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四川省现代加工制造基地建设规划(2009—2012年)的通知

颁布机构: 四川省人民政府
生效状态: 在用 所属类型: 地方政府规章
适用地区: 四川省 适用领域: 生态环境综合管理
生效日期: 2009/12/22 颁布日期: 2009/12/22
颁布机构: 四川省人民政府
生效状态: 在用
所属类型: 地方政府规章
适用地区: 四川省
适用领域: 生态环境综合管理
生效日期: 2009/12/22
颁布日期: 2009/12/22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现代加工制造基地建设规划(2009—2012年)的通知 川府发[2009]47号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四川省现代加工制造基地建设规划(2009-2012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四川省现代加工制造基地建设规划   (2009-2012年)      以重大装备为代表的现代加工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实力的标志,建设现代加工制造基地对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四川在全国产业格局中的地位具有突出的战略意义,是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规划编制的依据是《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决定》,本规划的重点是重大装备制造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规划期限为2009-2012年。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发展现状。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快速发展,我省现代加工制造业已形成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的产业体系,为我省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08年,我省现代加工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733.5亿元。   我省在重大装备制造方面的优势较为突出,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方面的优势也逐步增强。按主营业务收入在全国各省、区、市的位次,汽轮机和锅炉的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1位,发电机及发电机组的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2位,石油钻采设备和冶金专用设备的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4位,工程机械的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5位。   产业集群快速发展。德阳发电设备和冶金化工成套设备、广汉石油钻采设备、自贡锅炉和数控机床、资阳机车、眉山车辆、成都汽车、泸州工程机械等产业集群基本形成,显著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   (二)主要问题。   1.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不到4%,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较少,大部分产品核心技术主要依靠国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够。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对国外的依赖程度较高,主要依靠劳动力和其他资源优势发展。   2.国际市场开拓较差。由于国外技术转让限制和其他条件的约束,我省重大装备制造主要靠国内市场拉动,出口产品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不到10%。随着国内重大装备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需求约束将日益突出。   3.产业组织水平较低。目前,我省装备制造业的社会协作度仅为5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个百分点。产业链低端化,产业集中度较低,产业优势主要集中在价值链的低端加工制造环节,在国内外分工中居于不利地位。   4.大件运输有一定制约。大件公路通而不畅,运输成本居高不下。枯水期岷江航道大件运输困难,重大装备无法运输出川。大件运输困难,已成为制约我省重大装备产业发展的突出瓶颈。   二、建设思路   (一)指导思想。   按照“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抓住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的重大机遇,突出重点优势产业,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现代加工制造基地建设。   (二)基本原则。   --突出重点,发挥优势。深刻认识我省在全国和世界现代加工制造业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立足于发挥比较优势,突出新能源、重型加工、交通运输、大型工程机械装备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扩大市场竞争优势。   --集中布局,扩大协作。依托工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发展区,促进同类和相关企业聚集,扩大社会协作,发展产业集群,充分获取聚集经济和规模经济的利益。   --深化改革,加强创新。坚持走改革和创新发展之路,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大力推进企业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增强企业活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三)建设目标。   以重大装备制造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为重点,形成优势明显、布局合理的现代产业体系,建成国内一流和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现代加工制造产业基地。   