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通信技术规范(试行)
颁布机构: |
上海市环境保护局 |
生效状态: |
试行 |
所属类型: |
地方规范性文件 |
适用地区: |
上海市 |
适用领域: |
水(海洋)生态环境 |
生效日期: |
2006/11/22 |
颁布日期: |
2006/11/22 |
颁布机构: |
上海市环境保护局 |
生效状态: |
试行 |
所属类型: |
地方规范性文件 |
适用地区: |
上海市 |
适用领域: |
水(海洋)生态环境 |
生效日期: |
2006/11/22 |
颁布日期: |
2006/11/22 |
上海市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
通信技术规范(试行)
Communication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wastewater
on-line monitoring system in Shanghai
(发布稿)
2006-11-22发布 2006-11-22试行
目 次
前言 III
1 范围 1
2 引用标准 1
3 定义 1
3.1 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 1
3.2 信息综合子系统 1
3.3 数据收集子系统 1
3.4 数据采集传输仪 1
4 系统结构 1
5 协议层次 2
6 通讯协议 3
6.1 应答模式 3
6.2 超时重发机制 3
6.2.1 请求回应的超时 3
6.2.2 执行超时 3
6.3 通讯协议数据结构 (见图4) 4
6.3.1 通讯包结构组成(见表2) 4
6.3.2 数据段结构组成(见表3) 5
6.3.3 数据区 5
6.4 通讯流程 7
6.4.1 请求命令(四步或者三步)(见图5) 7
6.4.2 上传命令(一步)(见图6) 7
6.4.3 通知命令(两步)(见图7) 7
6.5 代码定义 8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循环冗余校验(CRC)算法 11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常用部分污染物编码表 12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数据传输参数编码表(可扩展) 15
图1 数据收集子系统构成方式一 2
图2 数据收集子系统构成方式二 2
图3 协议结构 3
图4 通讯协议数据结构 4
图5 通讯流程一:请求命令 7
图6 通讯流程二:上传命令 7
图7 通讯流程三:通知命令 8
表1 缺省超时定义表 4
表2 通讯包结构组成 4
表3 数据段结构组成 5
表4 字段对照表 6
表5 系统编码表(可扩充) 8
表6 执行结果定义表(可扩充) 8
表7 请求返回表(可扩充) 9
表8 命令列表(可扩充) 9
前 言
为了有效地指导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建设,规范数据传输,提高各种环境监测仪器、传输网络和有关部门应用软件系统之间的互操作能力,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规定了系统中上位机和现场机之间数据通讯、控制和报警等信息的传输协议。本规范的附录A、B、C、D是规范的附录。
本规范由上海市环境保护局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由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负责起草。
本规范由上海市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自2006年11月22日起试行。
当本规范与国家新颁布的相关标准有冲突时,以国家颁布的标准为准。
上海市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通信技术规范(试行)
1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上海市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数据收集子系统和信息综合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传输。本规范规定了数据传输的过程及系统对参数命令、交互命令、数据命令和控制命令的数据格式和代码定义,本规范不限制系统扩展其他的信息内容,在扩展内容时不得与本协议中所使用或保留的控制命令相冲突。
根据通信技术的发展,本规范将适时修订。
2 引用标准
以下标准和规范所含条文,在本规范中被引用即构成本规范的条文,与本规范同效。
RFC 826 ARP, RFC 791 IP, RFC 792 ICMP, RFC 768 UDP, RFC 793 TCP, RFC 1321 MD5, RFC 1497 BOOTP Extension, RFC1661 PPP, RFC 1700 Assigned Numbers, RFC 2131 DHCP, RFC 2637 PPTP 等
IEEE 802.x 相关标准YD/T 1093-2000 900/18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
隧道协议技术规范YD/T 1323-2004 接入网技术要求——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ADSL) YD/T 1334-2004 800MHz C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智能网(WIN)阶段2:智能外设(IP)设备技术要求EIA RS-232C 数据终端设备与使用串行二进制数据进行交换的数据通信设备之间的接口GB/T16706-1996 环境污染源类别代码。
