诊疗机构和执业兽医的管理要求。
11. **监督管理和保障措施**:明确了监督管理职责和动物防疫工作的保障措施。
12. **法律责任**:规定了违反法律规定的法律责任。
**法规意义和影响**:该法对于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保护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它强化了动物防疫的法律地位,明确了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单位和个人的防疫责任,提升了动物防疫工作的规范性和系统性。
**新法变化内容**:2021年修订版相较于旧版,更加强调了动物疫病的分类管理、风险评估、强制免疫和监测预警制度,细化了动物疫情报告和通报程序,强化了动物疫病控制和动物产品检疫的规定,增加了对动物诊疗和兽医管理的要求,明确了监督管理和保障措施,加重了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企事业单位义务与权利**:企事业单位需依法进行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诊疗、净化、消灭和检疫工作,建立免疫档案,加施畜禽标识,保证可追溯性。同时享有国家对动物防疫工作的支持和补助。合规红线包括不得瞒报、谎报动物疫情,不得经营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和动物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