到2012年,力争现代加工制造产业增加值达到1800亿元,年均增长2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形成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00亿元的产业集群2个(发电设备、汽车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0亿元的产业集群2个(工程机械、石油钻采设备),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产业集群3个(机车车辆、数控设备、环保装备);形成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企业(集团)5户(东方电气、二重、成飞、宏华、神钢),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0亿元的企业(集团)15户;主要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20%以上,在全国同业市场占有率居前3名的企业(集团)达到20个;重点企业研发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5%,新产品产值率达到50%。   (四)建设时序。   充分尊重和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情况和产业技术发展趋势,适时进行动态调整。抓好一批对产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项目建设。   2009-2012年全省现代加工制造业实施重点项目77个,项目总投资约475亿元。其分年度建设时序为: 2009年,完工项目总数27个,项目投资总额118亿元。   2010年,完工项目总数27个,项目投资总额94亿元。   2011年,完工项目总数14个,项目投资总额75亿元。   2012年,完工项目总数9个,项目投资总额188亿元。   三、发展重点   (一)大型发电设备。   加快发展清洁高效、国际先进的大型火电、水电、核电、气电和风力发电设备,积极研发太阳能发电技术与设备。到2012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00亿元,实现60万千瓦超临界火电机组批量生产,形成年产1200万千瓦火电设备、300万千瓦水电设备及100万千瓦机组核电设备的制造能力,大型发电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达到6%。   专栏1 大型发电设备重点项目   1.德阳东方电气集团百万千瓦级核电常规岛技改项目;   2.德阳二重大型水电机组铸锻件国产化技术改造项目;   3.东方电机有限公司中型电机建设项目;   4.东方锅炉600MW及以上超临界锅炉批量生产完善项目;   5.成都风电轴承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   6.成都水轮发电成套设备制造及离心分离设备技改项目;   7.成都蜀能电器项目;   8.宜宾水轮发电机组生产技改项目;   9.自贡锅炉及配件生产项目;   10.成都青变集团双星电器公司整体搬迁项目。   (二)重型加工设备。   以大型冶金、化工设备为代表,我省重型加工设备产业特色优势突出。适应产品结构调整的需要,努力提高冶金、化工重大设备成套供货能力,全面提升产品技术档次和质量,进一步扩大我省在重型加工设备领域的技术和市场优势。到2012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0亿元,形成8万吨以上级模锻液压工作母机和1000吨以上级煤液化装置等重点设备生产能力,大型冶金和化工设备国内市场份额达到30%以上,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达到5%以上。   专栏2 重型加工设备重点项目   1.德阳二重重装国产化基地技改项目;   2.德阳二重大型模锻压机项目;   3.德阳万力重机轴类锻件加工基地建设项目;   4.宜宾普什集团重装厂房项目;   5.二重集团公司技术中心(成都)总部项目;   6.德阳二重重型容器分厂二期技术改造项目;   7.二重集团公司工业炉窑全面节能改造技改项目;   8.德阳澳德重型数控加工中心项目;   9.资阳特大空分设备生产项目。   (三)交通运输设备。   依托良好的产业基础,抓住旺盛的市场需求,全面加快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产业的发展。开发通用飞机及航空装备关键技术、高速轨道交通和磁悬浮装备及关键技术。到2012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00亿元,形成年产汽车整车40万辆且具备25吨轴重通用敞车和80吨级轻型全钢货运车辆的生产能力,掌握时速200公里以上高速列车、新型地铁车辆等装备核心技术,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达到3%。   专栏3 汽车机车制造重点项目   1.一汽大众成都35万辆轿车项目;   2.吉利汽车成都高原汽车有限公司10万辆整车生产项目;   3.成都丰田车生产项目;   4.福田汽车西南生产组装基地项目;   5.四川云内动力搬迁改造项目;   6.成都10万辆载货车扩建项目;   7.成都小型高速柴油发动机电控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项目;   8.南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机车制造基地项目;   9.成都一汽四川专用汽车搬迁改造项目;   10.资阳子午轮胎生产线项目。   (四)大型工程机械。   面向重大项目建设,加强大型工程机械的研发和规模生产。到2012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0亿元,在LTM1200汽车吊、2.5-5吨伸缩臂叉车、大型煤矿液压支架、大断面掘进机、大吨位液压挖掘机和微型液压挖掘机的研发制造能力方面实现突破,主要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10%,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达到6%。   专栏4 大型工程机械重点项目   1.成都神钢集团创百亿建设项目;   2.成都普什重机生产项目;   3.宜宾普什集团工程机械项目;   4.眉山大型路面工程机械生产线项目;   5.成都隧道掘进机制造项目;   6.自贡带式运输机制造项目。   (五)其他重大装备。   1.环保设备。抓住发展循环经济和加强环境保护的市场机遇,加快环保设备产业发展。到2012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主要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25%,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达到5%。   2.数控机床。