3 定义
3.1
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
由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排放实施监控的数据收集子系统和信息综合子系统组成。
3.2
信息综合子系统
安装在各级有关部门,有权限对现场机发出查询和控制等本规范规定指令的数据接收和数据处理系统,包括计算机信息终端设备、监控中心系统等。本规范简称上位机。
3.3
数据收集子系统
安装在污染源排放口现场,是污染治理设施的组成部分,用于监控污染源排污状况及完成与上位机的数据通讯传输的单台或多台设备及设施,包括污染物排放监控(监测)仪器、流量(速)计、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记录仪和数据采集传输仪等自动监控仪器。本规范简称现场机。
3.4
数据采集传输仪
采集各种类型监控仪器仪表的数据、完成数据存储及与上位机数据通讯传输功能的单片机、工控机、嵌入式计算机或可编程控制器等。
4 系统结构
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从底层逐级向上可分为现场机、传输网络和上位机三个层次,见图1。上位机通过传输网络和现场机相互作用,交换数据、应答指令。
数据收集子系统有两种构成方式:
1)一台(套)现场机集自动监控(监测)、存储和通讯传输功能为一体,可直接通过传输网络与上位机相互作用。
上位机
传输网络
现场机
图1 数据收集子系统构成方式一
2)现场有一套或多套监控仪器、仪表,监控仪器、仪表具有模拟或数字输出接口,挂接于独立的数据采集传输仪,上位机通过数据采集传输仪实现数据交换和收发指令,见图2。本规范不规定数据采集传输仪与监控仪器仪表的通讯方式,推荐采用modbus 标准。
上位机
传输网络
现场机
图2 数据收集子系统构成方式二
5 协议层次
现场机对上位机通讯接口应满足选定的传输网络的要求,本规范不作限制。
本规范规定的数据传输通讯协议对应于ISO/OSI 定义的7 层协议的应用层,在基于不同传输网络的现场机和上位机之间提供交互通讯。
协议结构如下图3所示:
图3 协议结构
基础传输层依据不同的传输网络可有两类实现方式:
1)基于TCP/IP 的,此方式的使用建立在TCP/IP 基础之上,其基础传输层就是Internet 的TCP/IP(请求方是客户端-Client,应答方是服务端-Server)。如:
l 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erneral Packer Radio Service 缩写GPRS)
l 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Asymmetrical Digital Subscriber Loop 缩写ADSL)
l 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缩写 CDMA)等
2)非TCP/IP 的,此类方式的使用建立在点对点的通讯链路上,其基础传输层就是简单的点对点通讯链路。如:
l 公共电话交换网(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缩写PSTN)
l 短消息数据通讯等
应用层依赖于所选用的传输网络,在选定的传输网络上进行应用层的数据通讯,在基础传输层已经建立的基础上,整个应用层的协议和具体的传输网络无关。本规范体现通讯介质无关性。
6 通讯协议
6.1 应答模式
完整的命令由请求方发起,响应方应答组成,具体步骤如下:
1) 请求方发送请求命令给响应方,
2) 响应方接到请求命令后应答,请求方收到应答后认为连接建立,
3) 响应方执行请求的操作,
4) 响应方通知请求方请求执行完毕,没有应答按超时处理,
5) 命令完成。
6.2 超时重发机制
6.2.1 请求回应的超时
? 在一个请求命令发出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未收到回应,认为超时。
? 超时后重发,重发规定次数后仍未收到回应认为通讯不可用,通讯结束。
? 超时时间根据具体的通讯方式和任务性质可自定义。
? 超时重发次数根据具体的通讯方式和任务性质可自定义。
6.2.2 执行超时
请求方在收到请求回应(或一个分包)后规定时间内未收到返回数据或命令执行结果,认为超时,命令执行失败,结束。缺省超时定义表(可扩充)见表1:
表1 缺省超时定义表
通讯类型 缺省超时定义( 秒) 重发次数
GPRS 10 3
PSTN 5 3
CDMA 10 3
ADSL 5 3
短信 30 3
6.3 通讯协议数据结构
通讯协议数据结构见图4。
所有的通讯包都是由ACSII 码字符组成(CRC 校验码除外)。
图4 通讯协议数据结构
6.3.1 通讯包结构组成
通讯包结构组成见表2。
表2 通讯包结构组成
名称 类型 长度 描述
包头 字符 2 固定为##
数据段长度 十进制整数 4 数据段的ASCII 字符数例如: 长255, 则写为“0255”
数据段( 见7.3.3) 字符 0<=n<=1024 变长的数据( 短信为140)
CRC 校验 十六进制整数 4 数据段的校验结果, 如CRC 错, 即执行超时
包尾 字符 2 固定为( 回车、换行)
6.3.2 数据段结构组成
数据段结构组成见表3。
表3 数据段结构组成
名称 类型 长度 描述
请求编号QN 字符 20 精确到毫秒的时间戳:QN=YYYYMMDDHHMMSSZZZ,用来唯一标识一个命令请求, 用于请求命令或通知命令
总包号PNUM 字符 4 PNUM 指示本次通讯总共包含的包数
包号PNO 字符 4 PNO 指示当前数据包的包号
