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乡镇(街道)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管理星级评审标准(试行)
颁布机构: |
宁波市卫生局 |
生效状态: |
试行 |
所属类型: |
地方规范性文件 |
适用地区: |
宁波市 |
适用领域: |
职业健康(卫生) |
生效日期: |
2008/11/10 |
颁布日期: |
2008/11/10 |
颁布机构: |
宁波市卫生局 |
生效状态: |
试行 |
所属类型: |
地方规范性文件 |
适用地区: |
宁波市 |
适用领域: |
职业健康(卫生) |
生效日期: |
2008/11/10 |
颁布日期: |
2008/11/10 |
各县(市)、区卫生局(社管局、文卫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为加强新时期基层防保机构建设,进一步规范乡镇(街道)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管理工作,促进我市乡镇(街道)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经研究决定开展乡镇(街道)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管理的星级评审活动,现将《宁波市乡镇(街道)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管理星级评审标准(试行)》印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乡镇(街道)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管理星级评审采用申报制,各地按《宁波市乡镇(街道)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管理星级评审标准(试行)》的有关要求申报,由市、县两级卫生部门组织评审定级。县(市)、区卫生局负责对申报单位必备条件的认定后上报市卫生局,市卫生局组织专家评审合格后颁发相应星级标牌。
二、各地若在执行过程中有疑问,请及时告知局疾控处,联系人:李富强,联系电话:87365331,e-mail:nblfq@163.com
附件:宁波市乡镇(街道)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管理星级评审标准(试行)
二〇〇八年十一月十日
宁波市乡镇(街道)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管理星级评审标准(试行)
宁波市乡镇(街道)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管理分为五星级、四星级2个档次,任何级别的乡镇(街道)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管理均由各县(市、区)卫生局向宁波市卫生局申报,其中必备条件资格认定委托县(市、区)级卫生局组织人员完成,经宁波市卫生局组织专家评审合格后颁发相应星级管理标牌。评审标准总分100分;乡镇(街道)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管理在达到相应星级的必备条件后,其评审得分五星级在96分以上,每部分得分率在96%以上,四星级在93分以上,每部分得分率在93%以上;各级乡镇(街道)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管理星级有效期均为3年。
必备条件:
五星级乡镇(街道)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管理:
一、人员:1.近3年档案人员稳定;2.有档案证;3.具备管理档案相应专业知识,能胜任档案工作,并定期接受档案知识培训。
二、制度、财力:1.有分管领导和档案工作经费;2.成立了综合档案室,单位各类档案集中统一管理;3.有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并切实执行。
三、设施设备:1.有档案专用库房;2.实现办公用房与库房“两分开”,库房留有至少5年的档案存放的余地;3.配有灭火器、空调、去湿机、温湿度计等设备,做到“七防”,环境整洁;4.档案箱(柜)或密集架及其他档案装具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规定;5.有计算机、打印机和适用的档案管理软件。
四、档案管理及档案质量:1.熟练运用档案管理软件管理档案;2.近3年的档案有电子目录,并能在档案管理软件中与档案实体编号一一对应的快速检索;3.近3年内有详细的档案利用(或借阅)登记等日常管理记录;4.有完整的档案交接记录;5.近2年的档案执行以“件”为单位的归档方法,质量符合标准、科学规范,差错率在2%以内。
四星级乡镇(街道)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管理:
一、人员:1.近3年档案人员稳定;2.具备管理档案相应专业知识,能胜任档案工作,并定期接受档案知识培训。
二、制度、财力:1.有分管领导和档案工作经费;2.成立了综合档案室,单位各类档案集中统一管理;3.有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并切实执行。
三、设施设备:1.有档案专用库房;2.实现办公用房与库房“两分开”,库房留有至少3年的档案存放的余地;3.配有灭火器、空调、去湿机、温湿度计等设备,做到“七防”,环境整洁;4.档案箱(柜)或密集架及其他档案装具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规定;5.有计算机、打印机和适用的档案管理软件。
四、档案管理及档案质量:1.熟练运用档案管理软件管理档案;2.近2年的档案有电子目录,并能在档案管理软件中与档案实体编号一一对应的快速检索;3.近2年内有详细的档案利用(借阅)登记等日常管理记录;4.近3年有档案交接记录;5.近2年的档案执行以“件”为单位的归档方法,质量符合标准、科学规范,差错率在3%以内。
宁波市乡镇(街道)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管理评审标准(试行)
项 目
评定内容
标准分
评分细则
备注
一、组织管理(20分)
(一)组织领导
5