适应制造业现代化、信息化发展趋势,将引进国外高端技术与消化吸收再创新结合,加快数控机床产业发展。到2012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主要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0%,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达到4%。   3.石油钻采设备。抓住大规模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所形成的市场需求,加快石油钻采设备产业的发展。到2012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0亿元,主要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40%,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达到5%以上。   专栏5 其他重大装备重点项目   1.新津石油成套设备生产项目;   2.成都四通数控项目;   3.自贡重型数控机床装配基地项目;   4.自贡阀门生产基地项目;   5.成高高压阀门公司搬迁技改项目;   6.成都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生产线技改项目;   7.自贡垃圾生态循环资源化发电系统及成套设备项目;   8.自贡华西能源基地项目;   9.自贡CNG车用气瓶扩建项目;   10.南充嘉陵陆发微电机厂房及生产线建设项目;   11.成都液压支架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   四、空间布局   顺应现代加工制造业产业集群化时代潮流,基地建设主要依托成都经济区和川南经济区集中布局。成都平原经济区侧重发展大型发电设备、冶金化工成套设备、机车车辆、工程机械、石油天然气成套设备、环保成套设备、汽车制造等,川南经济区侧重发展电站设备、环保装备、大型锅炉、工程机械等。重点培育以下5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一)德阳重大装备产业集群。   以二重、东汽、东电、宏华等重点大型企业为核心,加强与东锅、四川锅炉、核动力院、西南电力设计院、812厂、西南化机、三洲川化机等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合作协作,重点发展各种大型清洁高效的火、水、核、气、风发电装备,大型冶金连铸连轧锻压成套设备及涂镀层加工成套设备,大型石油、煤炭化工成套设备,大型陆上和海洋石油工程装备,以及重大装备所需的大型铸、锻件等产品,逐步完善大型发电成套设备产品链和以大型冶金化工成套设备为代表的重型机械设备产品链。到2012年,集群年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逐步发展成为创新和制造能力强、拥有核心技术、特色鲜明、国内名列前茅、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级重大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地。   (二)成都汽车产业集群。   以一汽大众、一汽丰田、一汽客车、成都客车、吉利成都高原汽车等重点优势企业为基础,积极主动承接国际国内汽车制造产业转移,加强成都与绵阳、资阳、内江、南充、广安等地及成渝汽车走廊中汽车关键零配件中坚企业的协作配套,重点发展客车、轿车和越野车,逐步完善汽车及零部件产品链。到2012年,形成年产轿车30万辆、货车20万辆、客车2万辆、越野车1万辆的生产能力,集群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0亿元。逐步发展成为集聚水平高、竞争力强的中西部重要汽车制造基地。   (三)资阳和眉山机车车辆产业集群。   以资阳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眉山车辆厂等核心企业为龙头,加强与成都机车车辆厂、成都飞机公司、西南交大、铁二院、中铁二局等重点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合作,重点发展铁路重载、高速机车车辆和大功率柴油机,城市轨道车辆中的地铁、轻轨车辆等产品,逐步完善机车车辆产品链。到2012年,集群的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亿元。逐步发展成为以铁路机车为主导、“产、学、研”结合优势突出、国际有影响、国内一流、西部第一的机车车辆制造产业集聚地。   (四)泸州工程机械产业集群。   依托泸州工程液压技术和工程机械制造业基础,建设培育以泸州为主的工程机械制造产业集群。以长起公司、邦力重机、长液公司、长江机械等骨干企业为龙头,加强与二重集团、成都神钢集团、四川建机公司、新筑路桥公司等重点企业的协作,重点开发生产全断面掘进机、大型液压挖掘机、大吨位轮式装载机、系列汽车起重机以及静液压式中小吨位和多功能装载机等产品,逐步完善大型工程施工成套设备产品链。到2012年,集群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亿元。逐步发展成为专业化水平较高、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工程机械制造产业集聚地。   (五)自贡数控机床产业集群。   以自贡长征机床等骨干企业为核心,加强与成都量具刃具、自贡硬质合金、西南自动化研究所、四川大学、电子科大等企业和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合作协作,重点研制大型、精密、高速数控装备和数控系统及功能部件,不断掌握高端数控装备和数控系统核心技术,完善数控技术及设备产品链。到2012年,集群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亿元。逐步发展成为拥有较强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特色突出的数控机床制造产业集聚地。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资金保障。   --完善投融资体系。鼓励各金融机构采取银团贷款、混合贷款、委托理财、融资租赁、股权信托等多种方式,加大对基地建设的金融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改制上市、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等方式直接融资。发挥省相关专业投资公司的平台作用,广泛吸引民间资金、企业投资、社会其他资金等投入现代加工制造基地建设。建立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解决配套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争取国家支持。