系统编号ST 字符 5 ST= 系统编号, 系统编号见7.5 中系统编码表
命令编号CN 字符 7 CN= 命令编号, 命令编号见7.5中命令列表
访问密码 字符 6 PW= 访问密码
设备唯一标识MN 字符 14 MN=监测点编号,这个编号下端设备需固化到相应存储器中, 用作身份识别。编码规则: 前7 位是设备制造商组织机构代码的后7 位, 后7 位是设备制造商的此类设备的唯一编码)
是否拆分包及应答标志Flag 字符 3 目前只用两个Bit; 0 0 0 0 0 0 D A A: 数据是否应答;Bit:1-应答,0-不应答D: 是否有数据序号;Bit:1-数据包中包含包序号和总包号两部分,0?数据包中不包含包序号和总包号两部分如:Flag=3 表示拆分包并且需要应答
指令参数CP 字符 0<=n<=960 CP=&&数据区&&, 数据区定义见7.3.3
6.3.3 数据区
6.3.3.1 结构定义
字段与其值用“=”连接;在数据区中,同一项目的不同分类值间用“,”来分隔,不同项目之间用“;”来分隔。
6.3.3.2 字段定义
6.3.3.2.1 字段名
字段名要区分大小写,单词的首个字符为大写,其他部分为小写。
6.3.3.2.2 数据类型
l C4:表示最多4 位的字符型字串,不足4 位按实际位数。
l N5: 表示最多5 位的数字型字串,不足5 位按实际位数。
l N14.2: 用可变长字符串形式表达的数字型,表示14 位整数和2 位小数,带小数点,带符号,最大长度为18 。
l YYYY:日期年,如2005 表示2005 年MM:日期月,如09 表示9 月DD:日期日,如 23 表示 23 日HH:时间小时MM:时间分钟
l SS:时间秒ZZZ:时间毫秒
6.3.3.2.3 字段对照表
字段对照表见表4。
表4 字段对照表*
字段名 描述 字符集 宽度 取值及描述
SystemTime 系统时间 0-9 N14 YYYYMMDDHHMMSS
UpValue 污染物报警上限值, 0-9 N14.2 10.11
LowValue 污染物报警下限值, 0-9 N14.2 10.11
QN 请求编号, 见7.3.2
QnRtn 请求回应代码, 见7.5 0-9 N3
ExeRtn 执行结果回应代码,见7.5 0-9 N3
RtdInterval 实时采样数据上报间隔 0-9 N4 30. 另以秒为单位
xxx-Rtd 污染物实时采样数据 0-9 N14.2 10.11,“xxx” 是污染物代码
xxx-Min 污染物指定时间内最小值 0-9 N14.2 10.11
xxx-Avg 污染物指定时间内平均值 0-9 N14.2 10.11
xxx-Max 污染物指定时间内最大值 0-9 N14.2 10.11
xxx-Cou 污染物指定时间内累计值 0-9 N14.2 10.11
xxx-RS 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采样值 0-9 N1 0: 设备关,1: 设备开
xxx-RT 设备指定时间内的运 0-9 N14.2 10.11 且0=n<=24
行时间
xxx-Ala 污染物报警期间内采样值 0-9 N14.2 10.11
AlarmTime 超标开始时间 0-9 N14 YYYYMMDDHHMMSS
AlarmType 报警事件类型 0-9 N1 1: 超标,0: 恢复正常
ReportTarget 上位机地址标识 0-9 N20 通讯地址标识
PolId 污染物的编号 0-9 N3 见附录B
BeginTime 开始时间 0-9 N14 YYYYMMDDHHMMSS
EndTime 截止时间 0-9 N14 YYYYMMDDHHMMSS
DataTime 数据时间信息 0-9 N14 YYYYMMDDHHMMSS
xxx-Data 噪声污染物监测值 0-9 N14.2 10.11
DataTime 数据时间信息 0-9 N14 YYYYMMDDHHMMSS
ReportTime 数据上报时间信息 0-9 N14 0100
DayStdValue 噪声白天标准值 0-9 N14
NightStdValue 噪声夜晚标准值 0-9 N14
Flag 通讯标志 1 C1 目前只用两个Bit; 0 0 0 0 0 0 D A A: 数据是否应答;Bit:1-应答,0-不应答D: 是否有数据序号;Bit:1?数据包中包含包序号和总包号两部分,0-数据包中不包含包序号和总包号两部分
PNO 包序号 0-9 N4 取值范围为0001-9999
PNUM 总包号 0-9 N4 取值范围为0001-9999
PW 访问密码 0-9,a-z,A-Z C6
* 其中:xxx:代表某个污染物编号,见附录B。SB1:设备编号
6.4 通讯流程
6.4.1 请求命令
请求命令分四步或者三步,见图5。
图5 通讯流程一:请求命令
6.4.2 上传命令(一步)
上传命令见图6。
图6 通讯流程二:上传命令
6.4.3 通知命令(两步)
通知命令见图7。
图7 通讯流程三:通知命令
6.5 代码定义
本协议使用的代码定义见下表5、表6、表7、表8。
表5 系统编码表(可扩充)
系统名称 系统编号 描述
大气环境污染源 31
地表水体环境污染源 32
地下水体环境污染源 33
海洋环境污染源 34
土壤环境污染源 35
声环境污染源 36
振动环境污染源 37
放射性环境污染源 38
电磁环境污染源 41
系统交互 91 用于现场机和上位机的交互
注:本表采用标准GB/T16706-1996(见《环境信息标准化手册》第一卷第236 页)
表6 执行结果定义表(可扩充)
编号 描述 备注
1 执行成功
2 执行失败, 但不知道原因
100 没有数据
表7 请求返回表(可扩充)
编号 描述 备注
1 准备执行请求
2 请求被拒绝
3 密码错误
表8 命令列表(可扩充)
命令名称 命令编号 命令类型 描述
上位向现场 现场向上位
参数命令
提取现场机时间 1011 请求命令 用于同步上位机和现场机的系统时间
上传现场机时间 1011 上传命令
设置现场机时间 1012 请求命令 用于同步上位机和现场机的系统时间
提取污染物报警门限值 1021 请求命令 用于污染物超标报警
