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抓好晚秋生产的紧急通知

颁布机构: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生效状态: 在用 所属类型: 地方规范性文件
适用地区: 四川省 适用领域: 职业健康安全综合管理
生效日期: 2006/08/22 颁布日期: 2006/08/22
颁布机构: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生效状态: 在用
所属类型: 地方规范性文件
适用地区: 四川省
适用领域: 职业健康安全综合管理
生效日期: 2006/08/22
颁布日期: 2006/08/22
关于进一步抓好晚秋生产的紧急通知 川府办发电[2006]82号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级有关部门:       7月上旬以来,我省大部分地方出现严重伏旱,干旱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近日仍是连晴高温天气,干旱持续发展,农作物的受灾面积继续增加,农业生产损失日趋加重。为进一步做好抗旱减灾工作,全力以赴抓好晚秋生产,现就有关事项紧急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当前晚秋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省灾区各级党委、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把大力发展晚秋生产作为弥补灾害损失的重要措施来抓,总体进展正常。但据调查,工作推进中存在干部思想不集中、区域发展不平衡、关键措施不到位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县(市、区)、乡(镇)面临换届,一些领导精力不集中。二是少数地方存在“等、靠、要,的思想,主动抗旱减灾办法不多,投入增加较少。三是一些地方存在重菜轻粮现象。四是秋洋芋种薯落实、调运比较迟缓。各地必须高度重视上述问题,立足于抗大旱、抗长旱和抗大灾、救大灾,采取最有效的手段切实抓好各项抗旱减灾工作措施的落实。   二、全力抓好晚秋生产关键措施“七落实”        为抓实晚秋生产,各地要严格按照经省政府同意的{2006年晚秋粮食面积产量任务调整分解表》(附后)分配的晚秋生产任务全力抓好晚秋生产关键措施“七落实” ,确保全省晚秋粮食总产超过35亿斤,人均增收5元钱。       (一)狠抓种植面积落实。今年旱区农作物绝收面积大,有大量土地可供发展晚秋生产。各地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把种植计划安排到农户,落实到田块,最大限度增加种植面积,做到多栽多种保多收。全省晚秋粮食面积要达到l500万亩,比去年增加200万亩以上。再生稻是晚秋粮食的大头,确保蓄留面积达到450万亩,有收面积达到400万亩以上。秋红苕既是粮又是饲料,投资少、见效快,适宜种植范围广,栽插的时间还有,季节还在,要千方百计多栽,确保种植面积达到500万亩以上。秋洋芋生育期短、效益高,是晚秋实现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要达到400万亩。通过扩大种植面积,实现全省晚秋粮食总产达到35亿斤以上。我省秋菜具有种植面积大、种植品种多的特点,要根据区域特点和市场需求引导农民积极发展,种植面积要达到700万亩。       (二)狠抓种子种苗落实。一要落实种子种苗补贴,今年省投入大量晚秋生产专项资金,各级人民政府也要加大投入,落实扶持晚秋生产补贴资金。二要备足晚秋作物种苗,特别是秋洋芋种薯量需40多万吨,目前尚有近70%未落实,各级人民政府领导要负责落实种源,及时调运,供应到户。三要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培育好晚秋作物种苗,如集中培育商品苗、村社统一组织集中育苗等方式备足晚秋作物种苗。       (三)狠抓技术培训落实。我省晚秋作物种类多,生产周期短,技术性强。各级农业部门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农户及早多形式、多层次抓好晚秋作物技术培训,真正把高产技术落实到田间地头,在依靠科技、主攻单产上狠下功夫。再生稻:要在抓好头季稻完熟收割的基础上关好田水护芽保芽、及时搬出稻草,补施发苗肥,适时适量施好”九二0“。秋洋芋:要选好脱毒早熟良种,实行深沟高埂,预防湿害,带芽下种,增施有机肥。秋红苕:要狠抓深沟高厢,早栽密植,确保一次全苗。秋大豆:要选用早熟良种,合理密植,早治豆杆蝇。秋荞子:要抓好适时早播合理密植,增施磷、钾肥,人工辅助授粉。秋菜:要重点推广”选用抗热耐涝良种,营养钵育苗,深沟高厢,适时定植,重施底肥,合理追肥,科学防治病虫“等综合配套技术。       (四)狠抓抗旱水源落实。要多管齐下找水源,千方百计增大专效供水量。各级人民政府要立即组织动用所有机电设备和燃油机具全力以赴投入提水抗旱并挤出资金用于提水补助。要抓住有利天气时机继续做好人工增雨作业。抓住一切降雨过程,采取堵溪截流、拦河扎堰等多种措施增加抗旱和发展晚秋生产所需水源。加强对现有水源的管理,统一调度,统一分配,真正做到计划用水、科学用水、节约用水、团结用水,千方百计提高水的利用率。水利部门要充分发挥对水资源统一管理的职能,完善管水机制,把有限的水资源管好、用好。       (五)狠抓田管措施落实。晚秋作物生育期短,必须将攻苗作为首要任务。同时秋季是病虫发生、危害较重的季节,对晚秋生产威胁很大。必须切实抓好以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为中心的田间管理。多施、重施催苗肥,促早发多发。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尽力减轻病虫危害。各级农业部门要精心落实田管措施,夺取晚秋丰收。       (六)狠抓帮困助耕落实。当前农村青壮劳力大量外出,晚秋生产任务又十分繁重。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帮困助耕服务队切实帮助外出务工户和困难户及时种好管好晚秋作物。市(州)、县(市、区)涉农部门要抽派精干力量组建抗旱减灾科技帮扶队,由领导干部带队,立即深入灾区指导群众依靠科技抗旱发展晚秋生产。       (七)狠抓资金监管落实。各地要认真吸取南溪县“白鹅事件”教训,严格资金管理,严禁挤占、截留、挪用救灾资金,确保专款专用。不得将救灾资金层层平均分配,必须集中用于发展晚秋生产所需的种子(种苗)、化肥、农药等物资,真正把补贴物资落实到重灾农户并张榜公布。对挤占、截留、挪用救灾资金的,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三、切实加强对晚秋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       当前是晚秋生产的关键时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晚秋生产工作的领导,认真落实行政首长抓粮食生产的责任制,一级抓一级。要将晚秋生产作为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严格逗硬考核。全省各级干部要紧急行动起来,组织发动群众,采取切实可行措施集中精力抓好晚秋生产。       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大春损失晚秋补、种植业损失养殖业补、农业损失劳务补、农村损失工商业补“的指示,做到重灾区减产不减收、轻灾区稳产保增收、无灾区增产多增收,确保全年增产增收目标的实现。 二00六年八月二十二日
登录合规网
解读×
加入清单×
加入 管理清单
系统提示×
很抱歉,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下载太过频繁,如继续下载,请输入验证码并点击继续下载
继续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