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解读

解读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
解读专家: 合规网 解读日期: 2025-07-16

《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是中国针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制定的专门法律,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该法律的核心要点如下: 

1. 法规重点: 

 - 总则:明确长江保护法的立法目的、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强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 规划与管控:建立长江流域规划体系,实施用途管制,保护水能资源,严格河湖岸线管制。 

 - 资源保护:优先保障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加强水资源保护与利用,保护地下水资源,统筹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 水污染防治: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制定水环境质量标准,控制总磷排放,加强城乡污水集中处理。 

 - 生态环境修复:实行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系统治理,严格捕捞管理,实施河湖水系连通修复。 

 - 绿色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推进绿色发展,实施节水技术改造,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质量。 

 - 保障与监督:加大财政投入,建立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实行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加强司法保障。 

 - 法律责任:对违法行为规定了警告、罚款、责令停产整顿等处罚措施,明确了侵权责任和刑事责任追究。 


2. 法规意义和影响: 

 - 该法律对于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将规范相关主体的行为,保护长江流域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 


3. 新法变化内容: 

 - 该法律是新制定的,不是替代原有法规,而是专门针对长江保护的全面立法。 


4. 企事业单位义务与权利: 

 - 义务:企事业单位需遵守水污染防治、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修复等方面的规定,不得从事违法行为,如非法采砂、违法排污等。 

 - 权利:依法获取生态环境保护相关信息,参与和监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 合规红线:不得违反生态保护红线、水环境质量标准、资源利用效率目标等法律规定,否则将面临法律责任。

相关标准 more+
  •  
相关文档 more+
  •  
登录合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