上传污染物报警门限值 1021 上传命令
设置污染物报警门限值 1022 请求命令
提取上位机地址 1031 请求命令 提取上位机地址
上传上位机地址 1031 上传命令 上传上位机地址
设置上位机地址 1032 请求命令 指定上位机地址
提取数据上报时间 1041 请求命令 提取数据上报时间
上传数据上报时间 1041 上传命令 上传数据上报时间
设置数据上报时间 1042 请求命令 指定数据上报时间
提取实时数据间隔 1061 请求命令 提取实时数据间隔
上传实时数据间隔 1061 上传命令 上传实时数据间隔
设置实时数据间隔 1062 请求命令 指定实时数据间隔
设置访问密码 1072 请求命令
交互命令
请求应答 9011 用于现场机回应上位机的请求。例如是否执行请求
操作执行结果 9012 用于现场机回应上位机的请求的执行结果
通知应答 9013 9013 回应通知命令
数据应答 9014 9014 数据应答命令
数据命令
实时数据
取污染物实时数据 2011 请求命令
上传污染物实时数据 2011 上传命令
停止察看实时数据 2012 通知命令 告诉现场机停止发送实时数据
设备状态
取设备运行状态数据 2021 请求命令
上传设备运行状态数据 2021 上传命令
停止察看设备运行状态 2022 通知命令 告诉现场机停止发送设备运行状态数据
历史数据
取污染物日历史数据 2031 请求命令
上传污染物日历史数据 2031 上传命令
取设备运行时间日历史数据 2041 请求命令
上传设备运行时间日历史数据 2041 上传命令
分钟数据( 可以自定义分钟间隔数, 例如5 或10 分钟)
取污染物分钟数据 2051 请求命令
上传污染物分钟数据 2051 上传命令
小时数据
取污染物小时数据 2061 请求命令
上传污染物小时数据 2061 上传命令
报警数据
取污染物报警记录 2071 请求命令
上传污染物报警记录 2071 上传命令
上传报警事件 2072 通知命令 用于现场机采样值超过报警门限时向上位机报警
数据命令下载设备运行参数上传COD测量数据
下载设备运行参数 2081 请求命令 将设置的运行参数发送到现场机
上传COD测量数据
上传COD测量数据 2091 上传命令 将COD的测量数据传到上位机
反控命令
校零校满 3011 请求命令
即时采样命令 3012 请求命令
设备操作命令 3013 请求命令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循环冗余校验(CRC)算法
CRC 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 )是一种数据传输错误检查方法,CRC 码两个字节,包含一16 位的二进制值。它由传输设备计算后加入到消息中。接收设备重新计算收到消息的CRC,并与接收到的CRC 域中的值比较,如果两值不同,则有误。
CRC 是先调入一值是全“1”的16 位寄存器,然后调用一过程将消息中连续的8 位字节各当前寄存器中的值进行处理。仅每个字符中的8Bit 数据对CRC 有效,起始位和停止位以及奇偶校验位均无效。
CRC 校验字节的生成步骤如下:
1. 装一个16 位寄存器,所有数位均为1。
2. 取被校验串的一个字节与16 位寄存器的高位字节进行“异或”运算。运算结果放入这个16 位寄存器。
3. 把这个16 寄存器向右移一位。
4. 若向右(标记位)移出的数位是1,则生成多项式1010 0000 0000 0001 和这个寄存器进行“异或”运算;若向右移出的数位是0,则返回③。
5. 重复3和4,直至移出8 位。
6. 取被校验串的下一个字节
7. 重复步骤3~6,直至被校验串的所有字节均与16 位寄存器进行“异或”运算,并移位8 次。
8. 这个16 位寄存器的内容即2 字节CRC 错误校验码。
校验码按照先高字节后低字节的顺序存放。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常用部分污染物编码表
(引自《中国环境标准化手册》第三卷)
编码 名称 缩写 应用范围 单位 数据类型
L10 累计百分声级L10 L10 噪声 dB N3.1
L5 累计百分声级L5 L5 噪声 dB N3.1
L50 累计百分声级L50 L50 噪声 dB N3.1
L90 累计百分声计L90 L90 噪声 dB N3.1
L95 累计百分声级L95 L95 噪声 dB N3.1
Ld 夜间等效声级Ld Ld 噪声 dB N3.1
Ldn 昼夜等效声级Ldn Ldn 噪声 dB N3.1
Leq 30 秒等效声级Leq Leq 噪声 dB N3.1
LMn 最小的瞬时声级 LMin 噪声 dB N3.1
LMx 最大的瞬时声级 LMax 噪声 dB N3.1
Ln 昼间等效声级Ln Ln 噪声 dB N3.1
S01 O2 含量 废气
S02 烟气流速 废气
S03 烟气温度 废气
S04 烟气动压 废气
S05 烟气湿度 废气
S06 制冷温度 废气
S07 烟道截面积 废气
S08 烟气压力 废气
B02 废气 废气
01 烟尘 废气
02 二氧化硫 SO2 废气 mg/M3 N2.3
03 氮氧化物 NOX 废气 mg/M3 N2.3
04 一氧化碳 CO 废气 mg/M3 N2.3
05 硫化氢 废气
06 氟化物 Fluride 废气 mg/M3 N2.3
07 氰化物(含氰化氢) 废气
08 氯化氢 废气
09 沥青烟 废气
10 氨 废气
11 氯气 废气
12 二硫化碳 废气
13 硫醇 废气
14 硫酸雾 废气
15 铬酸雾 废气
16 苯系物 废气
17 甲苯 Tol 废气 mg/l N8.5
18 二甲苯 Xyl 废气 mg/l N8.5
19 甲醛 废气
20 苯并(a)芘 A-Ben-a 废气 μg/M3 N2.3
21 苯胺类 废气
22 硝基苯类 NB 废气 mg/l N8.5
23 氯苯类 废气
24 光气 废气
25 碳氢化合物
(含非甲烷总烃) 废气
26 乙醛 废气
27 酚类 废气
28 甲醇 废气
29 氯乙烯 CV 废气 mg/l N8.5