落实配套资金,争取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专项资金扶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省、市级财政积极配套)通过贴息、补贴、注入资本金等方式,对我省大型装备制造企业给予支持。鼓励出口企业争取国家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专项资金、出口产品研发资金和政策性软贷款。   (二)加快技术进步。   --健全创新体系。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及市场环境。加强国家级和省级工程中心以及大型骨干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建设,推进科技资源的集聚整合,促进产学研结合,重点开展数控制造技术、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等共性关键制造技术的联合攻关,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技术层次。   --运用先进技术。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强产业技术改造,促进传统加工制造向现代加工制造转变。推动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更紧密结合,全面提升制造业信息化水平。深化能源资源领域价格改革,落实国家节能装备产品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政策,鼓励重点用能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和低碳技术研发,加大企业节能节材减排改造力度,积极推进低碳经济发展。   --培养吸引人才。大力培养和吸引优秀科技人才,形成支撑产业发展的人才队伍。推动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一批年富力强、具有创造性的中青年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和高级技工,重点培养重大装备研制和系统设计的领军人才。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调动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吸引和集聚国内外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   (三)加强分工协作。   --促进要素流动。加大区域利益的协调力度,促进产业集中布局、集群化和集团化发展。建立完善区域间产业发展的项目协商机制和利益协调机制,鼓励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推动省内跨区域重组并购,支持骨干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合并、合资等形式,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   --推动企业重组。加强核动力院和东方集团、二重集团之间的战略合作,推动核电省内技术力量和设备制造企业重组。打破地区分割,优化汽车产业发展的资源配置,促进汽车整车企业的整合。   (四)改善大件运输。   加快实施德阳-成都-乐山大件公路改造工程、岷江航道整治工程、斑竹湾大件码头改造工程,启动实施《岷江干流(乐山-宜宾段)航电规划》,提高单体荷载运输能力到1000吨级,确保重大装备制造业大件运输畅通。   (五)扩大开放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面向国际市场,主动寻找战略合作伙伴,瞄准世界500强和国际上同类型、同行业知名大公司并加强合资、合作,逐步掌握先进产品的核心技术,吸收先进的管理理念,加快产业发展。   --拓展国际市场。进一步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在努力巩固欧美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东南亚、南亚、俄罗斯及中亚、中东、港澳台等市场的开拓力度。支持企业走出去,以对外工程承包带动重大技术装备出口,以重大技术装备发展推进对外工程承包,努力扩大国际市场占有率。按照国际通行的虚拟企业营运模式,组织企业联合体,参与国际重大工程项目投标竞争。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式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企业与国外同行技术合作与交流。   --承接产业转移。紧紧抓住发达国家及我国东部地区制造业加快转移的机遇,实施有效的产业对接政策,大力引进产业关联性和带动性强的转移企业,增强我省现代加工制造业的整体优势。   (六)深化体制改革。   优先支持重大装备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在不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前提下,重大装备企业要实现产权多元化。推进重大装备企业的强强联合,制定鼓励境内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重组的政策措施,促进产业整合资源。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企业内部分配、人事、劳动制度改革,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主体地位和核心竞争力。   (七)保障要素供给。   对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和重点园区加大协调支持力度,优先落实建设用地。据测算,2009-2012年,全省装备制造业和汽车产业新上项目每年需用地约667公顷。通过规范开发区和加强土地整理,置换出急需的产业发展用地。积极发展绿色制造技术,减少产业发展的环境压力。平衡重点项目的环境容量,保障其顺利落地。   (八)强化政府责任。   有关市级政府作为本《规划》所提出建设项目的责任主体,要加强对本区域内项目建设的跟踪和服务,确保年度投资计划落实和如期建成投产。省级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按照各自职能主动为企业服务,及时协调解决现代加工制造基地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对各地区项目推进情况进行检查督促。规划实施过程中对项目要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充实。   附件:四川省现代加工制造基地重点建设项目表  
登录合规网
解读×
加入清单×
加入 管理清单
系统提示×
很抱歉,系统检测到您的账号下载太过频繁,如继续下载,请输入验证码并点击继续下载
继续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