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文物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国家文物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建好红色草原 协同推进革命文物与草原生态保护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记者就《通知》的出台采访了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相关司室负责同志。
记者: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全国红色草原建设情况,以及《通知》出台背景。
国家文物局革命文物司负责同志答: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文物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践行“两山”理念,2022年8月国家文物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公布首批12家红色草原名单,指导支持红色草原充分发掘资源优势,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积极推进草原生态建设保护,促进“红绿”融合发展,一年来取得显著进展。山西花坡草原深入挖掘红色资源价值内涵,持续讲好草原红色故事;内蒙古明安草原、吉林郭尔罗斯草原,以发展红色旅游为重点,大力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湖南南滩草原启动实施十年提升计划,综合开展草原环境治理;湖南、广西南山草原、四川红原、松潘、甘孜草原和甘肃红石窝草原围绕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持续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积极打造“重走长征路”等红色旅游品牌;青海金银滩草原、新疆塔什汗草原着力加强红色教育基地建设。
今年,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近日,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召开,会议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强大文化力量。建好红色草原是国家文物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坚决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举措。今年8月,国家文物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召开首届红色草原保护利用工作会议,对红色草原建设工作进行总结。四川省多部门联合制定文件,推出“红色草原”保护利用地方配套政策。国家文物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制定印发《通知》,系统开展红色草原建设。
记者:请介绍一下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推进红色草原建设方面的具体举措。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原管理司负责同志答: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指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和国家文物局于2022年8月联合推介了首批12处“红色草原”。
首批12处“红色草原”涉及四川、青海、内蒙古、新疆等9个省区,草原面积约7900万亩。12处“红色草原”红色绿色资源都具有明显的代表性、典型性、严肃性。红色方面,包含长征、抗战、戍边、国防等我国革命、建设时期形成的革命遗址遗迹,产生的革命人物,凝聚的革命精神;绿色方面,覆盖我国内蒙古高原草原区、西北山地盆地草原区、青藏高原草原区、东北华北平原山地丘陵草原区和南方山地丘陵草原区五大草原区,涉及温性草甸、温性草原、高山草甸、高寒草原和热性灌草等草原类型。其中,有7处“红色草原”位于我国三北地区,承担着荒漠化防治和防沙治沙的重要任务。
为做好“红色草原”保护利用工作,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于今年7月专门在全国草原保护修复现场会上,对加强“红色草原”保护利用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同时,在草原保护修复、生态产业发展、防灾减灾及多功能利用等方面不断加强对“红色草原”的支持力度。目前,退化草原修复治理、草种繁育基地建设、草原有害生物防治、国有草场建设(试点)、国家草原公园建设(试点)、草原防火物资库(站)建设、新型草原经营主体培育等相关资金、项目、平台与政策全部覆盖12处“红色草原”,进一步夯实了草原绿色本底,增强了绿色发展底气。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会同国家文物局积极指导地方林草、文物主管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在保护好草原的前提下,依托浑厚的红色资源禀赋和良好的草原生态环境,积极发展红色生态旅游、草原民族民俗体验、特色草牧业等草原生态产业,让广大游客在体验壮美秀丽草原自然风光同时,也能感受红色文化、爱国主义熏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不断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今年暑期,“红色草原”成为广大群众旅游、研学的热门目的地,“红色草原”保护利用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热情参与。
记者:请问国家文物局围绕《通知》要求的落实,将推出哪些政策举措、开展哪些工作?
国家文物局革命文物司负责同志答:国家文物局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文物和生态保护工作重要指示要求为根本遵循,按照《通知》要求,与国家林草局一起,积极探索以绿色发展促进红色资源保护传承,以红色资源赋能草原地区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路径,有序推进全国红色草原体系建设。
我们将研究制定保护利用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科学编制红色草原保护利用工作规划,完善红色草原展示宣传和保护管理设施建设,建设富有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积极开展各类草原生态保护创新实践与科学普及。将加强系统研究深化价值挖掘,切实用好革命文物与草原资源,开展革命文物提档升级工作,不断加强草原地区革命、建设、改革各时期重要遗址遗迹的保护,积极凝练革命文物重大工程,统筹好预防性保护与抢救性保护,本体保护和周边保护、单点保护和集群保护,协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工作,一体化保护展示红色草原的历史风貌和自然景观。
我们要推动构建红色草原展示体系,实施红色主题展陈提升工程,打造一批革命历史主题精品展陈,适度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增强革命文物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加大草原革命文物和生态保护成果宣传推介,深入挖掘红绿融合赋能草原地区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牧区振兴的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讲好“红色草原,绿色发展”的故事,讲好草原地区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建设美丽家园的故事,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依托革命文物与草原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红色旅游品牌,让更多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走进革命文物,走进绿色草原,感悟红色草原的魅力与活力。围绕乡村振兴和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创新推出各类文化和生态产品,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增收,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记者:请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推进红色草原建设方面还将有哪些具体举措?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原管理司负责同志答: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农牧民增收等方面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我国是草原大国,面积位居世界第一。我国草原地带性分布特点明显,分为内蒙古高原草原区、西北山地盆地草原区、青藏高原草原区、东北华北平原山地丘陵草原区、南方山地丘陵草原区。
草原也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发源地、历史见证地。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见证了草原儿女为新中国建设作出的巨大贡献。众多草原地区红色资源丰富,是红色文化和绿色生态文化有机融合所在地。
下一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将继续加大对“红色草原”保护修复的支持力度,在资金安排上重点倾斜,项目落实上重点覆盖,政策创设上重点关注,在平台设计上重点聚焦,进一步提高“红色草原”所在区域草原生态质量和科学利用水平,推动“红色草原”实现高水平保护下的高质量发展。
一是进一步密切与文物部门协作配合。积极指导有关地方林草主管部门,加强与文物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协作机制,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形成合力,携手用好红色资源,促进草原绿色发展,共同打造富有特色的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二是切实加大保护力度。以推进三北地区荒漠化防治为抓手,进一步加大对“红色草原”所在地区沙化退化盐碱化草原的治理力度。严格落实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控制天然草原放牧数量,切实推进草原休养生息。坚决打击各类破坏草原的违法行为,保护好来之不易的草原。三是积极推动红色资源实现绿色发展。依托国有草场、国家草原公园、草原综合改革试验区等平台,充分挖掘红色资源潜力,创新绿色发展形式,积极发展生态旅游、特色草牧业、城市草坪业等绿色富民产业,在有效供给红色文化产品的同时,丰富草原绿色生态产品的内容,以绿色发展促进红色资源保护传承,以红色资源赋能草原地区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