30 二氧化碳 废气
31 汞及其化合物 废气
32 铅及其化合物 废气
33 镉及其化合物 废气
34 锡及其化合物 废气
35 镍及其化合物 废气
36 铍及其化合物 废气
37 林格曼黑度 废气
99 其他气污染物 废气
001 PH 值 R-PH 污水 N2.2
002 色度 Color 污水 色度单位 N2.1
003 悬浮物 W-Sus 污水 mg/l N6.1
010 生化需氧量(BOD5) BOD5 污水 mg/l N4.2
011 化学需氧量(CODcr) CODcr 污水 mg/l N8.2
015 总有机碳 TOC 污水 mg/l N3.2
020 总汞 Hg* 污水 mg/l N2.5
021 烷基汞 污水
022 总镉 Cd* 污水 mg/l N2.5
023 总铬 污水
024 六价铬 Cr+6 污水 mg/l N3.3
025 三价铬 污水
026 总砷 污水
027 总铅 Pb* 污水 mg/l N3.3
028 总镍 污水
029 总铜 Cu* 污水 mg/l N8.3
030 总锌 Zn* 污水 mg/l N8.3
031 总锰 Mn* 污水 mg/l N8.3
032 总铁 污水
033 总银 污水
034 总铍 污水
035 总硒 污水
036 锡 污水
037 硼 污水
038 钼 污水
039 钡 污水
040 钴 污水
041 铊 污水
060 氨氮 NH4-N 污水 mg/l N4.3
061 有机氮 污水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数据传输参数编码表(可扩展)
编码 名称 缩写 引用范围 单位 数据类型 说 明
以下20个参数为COD测定仪的输出参数(只读)
CV01 COD测量值 CV01 污水 Mg/l 浮点 COD测量值,COD测量仪上所显示的COD读数
CV02 测量时间 CV02 污水 无 字符串 该参数表示的是COD测量仪最后一次的测量时间,参数的表达形式为字符串类型,具体表达方式如下:yyyymmddhhmmss,如:20051206151245 表示2005年12月6日 15时12分45秒)
CV03 剩余消解时间 CV03 污水 分钟 整形 该参数表示COD测量仪本次测量所需要的消解时间,该时间单位为分钟
CV04 试运行时间 CV04 污水 无 字符串 该参数表示的是COD测量仪所经过的试运行时间,该参数的格式以及表示的内容同CV02参数[最后一次测量时间]的相同
CV05 软件版本号 CV05 污水 无 字符串 该参数为当前COD测量仪中所使用的控制程序的软件版本号
CV06 修正因子 CV06 污水 无 浮点 该参数为COD测量仪器中为了进行校正而使用的修正因子参数
CV07 测量间隔 CV07 污水 无 整形 测量间隔参数由一系列的离散数值组成,对于特定的仪器将会呈现不同的对应数值:对于哈希COD测量仪来说:2=连续,3=三小时,4=四小时…25=触发
CV08 消解时间 CV08 污水 无 整形 消解时间是指COD中进行COD测量所需要的消解时间,对于不同的仪器该参数在表达上会存在特定的差异,例如哈希COD测量仪中: 0=自动,1=3分钟,2=5分钟,3=10分钟…
CV09 测量延迟 CV09 污水 秒 整形 测量延迟是指COD进行测量前的延迟时间,0=关,1=1秒;2=2秒…600=600秒
CV10 电流对应量程 CV10 污水 Mg/l 浮点 电流输出20mA对应的量程(COD浓度值,10~1000mg/l)
CV11 电流 CV11 污水 无 整形 该参数是说明该COD的电信号的输入范围:85为电流信号范围为0-20ma,153时电流信号范围为4-20ma
CV12 最小值 CV12 污水 Mg/l 浮点 最小值是代表当设置COD采样仪为触发状态时,当测量值小于最小值时COD仪器启动.该参数设置的范围为10-10000mg/l
CV13 最大值 CV13 污水 Mg/l 浮点 最大值是代表当设置COD采样仪为触发状态时,当测量值小于最大值时COD仪器启动,该参数设置的范围为10-10000mg/l
CV14 仪器时钟 CV14 污水 无 字符串 该参数显示为当前COD采样仪的设备时间,表达方式同CV02参数.
CV15 清洗间隔 CV15 污水 小时 整形 该参数为COD测量仪进行清洗的间隔时间,单位为小时,例如对于哈希的COD测量仪:0=关,24=24小时,48=48小时…168=168小时
CV16 清洗开始时间 CV16 污水 无 整形 该参数为清洗发生的时刻,例如对于哈希的COD采样仪表来说:0代表0:00时,1代表01:00时…23代表23:00时
CV17 最后清洗时间 CV17 污水 无 字符串 该参数为COD测量仪最后一次进行清洗的时间,表达方式同CV02参数
CV18 校正间隔 CV18 污水 小时 整形 该参数为COD仪表进行校正操作的间隔,其单位为小时,对于哈希的仪表而言,0=关,24=24小时,48=48小时,72=72小时…168=168小时
CV19 校正开始时间 CV19 污水 无 整形 该参数为校正开始时间的时刻数值,该数值的表达方式同CV16
CV20 最后校正时间 CV20 污水 无 字符串 该参数表示COD采样仪最后一次进行校正的时刻,表达方式同CV02参数
以下11个为COD测定仪的状态输出值(只读)
CS01 仪器状态 CS01 污水 无 整形 该参数表示了COD采样仪当前的状态,其中具体的表示如下:0=状态OK,1=警告,2=错误,3=服务
CS02 样品要求 CS02 污水 无 整形 该参数表示了COD采样仪对于样品的要求.1=分析仪需要样品,0=分析仪不需要样品.
CS03 错误位 CS03 污水 无 整形 该参数表示了COD测量仪的出错状态,表达方式通过位来区分:bit0=1表示无安全面板,bit1=1表示湿度传感器错误,bit2=1表示内部总线错误.
CS04 警告位 CS04 污水 无 整形 该参数表示了COD采样设备的警告状态,其表达方式通过位来区分:bit0=1表示清洗计量试管,bit1=1表示不能调节,bit2=1表示测试设置.