1.落实了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把档案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并能及时研究解决档案工作中实际问题。
2
1.有明确分管领导并列入分管领导的岗位职责;(2分)
1
2.档案工作列入了领导议事日程和目标责任制;(1分)
1
3.能及时解决档案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1分)
2.落实了档案工作所必需的经费。
1
在单位事业经费中,有一定的档案工作经费。(1分)
(二)机构人员
5
1.成立了单位综合档案室,对本单位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档案实行了集中统一管理。
1
1.有成立综合档案室的文件;(0.5分)
2.实行了本单位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档案集中统一管理。(0.5分)
2.有负责单位档案工作的人员,且相对稳定。
4
1.档案人员能承担所规定的工作职责;(2分)
2.档案人员具有相应的档案专业知识,经过档案知识培训;(1分)
3.近三年档案人员相对稳定。(1分)
(三)管理制度
10
有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并能贯彻落实。
1
1.有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1分)
2
2.制订了归档制度;(2分)
2
3.建立了档案保管制度或库房管理制度;(2分)
2
4.建立了档案保密制度,包括对档案人员的保密要求;(2分)
2
5.建立了档案利用制度;(2分)
1
6.严格执行上述制度以保证档案的齐全完整。(1分)
二、设施设备(14分)
(一)用房
4
有基本符合国家要求的档案用房。
2
1.做到了库房、办公室“两分开”,库房面积应有一定的发展余地;(2分)
2
2.采取了防火、防盗、防高温、防光、防潮湿、防虫防霉、防尘等“七防”措施;环境整洁。(2分)
(二)装具
5
1.有符合档案安全、长久保管的要求,数量充足的档案箱(柜),并进行系统编号。
3
档案箱柜能满足存放档案的需要。柜、架数量充裕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3分)
2.档案装具规范,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规定。
2
装具统一、规范。(2分)
(三)设备
5
1.根据实际需要配备必要的保护设备。
2
配备了灭火器、空调、去湿机、温湿度计等设备。(2分)
2.有档案工作现代化管理需要的有关设备。
2
有计算机,打印机等设备。(2分)
3.有适应特种载体档案保管、利用需要的设备。
1
能满足特种载体档案保管、利用需要。(1分)
三、业务建设(46分)
(一)档案完整、准确、系统
17
1.每年按时完成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文件材料归档整理工作。本单位产生的文件材料用数字光盘整理归档。
4
每年6月底前完成上一年度档案的整理归档工作。(4分)
2.各类档案应严格按照立卷(整理)归档制度执行。
4
按制度执行。(4分)
3.应建立文件材料归档责任考核制度。
1
建立文件材料归档责任考核制度,并认真执行。(1分)
4.归档文件材料应为原件,无错、漏、改现象,能保持其原始性、有效性。
4
归档文件材料为原件,无错、漏、改现象,能保持其原始性、有效性。(4分)
5.积极收集与本单位业务有关的资料,且经过系统化整理编目。
2
积极收集与本单位业务有关的资料,且经过系统化整理编目。(2分)
6.各类档案均整理上架,无积存零散工作。
2
各类档案均整理上架,无积存零散工作。(2分)
有零散文件未整理的不得分。
(二)档案质量符合标准、科学规范
21
1.各类档案管理符合有关规定和规范要求。
2
各类档案管理符合有关规定和规范要求。(2分)
2.有科学的分类编号方案,文件排列编号与分类方案一致。
5
1.有统一的、科学的分类方案;(2分)
2.有分类方案说明;(1分)
3.能根据单位实际进行分类,排列有序、统一。(2分)
3.有档案保管期限表,并据此对本单位档案的保管期限进行较正确的划分。
4
有档案保管期限表,并据此对本单位档案的保管期限进行较正确的划分。(4分)
抽查10盒档案,按比例计分。
4.整理科学,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并能满足单位管理和利用需要,编目规范,排架合理。
7
1.遵循文件材料形成规律、保持文件材料有机联系;(2分)
2.文件排列有序,并按要求编号,实用;(2分)
3.封面、归档文件目录、备考表填写规范、清晰;(2分)
4.档案装订符合要求,整齐美观。(1分)
5.归档文件材料的载体和字迹应符合耐久性要求。
2
1.无铅笔、圆珠笔等不耐久字迹材料;(1分)
抽查10盒档案,按比例计分。
2.载体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1分)
6.各类档案装具(盒)、目录规范、统一,符合国家规定。
1
各类档案装具(盒)、目录规范、统一,符合国家规定。(1分)
抽查10盒档案,按比例计分。
(三)档案的保管安全
6
1.有完整规范的全宗卷,有档案分类方案、分类方案说明、鉴定报告、交接凭证等材料。
2
积累存贮了档案分类方案、分类方案说明、鉴定报告、交接凭证等材料。(2分)
2.档案无霉变,损毁、遗失、被盗、被涂改和被泄密现象。
2
1.档案无霉变、褪色、污损、虫蛀、鼠咬等现象;(1分)
现场抽查
2.档案库房无火灾、水淹等事故。(1分)
3.档案的安全保护和库房的管理基本符合国家要求。
2
档案的安全保护和库房的管理基本符合国家要求。(2分)
(四)采用现代化科学管理档案
2
1.使用计算机管理档案;(1分)
2.有适用的档案管理软件。(1分)
四、开发利用(20分)
(一)检索工具
10
1.编制了本单位适用的各种档案目录;检索工具能基本满足利用者需要。
8
编制了归档文件目录。(8分)
2.应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和检索。
2
应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和检索;检索方便、快捷。(2分)
(二)提供利用
10
1.档案人员熟悉室藏,能及时、准确地调出档案,提供利用。
5
能及时调阅档案。(5分)
现场调测
2.建立了《档案借阅登记》。
5
有齐全的档案借阅登记。(5分)
注:本文包含图表内容或附件,未能在此全部显示。请点击下载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