CS05 故障 CS05 污水 无 整形 该参数表示电流故障的状态,但参数为0时表示电流正常,当参数为85时表示电流故障出现在0-20毫安的电流配置,电流故障出现在4-20毫安的电流配置
CS06 继电器A CS06 污水 无 整形 继电器A表示的其一些继电器的配置信息:0=最小值,1=最大值,2=测量值,3=校正值,4=清洗,5=样品要求
CS07 继电器B CS07 污水 无 整形 继电器B状态表示的是相关的继电器的配置信息:同CS06
CS08 开始测量 CS08 污水 无 整形 该寄存器表示的是该COD测量仪的状态:bit0=停止状态,bit1=清洗状态,bit2=校正状态,bit3=开始状态,bit5=测量状态,bit6=排空液体状态
CS09 停止测量 CS09 污水 无 整形 该寄存器表示的是该COD测量仪的状态:bit0=停止状态,bit1=清洗状态,bit2=校正状态,bit3=开始状态,bit5=测量状态,bit6=排空液体状态
CS10 开始清洗 CS10 污水 无 整形 该寄存器表示的是该COD测量仪的状态:bit0=停止状态,bit1=清洗状态,bit2=校正状态,bit3=开始状态,bit5=测量状态,bit6=排空液体状态
CS11 开始校正 CS11 污水 无 整形 该寄存器表示的是该COD测量仪的状态:bit0=停止状态,bit1=清洗状态,bit2=校正状态,bit3=开始状态,bit5=测量状态,bit6=排空液体状态
以下20个参数为COD测定仪的输入参数(只写)
CC01 仪器状态 CC01 污水 无 整形 当该参数为0时设置仪器状态复位
CC02 修正因子 CC02 污水 无 浮点 设置COD测量仪的修正因子
CC03 测量间隔 CC03 污水 无 整形 设置COD测量仪的测量间隔:2=连续,3=3小时…24=24小时,25=触发
CC04 消解时间 CC04 污水 无 整形 该参数为设置测量仪的测量消解时间:0=自动,1=3分钟,2=5分钟…10=120分钟
CC05 测量延迟 CC05 污水 秒 整形 该参数用来对COD采样仪的测量延迟进行设定操作:0=关,1=1秒…600=600秒
CC06 电流对应量程 CC06 污水 Mg/l 浮点 电流输出20mA对应的量程(COD浓度值,10~1000mg/l
CC07 电流 CC07 污水 无 整形 设定COD仪器对于读入电流的配置数值:85=0-20毫安,153=4-20毫安
CC08 故障 CC08 污水 无 整形 该站点设定COD电流故障时所表示的相应的数值
CC09 继电器A CC09 污水 无 整形 该参数用来对COD测量仪中继电器A的配置数值进行设定:0=最小值,1=最大值,2=测量值,3=校正值,4=清洗,5=样品要求
CC10 继电器B CC10 污水 无 整形 该参数用来对COD测量仪中继电器B的配置数值进行设定:其配置数值同继电器A
CC11 最小值 CC11 污水 Mg/l 浮点 当配置成数值触发方式进行采样时所设定的最小触发值
CC12 最大值 CC12 污水 Mg/l 浮点 当配置成数值出发方式进行采样时所设定的最大触发值
CC13 清洗间隔 CC13 污水 小时 整形 设置COD采样仪的清洗间隔:0=关,24=24小时……168=168小时
CC14 清洗开始时间 CC14 污水 无 整形 设定COD测量仪的清洗开始时刻:0=0:00…23=23:00
CC15 校正间隔 CC15 污水 小时 整形 设置COD测量仪的校正时间间隔: :0=关,24=24小时……168=168小时
CC16 校正开始时间 CC16 污水 无 整形 设定COD测量仪的校正开始时刻: 0=0:00…23=23:00
CC17 开始测量 CC17 污水 无 整形 当该参数等于1时表示COD仪器进行测量操作[针对哈希COD]
CC18 停止测量 CC18 污水 无 整形 当该参数等于1时表示COD仪器停止测量操作[针对哈希COD]
CC19 开始清洗 CC19 污水 无 整形 当该参数等于1时表示COD仪器进行清洗操作[针对哈希COD]
CC20 开始校正 CC20 污水 无 整形 当该参数等于1时表示COD仪器进行校正操作[针对哈希COD]
以下38个参数为站点运行控制的输出参数(只读)
SV01 心跳包间隔 SV01 污水 秒 整形 站点心跳包间隔数值,该参数用与维持站点同中心间的通信链接所使用的心跳数据包的产生间隔时间
SV02 COD报警下限 SV02 污水 Mg/l 浮点 COD报警下限
SV03 COD报警上限 SV03 污水 Mg/l 浮点 COD报警上限
SV04 COD死区 SV04 污水 无 整形 COD的变化死区范围,以千分比表示
SV05 pH报警下限 SV05 污水 无 浮点 pH报警下限
SV06 pH报警上限 SV06 污水 无 浮点 pH报警下限
SV07 pH死区 SV07 污水 无 整形 pH的变化死区范围,以千分比表示
SV08 瞬时流量突变 SV08 污水 无 整形 瞬时流量的突变,以千分比表示
SV09 第一IP地址 SV09 污水 无 字符串 站点通信用第一IP地址
SV10 第二IP地址 SV10 污水 无 字符串 站点通信用第二IP地址
SV11 实时数据间隔 SV11 污水 分钟 整形 站点通信实时数据上传间隔
SV12 历史数据间隔 SV12 污水 分钟 整形 站点通信历史数据上传间隔
SV13 COD时间一段 SV13 污水 分钟 整形 COD测量下半夜时间段终止时刻,以从零点整算起的分钟数来表示,例如当时间为05:35时表示成335
SV14 COD时间二段 SV14 污水 分钟 整形 COD测量日间时间段终止时刻, 以从零点整算起的分钟数来表示,例如当时间为18:28时表示成1108
SV15 COD时间三段 SV15 污水 分钟 整形 COD测量上半夜时间段终止时刻,表达方式同SV13,恒为1440。
SV16 COD一段间隔 SV16 污水 秒 整形 COD测量下半夜时间段段内采样间隔时间
SV17 COD二段间隔 SV17 污水 秒 整形 COD测量日间时间段段内采样间隔时间
SV18 COD三段间隔 SV18 污水 秒 整形 COD测量上半夜时间段段内采样间隔时间
SV19 COD采样点 SV19 污水 分钟 整形 COD测量时间点,一共全天可以设置144个测量时间点,其中变量表达方式按照以下方式:SV19=0,1,2,3,4,5,…143;总共144个数值,各个元素之间按照逗号的方式进行区分,其中每一个元素都是从零点开始计算的绝对分钟数.
SV20 COD超标突变 SV20 污水 无 整形 COD超标突变,以千分比表示
SV21 pH上超标突变 SV21 污水 无 浮点 pH>9时的超标突变
SV22 pH下超标突变 SV22 污水 无 浮点 pH<6时的超标突变
SV23 超大流量数值 SV23 污水 立方米/小时 整形 瞬时流量超过该值时判断排放流量为异常大,此时将调整对污水测定频率。
SV24 启动最小流量 SV24 污水 立方米/小时 整形 瞬时流量小于该值时时判断排放流量为异常小,此时将调整对污水测定频率。
SV25 流量突变低限 SV25 污水 立方米/小时 整形 瞬时流量突变最小判断低限设置值
SV26 C/T开泵时间 SV26 污水 秒 整形 COD/TOC开泵时间设置值
SV27 pH开泵时间 SV27 污水 秒 整形 pH开泵时间设置值
SV28 C/T测量方式 SV28 污水 整形 COD/TOC测量方式,0表示按照时间段进行测量,1表示按照时间点进行测量。
SV29 站点电源状态 SV29 污水 整形 0=失电,1=通电
SV30 站点手/自动状态 SV30 污水 整形 站点状态切换,0=手动,1=自动
SV31 C/T采样间隔 SV31 污水 分钟 整形 COD/TOC最小采样间隔,两次测量之间的最小间隔
SV32 大流量采间隔 SV32 污水 分钟 整形 大流量情况下的两次采样测量之间的最小间隔
SV33 C/T提前开泵时间 SV33 污水 分钟 整形 COD/TOC提前开泵时间
SV34 C/T超标误差 SV34 污水 毫克/立方米 整形 COD/TOC超标值缓冲误差
SV35 停泵最小流量 SV35 污水 立方米/小时 整形 按程序正常测量开泵后遇到流量变小时,为防止泵空转而停泵的最小流量
SV36 pH超标误差 SV36 污水 整形 设定pH超标值的缓冲误差
SV37 站点C/T方式 SV37 污水 整形 站点使用COD或TOC仪控制方式,1:COD仪 2:TOC仪
SV38 站点流量计 SV38 污水 整形 站点流量计型号: 1:U53 2:SWP 3:KERONE 4:SWP COM
以下37个参数为站点运行控制的输入参数(只写)
SC01 站点命令码 SC01 污水 无 整形 站点命令码,bit0表示站参数下载命令,bit1表示站点时钟校准命令,bit2表示站点COD采样时间设置参数下载,bit3表示站点COD超标流程控制参数下载.bit4表示站招测状态切换,bit5表示抓拍图片.bit6表示站点全数据采集,
SC02 COD下限设置 SC02 污水 Mg/l 浮点 设置站点COD报警下限
SC03 COD上限设置 SC03 污水 Mg/l 浮点 设置站点COD报警上限
SC04 COD死区设置 SC04 污水 无 整形 站点COD值变化死区设定,以千分之为计量
SC05 pH下限设置 SC05 污水 无 浮点 设定站点pH报警下限
SC06 pH上限设置 SC06 污水 无 浮点 设定站点pH报警上限
SC07 pH死区 SC07 污水 无 整形 设定站点pH死区,以千分之为计量
SC08 瞬时流量突变率 SC08 污水 无 整形 瞬时流量突变,为最近一段时间(如1分钟)的流量均值比前一段时间的流量均值的增加量与前一段时间的流量均值的比值,以千分之为计量
SC09 心跳间隔 SC09 污水 秒 整形 站点通信心跳数据包产生间隔时间
SC10 第二IP地址 SC10 污水 无 字符串 站点通信第二IP地址
SC11 实时数据间隔 SC11 污水 分钟 整形 站点通信实时数据产生间隔设置值
SC12 历史数据间隔 SC12 污水 分钟 整形 站点通信历史数据产生间隔设置值
SC13 COD一段时间 SC13 污水 分钟 整形 设置COD测量下半夜时间段终止时刻,从零点整算起的分钟数来表示,例如终止时间为05:35时表示成335
SC14 COD二段时间 SC14 污水 分钟 整形 设置COD测量日间时间段终止时刻,以从零点整算起的分钟数来表示,例如,当时间为18:28时表示成1108
SC15 COD三段时间 SC15 污水 分钟 整形 设置COD测量上半夜时间段终止时刻,表达方式同SV13,现取固定值1440。
SC16 COD一段间隔 SC16 污水 分钟 整形 设置COD测量下半夜时间段段内采样间隔时间
SC17 COD二段间隔 SC17 污水 分钟 整形 设置COD测量日间时间段段内采样间隔时间
SC18 COD三段间隔 SC18 污水 分钟 整形 设置COD测量上半夜时间段段内采样间隔时间
SC19 COD时间点 SC19 污水 分钟 整形 站点COD测量时间点设置值,参见参数sv19的说明
SC20 COD超标突变 SC20 污水 无 整形 COD超标突变,以千分比计算
SC21 pH上超标突变 SC21 污水 无 浮点 pH上超标突变设置值
SC22 pH下超标突变 SC22 污水 无 浮点 pH下超标突变设置值
SC23 超大流量数值 SC23 污水 立方米/小时 整形 瞬时流量超过该值时判断排放流量为异常大,此时将调整对污水测定频率。
SC24 启动最小流量 SC24 污水 立方米/小时 整形 瞬时流量小于该值时时判断排放流量为异常小,此时将调整对污水测定频率。
SC25 流量突变低限 SC25 污水 立方米/小时 整形 瞬时流量突变最小判断低限设置值
SC26 C/T开泵时间 SC26 污水 秒 整形 COD/TOC开泵时间设置值
SC27 pH开泵时间 SC27 污水 秒 整形 pH开泵时间设置值
SC28 C/T测量方式 SC28 污水 整形 COD/TOC测量方式,0表示按照时间段进行测量,1表示按照时间点进行测量。
SC29 站点招测状态切换 SC29 污水 整形 站点招测状态切换,0=巡测,1=招测
SC30 C/T最小采样间隔 SC30 污水 分钟 整形 COD/TOC最小采样间隔,两次测量之间的最小时间间隔
SC31 大流量采间隔 SC31 污水 分钟 整形 大流量情况下的两次采样测量之间的最小间隔
SC32 C/T提前开泵时 SC32 污水 分钟 整形 COD/TOC提前开泵时间
SC33 C/T超标误差 SC33 污水 整形 COD/TOC超标误差
SC34 停泵最小流量 SC34 污水 立方米/小时 整形 按程序正常测量开泵后遇到流量变小时,为防止泵空转而停泵的最小流量
SC35 pH超标误差 SC35 污水 整形 设定pH超标值的缓冲误差
SC36 站点C/T方式 SC36 污水 整形 站点使用COD或TOC仪控制方式,1:COD仪 2:TOC仪
SC37 站点流量计 SC37 污水 整形 站点流量计型号: 1:U53 2:SWP 3:KERONE 4:SWP COM
以下4个参数为站点运行控制的状态输出参数(只读)
SS01 运行状态 SS01 污水 无 整形 站点运行状态,1=正常,2=异常
SS02 电源断电报警 SS02 污水 无 整形 站点电源状态,0=断电,1=有电
SS03 站点手动状态 SS03 污水 无 整形 站点手动/自动状态,0=手动,1=自动
SS03 站点招测状态 SS03 污水 无 整形 站点招测状态,0=巡测,1=招测
以下2个参数为pH计的输出参数(只读)
PV01 pH测量值 PV01 污水 无量纲 整形 pH测量值
PV02 pH仪上的温度 PV02 污水 摄氏度 整形 pH仪上的补偿温度
以下3个参数为堰槽流量计的输出参数(只读)
FV01 瞬时流量 FV01 污水 立方米/小时 浮点 堰槽流量计输出的瞬时流量
FV02 累计流量 FV02 污水 立方米 整形 堰槽流量计输出的累计流量
FV03 液位值 FV03 污水 毫米 整形 堰槽流量计输出的液位值
以下4个参数为TOC仪的输出参数(只读)
TV01 TOC测量值 TV01 污水 ppm 浮点 TOC测量值
TV02 COD换算值 TV02 污水 Mg/l 浮点 将TOC测量值换算后的COD数值
TV03 流路一单位 TV03 污水 无 整型 1=ppm,2=ppb
TV04 流路一测定时间 TV04 污水 无 字符串 TOC最后的测量时间
以下12个参数为TOC仪的状态输出参数(只读)
TS01 流路一测量结果 TS01 污水 无 整形 代表TOC是否有新的结果出现,0代表没有新的结果,1代表有新的结果,当进行TOC测量时,如果最终产生了新的结果则该变量为1
TS02 流路一测量状态 TS02 污水 无 整形 TOC测量状态,0代表等待状态,1代表测量状态
TS03 流路一测量异常 TS03 污水 无 整形 TOC测量异常,0:有异常,1:无异常
TS04 警报A TS04 污水 无 整形 TOC警报A
TS05 警报B TS05 污水 无 整形 TOC警报B
TS06 校正状态 TS06 污水 无 整形 校正状态:
TS07 催化再生结果 TS07 污水 无 整形 催化剂再生结果:0=催化剂再生完成,1=催化剂再生进行。
TS08 测定开始命令结果 TS08 污水 无 整形 COD换算公式定命令结果, 0:执行命令;1:测定中;2: Not Ready;3:机器停止错误;-1:参数错误;-2:拒绝接受命令
TS09 时间设定命令结果 TS09 污水 无 整形 时间设定命令结果,当TOC接收到时间设定命令之后返回的执行结果,详细数值如下: 0:执行命令;1:测定中;2: Not Ready;3:机器停止错误;-1:参数错误;-2:拒绝接受命令
TS10 校正开始命令结果 TS10 污水 无 整形 校正开始命令结果,当TOC接收到校正命令之后返回的执行结果,其具体数值如下: 0:执行命令;1:测定中;2: Not Ready;3:机器停止错误;-1:参数错误;-2:拒绝接受命令
TS11 催化剂再生命令结果 TS11 污水 无 整形 催化剂再生开始命令结果,当TOC接收到催化剂再生命令之后返回的操作结果: 0:执行命令;1:测定中;2: Not Ready;3:机器停止错误;-1:参数错误;-2:拒绝接受命令
TS12 COD换算公式命令执行结果 TS12 污水 无 整形 测定开始命令结果,当TOC接收到测定命令之后,TOC测定仪的命令执行结果:其具体含义如下: 0:执行命令;1:测定中;2: Not Ready;3:机器停止错误;-1:参数错误;-2:拒绝接受命令
以下7个参数为TOC仪的输入参数(只写)
TC01 测定开始 TC01 污水 无 整形 TOC测定开始命令 1:TOC测量开始
TC02 测定流路号 TC02 污水 无 整形 TOC仪器所使用流路号(1~6号)
TC03 COD换算公式 TC03 污水 无 整形 COD换算公式的设定命令 1:设定COD换算公式
TC04 COD公式定数 TC04 污水 无 浮点 COD换算公式常数项
TC05 COD公式比例 TC05 污水 无 浮点 COD换算公式比例项
TC06 校正开始命令 TC06 污水 无 整形 时间设定命令 1:更改设备时间
TC07 设备时间设定 TC07 污水 无 字符 设置到TOC设备的时间 格式:YYYY-MM-DD HH:MM:SS
TC08 催化再生命令 TC08 污水 无 整形 TOC催化剂再生命令
以下2个参数为自动采样器的输出参数(只读)
SAV01 COD/TOC样品瓶号 SAV01 污水 无 整形 表示最后一次采样的COD/TOC样品自动采样器瓶号
SAV02 pH样品瓶号 SAV02 污水 无 整形 表示最后一次采样的pH样品自动采样器瓶号
以下2个参数为关于自动采样器的输入参数(只写)
SAC01 采集COD/TOC样品 SAC01 污水 无 整形 当SAC01等于1时,COD/TOC自动采样器抽取一瓶样品
SAC02 采集pH样品 SAC02 污水 无 整形 当SAC02等于1时,pH自动采样器抽取一瓶样品